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磊
(威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401)
中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贸易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沿海各地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海洋渔业稳中求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3 652亿元,比上年增长6.4%[1]。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12年全国海洋捕捞实现增加值960.35亿元,海水养殖实现增加值1 308.18亿元。根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1 256元,比上年增加1 244元,增长12.43%.沿海地区渔民持续增收,大连渔民人均纯收入全国之最,达到18 300元[2]。十一个沿海地区中,上海市渔民人均纯收入最高,达到18 200.16元,天津和浙江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为17 335.01元和16 160.00元。预计2013年沿海渔民人均纯收入将比去年增长10%以上。
近年来,中国渔业经济稳步发展,水产品出口连续13年位居中国农产品出口首位,连续11年位居全球水产品出口首位[3]。2011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 600多万吨,连续23年居世界第一[4]。在此大背景下,海洋渔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图1 2006—2012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Fig.1 2006-2012 China exports of aquatic products
从海产品产量变化情况看,根据《201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2年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产量都比去年有所增长。全年海产品产量达到3 033.34万吨,占总产量的51.35%,由此可见,海产品仍占全国水产品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 643.81万吨,占海产品产量的54.19%,比上年增加92.48万吨,增长5.96%;海洋捕捞(不含远洋)产量1 267.19万吨,占海产品产量的41.78%,比上年增加25.25万吨,增长2.03%;远洋捕捞产量122.34万吨,占海产品产量的4.03%,比上年增加7.56万吨,增长6.59%。
2004—2009年,中国的海产品总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其中,海水养殖产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三,海洋捕捞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预计2012年,中国海产品占世界海洋产品的比重将维持不变。
表1 中国海产品产量占世界比重情况表Tab.1 The proportion of China seawater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world
从海洋渔业产值变化情况来看,海洋渔业增加值逐年增长。2001—2012年,海洋渔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10%左右,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左右。其中,2012年,海洋渔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和主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7.29%和17.75%。总体来看,海洋渔业产值增加,但占海洋经济的比重降低,主要因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表2 2001—2012年海洋渔业增加值情况Tab.2 The added value of marine fishiery 2001-2012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山东自2008年至今,一直位居全国渔业大省的首位。辽宁、福建、广东和浙江位居前五位。基地化、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是近年来大的发展趋势。山东省“十二五”期间将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2012年,辽宁提出了打造海洋精品渔业基地;天津、台湾打造“北方冷链物流及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上海市推出了海产品加工十大品牌;江苏南通提出建设亚洲最大紫菜加工集散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2013年宁波整合水产品加工企业,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
2012年海水产品前三季度价格总体较高,各月均超过了上年同期最高水平,维持高位运行。从类别看,监测的5大类的海水产品价格同比全部上涨,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和海藻分别涨8.05%、5.48%、10.76%、0.52%和4.11%。从品种看,监测的31个品种的海水产品中,23个品种价格上涨,其中9个品种上涨幅度超过10%,2个品种价格持平,6个品种价格下降[5]。三季度有所回落。
图2 2012年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Fig.2 Marine products integrated average price in 2012
进入2013年,冬季海产品产量下降,受春节影响,供需两旺,南北方海水产品价格涨势明显;春季南方地区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海水产品价格上涨。根据上海市水产办公室的监测数据,4月6—12日,上海市冰鲜类海水水产品涨幅约5%左右,冻品类海水水产品由于库存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受疫情和五一节假日影响,预计海水产品价格将持续走高,三季度后,全国海产品综合平均价格将有所回落。
2013年以来,各地市场上中高档水产品纷纷掉价,很多人始料未及。山东青岛的东星斑的价格降了50%[6],六年来浙江省高档水产品价格首次出现下滑,上海市春节期间,中高档水产品交易量同比降幅高达44.16%,平均价格降低1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与大环境不景气有关,政府抑制公款消费,厉行勤俭节约的廉政举措也加剧了这个问题的出现。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和渔民生活,2013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省琼海市调研渔业发展情况,并慰问渔民。2012年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海洋渔业发展的政策、规划、管理办法等。同时,国家对海洋渔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强。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改善渔民民生;加强渔政执法维权和涉外渔业管理。2013年,上海市也发布了《关于本市推进海洋渔业发展和建设的若干意见》。2012年11月22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未来将从优化远洋渔业生产布局、加强远洋渔业能力建设、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加强远洋渔业政策支持、提升远洋渔业管理水平几方面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在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加快海洋渔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调整拓展养殖空间,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进一步健全营销体系。
2012年,中国成立了首家全国性海洋渔业金融服务专业机构——中国民生银行海洋渔业金融中心,定位于建立服务海洋实体经济的创新型产业金融组织,助推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沿海各省市提出了相关金融政策,福建省进一步推进银保合作,由单一的收费和赔偿业务拓宽到融资贷款、资金结算、金融理财、银行卡等领域[7],民生银行1亿授信额度助福建霞浦发展水产加工业。海南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 500万元支持三沙渔业开发。预计未来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中国工业加速在近海布局,尤其是重化工产业和石油等资源勘探开采业发展迅猛,对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日本核辐射引起国内海盐抢购热潮,大连溢油事件导致水产品行业损失惨重,海产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容忽视。
2012年,北方首个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成立,它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集海产品检验及风险监测、标准制修订、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技术机构和高端技术平台。烟台市出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细则。天津市出台了水产品出口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增强天津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辽宁省引进HACCP食品安全预防体系,经过8个月的实施运作正式通过国际审核认证;上海将建成水产品追溯系统,市民可实时查询;广西罗非鱼实现“水体到餐桌”的安全质控[8]。
近年来发展可持续水产品的理念,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水产业界的共识。一方面,定量、定时、定种类,有控制地捕捞野生水产品,保持其种群的可恢复性;另一方面,发展健康而安全的水产养殖业,同时尽力避免养殖对水域生态和环境构成影响。有专家认为,为了控制过度捕捞和养殖污染,中国市场应引入水产品可持续认证体系,现实是“MSC”、“BAP”进入中国的路途异常艰难。有观点认为,上述国际认证并不适用于中国现状,中国应发展出自己的可持续水产品认证体系。
2012年我国“菜篮子”项目渔业扶持资金达到2亿元。国内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实现零的突破,2012年8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3次安排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及渔政装备建设资金80.1亿元,成为渔业历史上最大的投入。远洋渔业探捕资金增加400万元,远洋渔业捕捞与加工关键技术国家“863”专项已下达项目资金2 062万元。
2012年国家海洋局公布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根据报告,渤海溢油事故损害索赔共30.33亿。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此外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康菲公司、中海油分别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等方面工作[9]。目前渤海受损渔业资源的修复工作正在开展,辽宁计划用三年时间,分项实施增殖放流、生态修复示范区、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技术专项研究等项目,修复渤海因溢油污染受损的渔业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的水产品养殖总量占世界的60%以上,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渔业资源衰退、环境恶化、装备落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症结源自长期以来资源依赖的产业特征、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特点、粗放经营的经营方式。如何在渔业生产中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渔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渔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针对中国海洋渔业面对的资源环境及装备瓶颈,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现代渔业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健全渔业建设保障机制,加快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从资源依赖走向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问题的最好途径。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将加强对渔业保险、补贴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养殖、捕捞、加工、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均有望获得政策扶持。海洋渔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了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渔业等内容,山东省还出台了海洋产业指导目录,这些为海洋渔业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蓝图。
受政策影响,未来几年,海洋渔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撑能力将显著提升,可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生产、养殖和加工模式;海产品安全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沿海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渔业生态环境会得到明显改善,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明显提高,形成生产发展、装备先进、渔民增收、产品优质、生态平衡、平安和谐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
[1] 国家海洋局.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R].北京:国家海洋局,2013.
[2] 佚名.大连渔民人均纯收入全国之最[N].大连日报,2012-10-29(要闻版).
[3] 佚名.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首破100亿美元同比增超12%[N].人民日报,2013-2-4(经济版).
[4] 中国农业新闻网.我国水产品总量连续23年世界第一[EB/OL].2012-11-28.http://www.farmer.com.cn/jjpd/yy/yydt/201211/t20121129_778041.htm.
[5]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12年全年水产品批发市场运行情况 [EB/OL].2013-01-29.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20933.html.
[6] 方浓.高档海鲜经营者面临转型压力[N].第一水产,2013-4-15(第一版).
[7] 佚名.福建银保合作领域宽、实惠多 [N].中国渔业报,2013-4-15(第一版).
[8] 杨玲.广西罗非鱼实现“水体到餐桌”安全质控[EB/OL].2012-7-19.http://www.cafs.ac.cn/show.asp ResName=newsb*order=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