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磊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绅士运动”的网球运动得到快速的普及和发展,以四大公开赛为代表的众多全球性网球比赛风靡世界,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国际性的大赛,令人目不暇接。正如有些媒体评论,网球运动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运动,超越了高尔夫、赛车等其它热门运动。
当然中国女子网球近年来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奥运会还是WTA,我国女子网球金花一步步突破历史,创造辉煌。在这些中国金花中,来自湖北武汉的李娜,其技术水平、打法、心里素质等特点尤为突出。李娜自转入职业赛场以来,取得的成绩稳步提升,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取得澳网亚军,在2011年还取得了法网的冠军,这更是创造了历史。
法网是著名的四大满贯赛事之一,因场地是红土的而颇具有代表性,职业网球选手都希望夺取大满贯冠军来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奋斗的目标。作为中国女子网球的代表人物李娜,在2011年取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之后,2012年法网止步第三轮,2013年法网比赛中止步第二轮,在此次法网比赛中,我们发现,李娜多次在接发球局不利的局面下取得比赛的主动,虽然李娜在今年的法网中止步第二轮,但李娜在接发球技战术运用方面还是成功的。
接发球技术对于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一场比赛的胜负完全取决于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当今网坛各个国家的网球运动员都把接发球技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球场地的类型多样化,这使得各国的网球选手在不同的场地比赛时,采取不同的接发球技战术。从比赛录像中观察发现比赛致胜因素历来是大部分体育项目提高自身技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的主要途径,当然网球运动也不例外。优秀选手取的胜利往往是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多的致胜因素,要找到这些优势点,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接发球技战术方面着手,研究李娜在本次比赛中和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交手时采取什么样的接发球技战术及其它们的成功率如何?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和国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
3.1 接发球技战术理论分析
3.1.1 接发球技术环节分析
接发球技术也是网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和发球技术相对应的一项网球技术,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因为对方发过来的球刹那间千变万化,而且多数球都击向你的较弱的位置,并有时造成接球方没有碰到球,或者还击不利而被动挨打,因此接发球非常的重要。随着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发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网球运动员所重视,以求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打破对方发球优势。
3.1.2 网球接发球站位的重要性
网球接发球的站位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打好第一分,争取比赛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站位是接发球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主要是站位的区域和身体姿势。”将这一阶段分为击前段和击球段分析。击前段一般是在底线附近靠近单打的边线:运动员击球段的身体姿势要求是上体迅速压前迎球,以弥补向后引拍不足,眼睛注视来球,用球拍将球顶送过网。
也有学者认为:“站位的左右位置,从理论上讲,应站在发球员与左右落点连线夹角的分角线上,这样站位,正反拍接发球距离相等,不会出现明显的空档,或者站在略偏于反手位置上。前后的位置要根据对手发球方式和力量大小来确定”。
3.1.3 网球接发球回球方式和路线的重要性
接发球回球方式分正拍和反拍两种接法,可以打出上旋球、下旋球以及平击球。根据战术的需要,除了用不同的回击力量和落点变化外,还可以直接放小球,或者挑高球。由于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运动员还会采用抽、挡、挑、推送等方式接发球。接发球回球的路线一般包括直线、斜线、反斜线三种方式,通常情况下网球接发球方采用回斜线方式,因为回斜线成功率要高,回直线和回反斜线难度比斜线大,但在职业比赛中回直线和回反斜线也经常见。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接发球回球方式和路线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促进比赛的走向,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3.1.4 击球区域的划分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网球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将网球场地横向划分,分为前场、中场和后场;将网球场地纵向划分,分为左路、中路和右路,中路又称内,左路和右路又称为外。本研究将网球场地划分为9个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网球场地的9个区域
3.2 李娜在2011年法网比赛中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战术特征分析
3.2.1 接发球的站位区域选择比较分析
表2 李娜在2013年法网比赛中与对手击球前段接发球站位选择
从表2中整体来看,李娜在接发球站位区域选择上不论是一发还是二发都主要集中在后场区域和底线之外的区域上站位,其中在接一发站位区域选择上李娜后场区域选择要比对手多,在底线之外站位选择上高于对手,在接二发站位区域选择上李娜在后场区域站位选择上要明显高于对手,在底线之外区域选择上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对手的一发和二发击球前段时,能从站位选择上主动给对手施加压力的能力要优于对手整体,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李娜有着良好的接发球预判能力。
表3 李娜在2013年法网比赛中与对手击球阶段接发球站位
从表 3整体来看李娜在这次法网比赛接发球击球阶段中,边线附近平均次数要高于对手,而在底线与中间平均次数和中线平均次数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发球时的移动主要集中在边线附近,而对手主要集中在底线与中线之间,从侧面说明李娜在接发球阶段的移动能力要低于对手,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李娜要进一步加强自己在移动方面的训练。
3.2.2 接发球回球方式比较分析
表4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接发球回球方式
从表 4整体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接第一发球回球方式上抽球平均次数、挡球平均次数和削球平均次数都要低于对手,在接二发回球方式上削球次数和对手一样多,而在抽球平均次数、挡球平均次数以及削球平均次数上都要高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对手一发回球方式的能力上要低于对手,而在接对手二发回球方式的能力上要高于对手。
3.2.3 接发球回球路线分析
表5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接发球回球路线
从表5整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回球方式上,接对手一发时回直线的平均次数要高于对手,但回斜线和回中路的次数要低于对手,在接对手二发时,回直线平均次数和回斜线平均次数都要高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发球不论一发还是二发回球方式上回直线的的使用率要高于对手,而在回斜线线和中路上的使用率要低于对手,所以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李娜要增加自己回斜线和中路使用率。
3.2.4 接发球落点区域比较分析
表6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接发球落点区域
从表 6整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这次法网比赛中接对手一发回后场球的平均个数和回中场球平均个数要低于对手,而回中场球平均个数要高于对手,接对手二发时会后场球平均个数和中场球平均个数要高于对手,回前场球平均个数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一发回球时给对方造成的压力要比对手小,在接二发回球时给对方造成的压力要高于对手。
3.2.5 接发球直接得分比较分析
表7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接发球直接得分情况
从表 7整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这次法网比赛中在接发球局中平均直接得分数和对手一样多,得分总数平均每场要高于对手,但是接发球平均直接得分率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发球直接得分能力方面要低于对手,和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2.6 接一发、二发得分情况比较分析
表8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接一发、二发得分率
从表8整体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此次网球比赛中接一发和二发以及接发球的得分率都要高于对手,说明李娜的接发能力要高于对手。
3.2.7 第四拍击球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在接发球的第四拍击球里,发球方的发球优势与第三拍的进攻优势还没有结束,选手们的第四拍击球还处于被动地位,击球多以防守球与过渡球为主。
表9 李娜在2013年法网全部比赛中与对手第四拍击球技术运用
从表9整体来看,李娜在比赛中第四拍使用的正手抽球次数和反手抽球次数都要高于对手,正手侧身和对手一样多,但是反手削球次数以及其他技术使用次数都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第四拍中主要使用正反手抽球技术,从而来给自己创造机会,但是在反手削球以及其他技术使用上较少,说明李娜在第四拍处理球的技术方式和手段上还比较单调,对自己其他技术手段还不是很有自信,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反手削球和其他技术的使用为自己进一步占据主动打下基础。
4.1 在此次法网比赛中李娜在接发球击球前站位区域选择上不论是一发还是二发都主要集中在后场区域和底线之外的区域上站位,其中在接一发站位区域选择上李娜后场区域选择要比对手多,在底线之外站位选择上高于对手,在接二发站位区域选择上李娜在后场区域站位选择上要明显高于对手,在底线之外区域选择上要低于对手。在接发球击球阶段中李娜在接发球时的移动主要集中在边线附近,而对手主要集中在底线与中线之间。
4.2 在此次法网比赛中李娜在接对手一发回球方式的能力上要低于对手,而在接对手二发回球方式的能力上要高于对手。在接发球路线上不论一发还是二发回球方式上,回直线的的使用率要高于对手,而在回斜线和中路上的使用率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一发回球时给对方造成的压力要比对手小,在接二发回球时给对方造成的压力要高于对手。
4.3 在此次法网比赛中李娜接一发和二发以及接发球的得分率都要高于对手。在接发球局中平均直接得分数和对手一样多,得分总数平均每场要高于对手,但是接发球平均直接得分率上要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接发球直接得分能力方面要低于对手。
4.4 李娜在此次法网比赛的第四拍上主要使用正反手抽球技术,但是在反手削球以及其他技术使用上较少,说明李娜在第四拍处理球的技术方式和手段上和对手相比还比较单调。
[1]李庆有,陈 正.我国女网历史性突破之经验与制胜因素[J].教练园地,2010:44.
[2]何彩娟,彭枧贵.李娜网球技战术发展趋势[J].南阳师范学院,2010,6:2-3.
[3]陈烨,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8.
[4]高超,程森蛟.2009年美网李娜对克里斯特尔斯 1 /4决赛技术统计分析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0,1.
[5]陈烨,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8.
[6]彭建军,王维民,刘小青.网球技战术发展创新规律及其发展趋势[J];743.
[7]陈艳,现代网球技术风格发展的趋势[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