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2013-11-12 05:59巴文泽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巴文泽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有不少问题,人文关怀不足是其中之一,现在已引起了许多学者和学校的关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需要进一步从原则和途径上完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原则;人文关怀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25-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但长期以来,我们将大学生视为被教化、被管理的对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事与愿违。由于功利化、政治化的教育大行其道,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很多问题,还出现许多极端的情况,马加爵残杀同学、林森浩毒杀室友等,人们追问:我们大学生怎么了!原因复杂多样,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当,应是重要原因。而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视角。人文关怀立足于时代要求,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当前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宝贵思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已经引起了学校、社会和国家的重视,2005年8月在湖北宜昌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高校学生处长论坛上,来自全国41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处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共同发表了《长江宣言》,文中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是大学精神的永恒追求。要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爱、学会生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众多高校也将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开展一些人文实践活动,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等。但总体来看,因为人文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 重“硬件”而轻“软件”。一些学校热衷于建造漂亮的教学楼,阔气的图书馆,营造美丽的花草树木,精致的人文景点等;但对于软性的环节,却不愿多做,如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课程社会设置、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却没有多少改观。即使制定了人性化的条例,但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落实在口头上,并没有贯彻在行动上。

2 重形式而轻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上,存在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的倾向。有些学校评价举办一项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果与否,首先是领导重视了没有,其次是宣传了没有,而对于这项活动是否取得成效,有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却无关系。

3 管理中重领导而轻教师。一些学校的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决策到执行再到评价,只有领导的长官意志,而没有教师的发言的余地。即使是一些带有明显错误的决策,也会得到执行,而教师即使是正确的建议,也无法采纳。这反映了高校还存在官僚化的现象。

4 教学中重教师而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应该是人文关怀的主战场,但是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人文关怀理解为教学内容上加几个温情脉脉的故事。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没有真正落实。

5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文关怀需要对学生的进行关怀,但学生又存在着个体差异,而现在许多高校的人文关怀并没有看到这个差异,许多情况下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并没有做到人文关怀。学生从大的层面来看,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年级的特点不一样;就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不一样;从单个的学生来看,每个个体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道德素质都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哪种人文活动,其效果都不会令人满意。

6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许多学校组织了人文实践活动,但是都是学校所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甚至是配合教师或指导员完成学校的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发挥出来。从决策到实施再到评价,都由学校管理层主导,自然无从发挥主体性,被动地参与,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原则

为了确保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原则来指导,使得人文关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

(一)激发人性追求真善美的原则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顺应学生性情,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这样也才是最好的管理和教学。人性中潜藏着追求真善美的因素,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性善端不断表现、充实和外化的过程。然而,人性是复杂多样的,不仅有“仁义礼智”这样的“善端”,也有好利、好争等消极的一面,这就是荀子所谓的“人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与争夺,合与犯分乱理而归与暴”,人类文明史,也是对人性中恶的部分归化与限制。从人文关怀的视角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如何点亮、激发出人性的“善端”,抑制恶的膨胀。激发、点亮人性的“善端”,就是要激发学生自觉地对真善美的追求。追求真,就是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坦诚相对的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所谓追求善,就是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不仅自尊自爱,也尊重关心别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追求美,就是要教育学生能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真善美的统一,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追求层次,也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回归生命价值的原则

在人文关怀的视域内,人生的真正价值,可以归纳为:第一,回归生命的尊严。尊严被看作人的最高的特征之一,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理应受到尊重。当一个人被尊重、被肯定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成就和满足感,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根据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人最高的心理需求,一旦人产生这种情感,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任务。第二,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关系网,每个人都是社会之网上的一个纽结,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谁过得有意义,就是对这些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尽职尽责地演好那个角色。对于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学生也是人而不是工具,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人,同时,要创设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各得其长。第三,实现自身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只能靠自己来实现,而大学的学习和修身养性又是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其实,搞好学习,就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如果学生有了这种追求,就会视学习为生命,视学习为乐趣的。第四,积极回报社会。要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应仅仅追求个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且更应该积极地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奉献。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让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生命真正的价值,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三)共创繁荣和幸福的原则

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幸福成长,快乐成长;在学生幸福、快乐成长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每个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等虽然有着身份、职责、目的、任务的不同,但都是学校的主人,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要把对方视为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同舟同济、互相协作,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成功的学校。这种成功不仅表现与外在性的标志中,更体现于每一个学校成员的心中。把个人生命价值与学校价值融为一体的团队,首先,取决于学校领导者本身的品格、才能和形象。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受人尊重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能够号召大家达成共识,凝聚力量,促使广大师生员工各司其责,努力奋进;其次,应通过民主管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让每个人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再次,让所有成员与学校共生共长,荣辱与共,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在共同努力中获得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中获得共同幸福。

激发学生的人性光辉,回归生命自身的价值,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的宗旨。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

要实现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的宗旨,必须要有合理有效的实施策略和路径,才能将原则落到现实,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校管理和教学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每位师生员工都是真正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把学生和教师都放在管理和教学的中心,作为管理和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中,有些学者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学生而忽视教师,这也是不正确的观点。在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做到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尊重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格,把教师和学生都当作人来看,坚持反对贬低人格,禁止人身侮辱。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来,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地位。

作为大学生,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他们具备了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判断能力;他们渴望被教师、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希望得到管理者和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学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参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权利。尊重、正视和认同学生的独立个性、平等地位和参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产生正向的激励疏导作用。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尊重学生——这就是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和整个教师集体所要确立的首要信条”,“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爱与尊重,就没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在人文关怀的视域下,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不仅是指对他人的尊重,而且包括对自己的尊重。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尊重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一方面是当事人必须自己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必须获得他人的认可,以支持他自己的这种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自尊自爱,知羞耻、辨荣辱、明善恶、别是非、分美丑、勇担当,才能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做到自尊、自爱,人格才有尊严。不知自尊、自爱、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人格”是没有尊严的人格,而一个丧失人格的人,是无法进行人本教育的人,也是无法全面发展的人。

(二)构建自我教育的核心机制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中也一样,学生最后发展成什么样,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人文关怀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尊重上,而是要开发学生潜在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学校来说,就是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于学生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下,能够自己学习,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人文关怀的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更重要的是自尊、自爱、自强,表现在教育中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诚如康德所言:“唯有立法自身才具有尊严,具有无条件性、不可比拟的价值。只有它才配得上有理性东西在称颂它时所用的尊严这个词。所以,自律性就是人和任何理性本性的尊严的根据。”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并在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中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进而促使自己全面发展。要想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标,必须要相信学生,并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此就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是必由之路。要正确地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运用民主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思考与实践,也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良性的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管理者和教师应有足够和真实的宽容,承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学生对任何规范的质疑,允许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交换意见,甚至是激烈的争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人文关怀,就是要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和谐的校园关系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和谐校园中,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活跃的教育教学秩序,高效方便的管理,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也会形成各方基本认同的价值理念,进而各方都会为了这个价值理念尽职尽责,完成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对学生来说,和谐校园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升,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我们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大贯彻执行的力度,促进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