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景,于 婧,江世浩,张小英,余幸幸
(青岛大学 国际商学院国贸系,山东 青岛 266071)
大生活用海水是利用海水替代淡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用于冲厕),属于海水直接利用范畴[1]。采用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可节约大量淡水,对缓解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国香港地区就已广泛使用海水冲厕,现在全港约有八成人口已经使用海水冲厕,有效减少淡水需求达两成[2]。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部对发展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十分重视,沿海很多缺水城市都在探索海水利用技术、方法与措施等,青岛、厦门、深圳、天津和大连等沿海城市走在前列。大生活用海水与再生水在技术、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具有可行性,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3]。本文以青岛“海之韵”小区为调查对象,对居民家庭的海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加快推进大生活用海水工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2006年,青岛的“海之韵”小区46万立方米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工程规划海水利用量约1 000立方米/日。该工程已于2008年竣工,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开始进行应用实践。该小区首先在附近海滩堤坝外侧、距离海岸线30~40米处修建约20米深、内径6.0米的集水井。这种沙滩沉井方式依靠海底沙层对海水进行初步深度过滤取水,使获取的海水具有悬浮物和浊度低、水中污染物含量少等优点,不仅能保证大生活用海水的水量,还可满足大生活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减少海水的后续处理环节,使海水的预处理费用降至最低。为防止输送过程中海洋生物或藻类繁殖导致海水产生异味而影响使用,采用了以电解海水法生产的次氯酸钠作为杀生剂,进一步净化水质。然后,利用送水泵站将渗至井内的海水通过一根DN200PE管输送至小区内的海水调节池。通过二级泵站和单独的配水管网向居民家庭及小区游泳池(仅夏季使用)供应处理过的海水。该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对泵的功率和对管材的耐压等级的要求。小区供水泵站使用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用水量调节泵的流量,确保小区管网末端压力维持在恒定范围内,使得整个供水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
笔者于2012年5月至8月三次到海之韵小区进行调查,通过对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的访谈和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小区大生活用海水的使用情况。海之韵小区目前大约有200户居民家庭使用海水冲厕,因入住率不高,故随机调查10户常住居民家庭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家庭用水量。调查结果显示,该小区居民每月每户平均使用自来水6.86立方米,使用海水3.03立方米,每月生活用水总量为9.90立方米,海水使用量约占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小区公告牌显示,根据青岛市公共事业服务中心规定,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标准为2.50元/立方米(含污水处理费:0.70元),二次供水收费2.80元/立方米;小区海水2.30元/立方米,二次供水后收费为2.60元/立方米。按此标准,五楼及以下居民家庭每月缴纳水费约为24.75元,六楼及以上居民家庭每月缴纳水费约27.72元,其中海水费用为6.97元或7.88元。若换用自来水冲厕,缴费7.57元或8.62元,比使用海水至少高0.60元/月或0.74元/月。假定居民每户每年用水量为平均水平109.08立方米,使用海水冲厕不仅为国家节约自来水36.36立方米,相当于每户家庭4个月的用水总量;还为居民家庭至少降低水费7.2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冲厕费用。
表1 被调查家庭用水情况Tab.1 The water use of surveyed households
虽然海之韵小区的居民家庭在使用海水冲厕,但并非全部居民家庭对海水利用的使用有所了解,不了解的居民家庭占60%,了解的居民家庭占40%。因为他们正在使用或使用过海水,所以他们具有使用或继续使用海水的意愿。而对于未使用过海水的居民家庭,70%对海水利用有一定的了解,反而比使用过的居民家庭的比例还高,这部分居民家庭表示愿意使用海水;但在30%不了解海水利用的居民家庭中,由于不了解或未曾使用的原因,出现个别不愿意使用海水的情况。
调查对象了解海水使用的途径一般有四种: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收音机广播和其他途径(物业宣传、听说等)。在获知途径中,电视、网络是最主要的消息渠道,报纸杂志和其他途径次之,收音机、广播仅占9%,可能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该媒介宣传效果较低。
经调查,海水可接受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家庭使用的重要因素。调查中的海水价格是与通常使用的自来水价格比较,分为三种情况:高、相当或较低、无所谓(表2)。在受访的海之韵小区居民中,有20%的居民家庭可以接受海水高于自来水价格,但价格只能是略高于现有自来水价格;有10%的居民家庭表示对这个价格高低无所谓;有高达70%的居民家庭还是希望海水使用价格与现有自来水价格持平甚至更低。在对其他小区居民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接受海水使用价格相当或低于自来水价格的居民比例更高些。
表2 海水可接受价格水平Tab.2 The acceptable price of seawater use
该问题是假定其他可购置住房条件相同时,购房者是否会因为某新建住房配有海水(淡化)设备而选择购买,从中探寻居民家庭对海水使用的认知与偏好。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不管是否对海水利用有所了解,认为新建住房有海水利用配套设施对新房购置有影响的比例约为55%,而不了解海水利用的居民认为影响新房购置的比例更大一些(图1)。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使用海水更节省生活成本,无论是否了解海水利用,仍有较多居民家庭(占受访总数的45%)不会因为海水使用配套设施影响新房购置,其中了解海水使用却不影响购置新房的居民家庭多于不了解海水使用且不影响购置新房的居民家庭,这与该问题的第一种选择结果恰好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使用过海水的居民家庭未能确切感受到其优势,而未使用过的居民家庭不充分了解其优劣势。
图1 海水使用对新房购置的影响Fig.1 How does seawater use affect the new house purchase
在调查对象中(包括海之韵小区居民家庭和未使用过海水的居民家庭),仅有一人表示不支持将现有住房用水进行海水使用管道改造(该居民对海水使用意愿为否),绝大部分居民支持海水使用管道改造。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若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后使用海水,居民是可以接受的,普及、推广海水使用具有可能性。
住房水管道改造后相关费用如何分配是居民家庭十分关心的问题,合理的改造费用承担方式可以增加推广海水使用的可行性。所有接受调查的居民家庭中,没有人愿意独自承担改造费用;20%的居民家庭想要政府承担该项费用;但大部分居民家庭愿意和政府共同承担,所占比例达80%(图2)。调研发现,即使居民愿意和政府共同承担改造费用,他们也关心承担费用的比例问题。所以,制定合理的、易接受的改造费用承担方式有助于居民家庭支持水管改造,使海水淡化在民用领域顺利推广。
图2 改造费用承担方式Fig.2 Shared pattern of trasformation cost
居民家庭即使愿意使用海水,但也存在担忧。在使用过海水的居民家庭中,60%的居民家庭担心海水会加速设备腐蚀,这可能是他们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20%的居民家庭表示无担忧;分别有10%的居民对水质和使用不方便表示担忧,较低的比例认为这两项对大部分居民而言并未造成困扰;没有居民对费用表示担忧。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可能会出现“红水”现象,而淡化海水管道和自来水管道分开操作可能会带来使用不便。海之韵小区的海水使用前期设备配置及后期维护得到企业和政府的支持,所以费用没有引起居民的担忧。除了海之韵小区的居民,青岛市其他居民也对使用海水是否会加速管道、阀门等设备腐蚀的问题最为关心。整体来看,居民家庭对海水使用可能产生问题的担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海水加速设备腐蚀>水质不高>费用太高=使用不方便>其他(图3)。
图3 对使用海水不利影响的担忧Fig.3 Concern over the unfovourable impacts of seawater use
海水供排管道系统的防腐处理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可以通过前期宣传告知居民家庭,消除疑虑。水质是否优质是居民家庭非常关心的第二问题。目前海水仅用来冲厕,水质保持清洁、无异味是较为容易的。关于费用问题,若广泛使用海水,且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费用还会有所降低。使用的便利度主要取决于管道的安装、铺设,只要有合理的规划,海水的使用能够和自来水使用一样便捷。无论是技术改进、知识宣传还是保养维护,今后都应着重注意可能产生的上述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增强市民对使用海水的信心,提高海水利用的推广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青岛是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但有45%的调查对象不了解海水可以作为淡水的替代品,可见增强海水民用领域的宣传十分必要。建议迎合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宣传海水使用常识。以电视、网络的立体媒体宣传为主,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宣传为辅,适当结合收音机、广播等宣传方式,多种媒介并行,增强海水使用的宣传力度;开展海水利用的科普讲座、海水淡化科技成果展、海水利用宣传周等亲民活动,全方位传播有关知识,针对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增进公众对海水利用的基本认识与了解,加强海水利用效益宣传,改变海水来源不便、水质不健康观点;介绍淡水资源匮乏状态、海水利用技术进步等社会发展情况,引导公众逐步认识到使用海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自觉参与并协助政府开展、推广大生活用海水的使用。
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联合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发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4],提出在有条件的沿海城市,推进海水作为大生活用水,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法律等有效措施,引导并形成广大用水者自觉利用海水的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有条件利用而不利用的状况。因此,有条件的沿海城市要制定鼓励和扶持大生活用海水工程建设和应用的配套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为大生活用海水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防止建设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保障建设的合理性与持续性。规划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关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海水民用开发利用的投资保障体系;政府采取相关优惠措施,鼓励新建住宅安装海水使用设备,加大对海水使用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对可进行海水使用管网改造的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定科学的改造规划,扩大大生活用海水的使用范围;对改造费用承担方式、海水费用标准、使用过程中设备维护等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开展听证会,费用标准要通过物价局审核并进行公示,使各项费用取之有理、各种行为施之有据。
中国现有海水利用技术基本成熟,也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但是费用、方便程度等因素却影响着居民家庭对大生活用海水使用的接受程度。因此,通过推进设备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降低居民家庭使用费用,有助于大生活用海水的推广使用。初期发展阶段,在已有各项政策下,政府部门可制定有关海水水价补贴、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资金补贴、相关企业减免税以及新产品推广等激励措施,分担企业发展压力;集中安排资金,重点支持自主大型海水综合利用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建设国家海水利用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海水利用在惠民生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发展步入正轨后,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可紧随原材料价格、电价及水资源紧缺度等外部条件变化,适时适度调节水价,维持基本的营业利润。海水使用价格趋于合理,不仅有利于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增强相关企业发展的竞争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扩大海水使用需求量和需求面。
[1] 高忠文,蔺智泉,王铎,等.我国海水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6):672-676.
[2] 苗英霞.某海水冲厕工程可行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 张相忠,于连莉.沿海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应用初探[C].2012年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10-17.
[4] 国家发改委.海水利用专项规划[EB/OL].(2005-08-18)[2013-4-12].http://www.sdpc.gov.cn/hjbh/t20051012_4505 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