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焦半径公式 速解焦点弦问题

2013-10-26 01:01
中学教研(数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定值斜率焦点

(北仑中学 浙江宁波 315800)

运用焦半径公式速解焦点弦问题

●马洪炎

(北仑中学 浙江宁波 315800)

文献[1]介绍了一道解析几何试题(椭圆中涉及焦点弦的问题)的2种解法及教学过程,笔者阅后受益匪浅.经研究还发现对于圆锥曲线过焦点弦的问题还有更加简捷的解法,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通常把圆锥曲线上的点P与圆锥曲线的焦点F的连线段PF称为圆锥曲线过点P的焦半径.文献[1]中介绍的解法2之所以比解法1要简捷许多,其主要原因是在解法2中注意到椭圆的焦半径公式|AF|=a-ex0(不妨称为坐标形式)的应用.本文先介绍一组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的另一种形式(不妨称为角度形式),然后简单介绍其应用.

图1 图2

证明如图1,作FQ⊥l于点Q,则|FQ|=p,作AA0⊥l于点A0,BB0⊥l于点B0,FM⊥AA0于点M,BN⊥FQ于点N.令|FQ|=u,|BF|=v,则

在Rt△AFM中,

|AM|=|AF|cosα=ucosα,

解得

在Rt△BFN中,

|FN|=|BF|cosα=vcosα,

解得

(对于抛物线x2=2py也有类似性质.)

图3 图4

2 公式的简单应用

2.1 计算焦半径及过焦点的弦长

图5

(1)若直线l斜率为1,求直线l′的方程;

分析本题第(2)小题是一个典型的解析几何定值问题,通常可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之,其解题过程可归纳为:一选,二求,三定值.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选:选择参变量.需要证明为定值的量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变量,它应该随某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可选择这个量为参变量.

二求: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即把需要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成关于上述参变量的函数.

三定值:化简函数解析式得到定值.由题目的结论可知要证明为定值的量必与参变量的大小无关,故求出的函数必为常数函数,因此,只需对上述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必要的化简即可得到定值.

文献[1]介绍的解法1(复杂解法)选择以直线AB的斜率k为目标函数的变量;解法2(简捷解法)选择线段AB的中点N的横坐标为目标函数的变量.在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定值问题时,目标函数变量的选择显得很重要.由于角度形式的焦半径公式与本题相关的线段可直接对话,因此也可选择直线AB与x轴的夹角α为目标函数的变量.

设AB的中点为N,则

在Rt△MNF中,

评注直线AB与x轴夹角为α的几何意义更加明确,运算过程显得更简捷.运用这种解法,不难得到第(2)小题更一般的结论.

图6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3届第一次联考试题改编)

从而

2.2 求2条焦半径的比值

(2008年江西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解由题意可知,直线AB与抛物线对称轴(y轴)的夹角α=60°,且|BF|>|AF|,由推论1可知

于是

2.3 求焦点弦所在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

( )

(2010年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从而

2.4 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或标准方程

( )

(2009年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从而

4(a-ccos60°)=a+ccos60°,

(1)求椭圆C的焦距;

(2010年辽宁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

解(1)椭圆C的焦距2c=4(过程略).

从而

2(a-ccos60°)=a+ccos60°,

圆锥曲线中涉及“焦点弦”、“焦半径”问题一直是高考和竞赛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选择相关直线的斜率为参变量解决问题时,一般的操作过程是把直线方程代入曲线方程,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利用韦达定理解决之,运算量往往较大.若运用角度形式的焦半径公式,则可简化运算过程,直达问题结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崔志荣,薛宗华.一道解析几何题运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2013(1):13-15.

猜你喜欢
定值斜率焦点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焦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椭圆中关联斜率的一个优美性质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