国家身份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以《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为例

2013-11-13 06:23
城市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源域旅程隐喻

张 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受建构主义影响,国家身份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话语转向。研究者开始关注各类话语对国家身份的构建功能。[1-4]现有研究多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突显不同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或是对不公正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关注单一的语言符号模式,鲜有动态研究。对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表征上。[5]主动构建中国形象的研究多来自国际传媒学领域,强调图像符号体系的设计和传播,缺少对多模态符号互动模式的探讨。目前,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主要分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和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前者从功能的层面进行分析,注重话语分析的社会性:后者从认知层面进行分析,注重隐喻、转喻两种认知现象的研究和阐释。[6]本文从认知层面,解读《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中的多模态隐喻如何构建中国国家身份。

一、多模态隐喻

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Forceville等为代表。[7]Forceville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隐喻不仅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还可以用其他符号模式来表达。他首次提出多模态隐喻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主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来表征的隐喻。这些不同的模态包括:1)图片或视觉模态;2)听觉模态;3)嗅觉模态;4)味觉模态;5)触觉模态。多模态隐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多模态隐喻被定义为由两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狭义上的多模态隐喻指原域和目标域是在不同的模态中被表征的。该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广义多模态隐喻。

在众多模态中,Forceville着重研究了图片模态,强调图像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有效的表达形式。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他提出了图像隐喻,并按源域和目标域的呈现方式.把图像隐喻划分为三类:单域图像呈现式、双域图像呈现式及文字—图像互补式。第一类指只有一个域(通常是目标域)以图像形式呈现,另一个域没有以图像形式表示出来,但可以通过图像语境准确无误地推断出来。第二类指源域和目标域同时以图像的形式显性呈现,两者或相互独立或整合为一个视觉格式塔。第三类指一个域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另一个域则以文字的形式传达,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解释为隐喻。如果删除所有的文字材料,隐喻现象随之消失。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在单域和双域图像呈现式的多模态隐喻中,图像和文字相互印证和加强,在文字—图像互补式中,图像和文字相互补充。

Forceville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多用来研究静态语类中文字和图像的互动模式。

二、 中国国家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

2011年1月,专题长片《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纽约时报广场正式播放。宣传片采取分段落编辑的方法,共有11个章节,主要由800多个图像构成,并配有英文旁白、中文字幕和背景音乐,涵盖了经济、政治、科研、教育、文化、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除了引子、开篇、结尾部分,《角度篇》通过“开放而有自信”、“增长而能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自由而有秩序”、“民主而有权威”、“贫富而能互尊”、“富裕而能节俭”8个章节系统、辩证地表征了当下的中国。

《角度篇》开篇即以太空俯瞰中国为引子,并在红色背景下打出了白色的“中国”二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本篇的主题,接着提出了“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等五个问题,为整部形象片定下基调,并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创作者主要运用视觉模态(图像与中文字幕)、听觉模态(英文旁白和背景音乐),共同构成源域,映射宣传片中的几个主要主题,构建出“旅程”、“表演”、“建筑”、“战争”、“生物体”等隐喻。其中又以“旅程”和“表演”多模态隐喻最为突出。

三、国家身份的多模态隐喻建构

(一)“旅程”隐喻

“旅程”隐喻基于路径图示。路径图示包含动体、起点、路径 、终点、方向,及障碍、路标、方式、旅伴等一些其它因素。终点、路径、障碍、到达终点以及没有到达终点等因素可以对事件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问题、成功与失败进行隐喻性的表征,为更加复杂的“旅程”隐喻提供了基本的认知结构。[8]Lakoff曾将“旅程”隐喻表述为“有目的的活动是一次沿着一定路径到达目的地的旅程”。[9]之后,Charteris-Black将它进一步细化为“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一次沿着一定路径到达目的地的旅程”。[10]“旅程”语义域内容丰富,包括由不同词汇所激活的不同概念场景(scenario)。[11]它们在语义上属于 “旅程”概念的下义范畴,却具有更丰富的心理表征,涉及与“旅程”概念相关的形式、事物和行为。片中,中文字幕、英文解说词、动态图像一起主要激活了“旅程”域中的“道路”和“前行”场景。

例句(1)和例句(2)中的名词“path”以及“道路”,是“旅程”隐喻中常见的隐喻词,在第一章节中分别以听觉和视觉模态出现,构建出“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场景。镜头中呈现出中国基础建设的成就,包括道路的铺设和复杂的交通网络。创作者运用动态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介,凸显了旅程中的“道路”场景。

动词“接轨”本是交通术语,在路径图式中专指分别修筑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或铁路轨道并轨连接起来,引申为不同主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在《角度篇》中,它表征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所有相关内容与当今国际社会的大环境相统一,其标志性的事件即是申报奥运会和加入世贸的成功。镜头中相继出现了相关历史片段,用动态图像呈现出目标域。

(1)30 years opening has been a time of bravely facing the new and stepping forward on a path of our own choosing.

(2)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和全世界接轨的同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30年开放,30年面对新事物而勇敢无畏,自信得选择适合自己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

例句(1)中的动词短语“step forward”原是路径图式中对前行运动的描述,在“旅程”隐喻中映射出主体向着目的地迈进的事件,构建为“旅程”中的“前行”场景,暗示着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伴随着英文旁白“step forward”,镜头中出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巨大脚印。开幕式上的脚印原是29个,沿北京的中轴路向奥运会主会场走去,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历史足迹。在《角度篇》中,巨大的脚印从屏幕的右边向左边移动。如果我们把右边看作现在,把左边看作将来,[12]那么移动的脚印就象征了当代中国走向未来的步伐。

另外,伴随着英文解说词与中文字幕对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变化的描述,镜头里相继出现了天安门前拥挤的自行车人流和指挥交通的警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以及江河上行驶的轮船,色彩逐渐绚丽。匆匆前行的人群、向前行驶的汽车与轮船都隐喻性地表征了中国的发展。这些“前行”场景中不同方式的呈现,映射着中国发展的多样化。各个镜头之间切换的速度逐步加快,暗示着前行速度不断加快,隐喻得表征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

因此,“道路”与“前行”场景在《宣传片》语境中充实了“旅程”概念域,构建出多模态隐喻“中国的发展是一次旅程”。结合各个章节的主题,这个隐喻可以详细表述为“中国的发展是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达到目的地的一次旅程”。其中源域多以动态图像、中英文词汇等多种模态共同呈现,激活了“旅程”概念域丰富的语义范畴;而目标域除了动态画面,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被显性呈现,但受众可以根据语境推断出来。

结尾处,疾驰的车流和各种道路强化了“道路”与“前行”场景,隐喻性地表征着前进中的中国;在图像构建的源域场景中,越来越快的音乐节奏表征着运动主体逐渐加快的步伐,在《角度篇》的语境下,隐喻性地表达了中国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在音乐的高潮处,红色背景下出现了一行白色的英文,并伴有相应的英语旁白:China on the Way。介词短语“on the way”再一次体现了“道路”场景,聚焦于主体向着目标努力,但还尚未实现目标的状态,构建出“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的意象。因此这句言简义丰的话语总结了该片的主题:中国在发展,中国在不断进步。

另外,宣传片中的“旅程”隐喻引发了受众对于传统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的思考。

宣传片开篇镜头中出现了熊猫、京剧、武术等象征中国传统的一些元素,与文字和旁白(例句3和4)中呈现的主题“传统”相互呼应,将受众的注意力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聚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词语“背负”(burden)与“动力”(driving force)触发了“旅程”概念中“障碍”与“推动前行的力量”这两种语义范畴,代表了两种相反的力量。因此,此处的辩证性隐喻表征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中国传统是中国发展的障碍还是动力?

(3)传统是一种背负,还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动力?

(4)Is tradition a burden,or kind of driving forcefor development?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模态“旅程”隐喻主要运用视觉和听觉模态触发“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与“前行”场景,隐性或显性地表征了中国的发展。在凸显发展中的中国形象时,创作者用动态图像、听觉与视觉文字聚焦目标域“中国的文化传统”,通过听觉与视觉文字激活的源域场景,提出传统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二)表演隐喻

“表演”隐喻是将源域“表演”语义范畴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到目标域。[13]这些元素包括舞台、演员、节目、演出的不同阶段以及演出的效果等。它们映射到政治领域,构建社会机构,强调个人或团体在社会行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担当的责任。[14]“表演”域的核心是表演主体精心安排节目的,影响观众情绪,如戏剧使人心情愉悦,悲剧催人泪下。相应地,政治家们被描写为舞台上的演员,其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潜在支持者,促使他们接受其观点和立场。《宣传片》中多以动态图像呈现“表演”范畴。例如在开篇部分出现的京剧演员、在第一章节中出现的街头演唱者以及结尾部分出现的钢琴四手连弹的表演场景,只有在第三章节通过英文旁白(5),创造者激活了“表演”概念域中的舞台场景。

(5)As such the results of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ll in hands of growing status on the world stage.

相对于源域直观的呈现,目标域即中国及其经历的变化,多数情况下要靠受众根据宣传片的主题和上下语境进行推断,形成以下主要映射(如下图),将“表演”概念域中的核心人物、事件与场景投射到宣传片所构建的核心事件——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它所发生的世界背景。

图1 宣传片中“表演”隐喻所隐含的语义映射

源域中核心元素所蕴含的语义、场景和情感也被同时映射到目标域。表演的舞台会让受众联想到绚丽的聚光灯下备受关注的演员,映射出备受世界瞩目的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而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就像舞台上呈现的节目那样引人注目。

结尾部分,创作者运用了钢琴四手联弹与各种飞速车流的穿插剪辑,同时背景中出现了转喻性地象征着整个国家的中国各地的历史名胜与标志性建筑,使源域与目标域事物都通过图像得到显性呈现。但是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视觉模态构建的图像隐喻,而是同时运用了听觉模态。伴随着一个个剪辑出的城市画面和钢琴演奏场面,钢琴声变得越来越激昂,令人激情澎湃。在图像构建的表演场景中,越来越快的音乐节奏构建出目标域事物——中国发展的速度,隐喻性地表达了中国发展的速度在渐渐加快。

以上分析表明,“表演”隐喻通过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模态以及听觉模态形象地构建出中国快速发展的国家形象。

通过对宣传片中多模态“旅程”隐喻与“表演”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主要运用视觉和听觉模态,将“旅程”与“表演”概念域中的语义元素映射到宣传片所体现的主题,即当代中国的国家身份。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模态相互作用,激活了“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和“前行”场景以及“表演”概念域中的“舞台”等概念场景,形象地构建中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构建多模态隐喻的过程中,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图像隐喻。除了图像与文字,背景音乐作为隐喻思维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多处表征了中国发展的速度,体现了国家宣传片这种话语模式在构建国家身份过程的优势。

[1]Wodak,R.Fragmented identities:redefining and recontextualizing national identity[C]//In Paul Chilton&Christina Schaffner(eds.).Politics as Text and Talk.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2002:143-169.

[2]Blackledge,A.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ultilingual Britain[J].Journal of Language,Identity,and Education,2002,1(1):67-87.

[3]Shenhav,S.2004.Once upon atime there was anation:narrative conceptualization analysis.The concept of‘nation’in discourse of Israeli Likud Party leaders[J].Discourse&Society,2004,15(1):81-104.

[4]Ricento,T.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ism[J].Discourse&Society,2003,14(5):611-637.

[5]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宁夏党校学报,2006(1):75-79.

[6]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1-15.

[7]Forceville,C.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8]Semino,E.Metaphor in Dis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92.

[9]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

[10]Charteris-Black,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ew York:Palgrave,2004:74.

[11]Musolff,A.Metaphor and Political Discourse:Analogical Reasoning in Debates about Europe[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4:17-18.

[12]Forceville,C.and Marloes,J.The flesh and blood of embodied understanding:Thesource-path-goal schema in animation film[J].Pragmatics&Cognition,2011,19(1):37-59.

[13]张蕾.英汉语篇表征的批评隐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14]Bryant,J.Or Enactment:The theatrical metaphor as an analytic framework[J].The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44(6):551-561.

猜你喜欢
源域旅程隐喻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活的隐喻》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海参崴的旅程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