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急性阑尾炎术后的应用

2013-11-12 07:20:26王辉萍朱子宜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6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排气

王辉萍 朱子宜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治疗以手术为主。笔者近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均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等;发病至来院时间在24 h 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采用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取平卧或左偏15°位,常规消毒和铺巾,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先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处为中点,做一与该连线垂直切口,长度1.5~2.5 cm。皮肤切开后,用血管钳钝性分离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后顺肌纤维方向将其切开,再依次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等,最后将腹膜切开。将两把小拉钩置入腹腔,扩大视野,用卯圆钳沿侧腹壁滑向后腹膜,夹持住盲肠后沿结肠带寻找阑尾,或用食指探查回盲部周围,阑尾炎症时常增粗变硬,容易触及。寻找到阑尾后,根据阑尾的位置、炎症和粘连等情况,采用顺行或逆行常规切除。患者如有腹内渗液者,用纱布擦拭干净,不冲洗腹腔。连续或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组织,不要残留死腔,皮肤以敷贴拉合。手术结束后,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感染、止痛等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0 g,干姜10 g,延胡索10 g,没药10 g,当归15 g,川芎6 g,官桂3 g,赤芍6 g,蒲黄9 g,五灵脂6 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3~4次服。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23.51±5.10)h、住院时间(4.00±1.50)d,对照组分别为(35.2±6.71)h 和(6.50±2.0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主要原因是阑尾管腔的阻塞。阑尾管腔狭小细长,远端封闭,正常情况下,阑尾壁的蠕动可以将腔内容物排空,但是淋巴滤泡的增生、粪石及食物残渣阻塞和阑尾发生扭曲等,可导致阑尾正常排空的能力受阻,大量黏液在腔内潴留,腔内压力逐渐上升,出现坏死和溃疡,并为细菌的侵入创造条件[1],解剖学上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终末支,无侧支循环,阑尾腔内压力增大,阑尾容易坏死甚至穿孔。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中医一般将阑尾炎归属为“肠痈”范畴。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多采用强效抗生素或者手术治疗,但其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笔者在术后采用中药辅助治疗,结果表明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率更低,提示阑尾炎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有良好效果。研究表明,术后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肠道血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吸收[2-3],因此疗效确切,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预后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1]戚发田.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66(6):82.

[2]李怀生,王希智.大黄薏苡仁汤治疗阑尾炎45例[J].世界中医药,2009,4(1):20.

[3]许家松.《温病条辨》对“三承气汤”的发展与创新[J].世界中医药,2011,6(5):432-434.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排气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5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6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