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家—图—书馆在我国外文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作用基于国家图书馆与各重要图书馆联盟的对比分析

2013-10-23 02:14齐东峰
图书馆 2013年1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

齐东峰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国家图书馆应是图书馆事业的首要推动者,是各类型图书馆的领导,国家图书馆应在全国图书馆工作的各项规划中起到中心作用〔1〕。作为国家图书馆不仅需要履行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信息网络中心等职能,完备收藏国内文献,还需要履行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协作与协调职能。

对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来讲,作为拥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多中文资源馆藏的图书馆,其中文资源的馆藏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就外文文献资源的建设来讲,它应如何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发展并扩大,却必须要站在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的高度,与国内现有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联盟共同探讨。这不仅要从宏观战略的角度上去协调各图书馆的学科收藏分工,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缜密地分析各图书馆用户的不同文献需求以及每种文献资源的保存价值,以期达到多、快、好、省地建立合理的、宏富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国家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 国家图书馆与各图书馆联盟的电子资源馆藏政策

我国文献战略保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2〕为主要标志,当时的文化部、教育部、科学院、卫生部、地质部、北京图书馆等若干机构组成了隶属于国务院的图书馆文献科学规划小组,主要针对外文原版书刊进行协调采购。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系统图书馆内部均建立了图书馆协作网络,旨在对外文期刊进行联合采购,降低国内原版外文期刊的重复率,并以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为中心,建了全国原版外文期刊联合目录。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立。随后国家图书馆召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会议上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3〕。21世纪之初,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相继成立。这些机构或会议的成立与召开均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实现我国外文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多少年来,各图书馆、各联盟系统对本馆或本系统内的文献资源建设均有较为系统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但对于馆外或系统外如何开展战略合作与分工协调,各馆或各联盟的馆藏发展政策中并未加以描述,甚至尚未给予重视。

国家图书馆在其职责与使命以及《国家图书馆文献采选条例》中均描述了它作为国家馆应履行建设国家总书库以及为国家立法决策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责。但作为国家馆应该具有的在图书馆界推行电子资源发展战略、协调图书馆之间战略合作等方面的职能未加以详细描述,仅在《国家图书馆文献采选条例》采访原则的“协调原则”中指出“文献采选应注意与北京地区各类型重要的大型图书馆进行分工协调,促进资源共建共享”〔4〕,未将协调图书馆之间的文献战略发展放到应有的重视高度。

NSTL作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战略中心,在其基本战略原则中提到了“在国家层面上统筹规划、精心布局、有效地组织全社会的科技信息资源,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在我国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5〕,但作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其资源建设却严格地限制在该虚拟中心的几家机构之中。诚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医科院图书馆、农科院图书馆等诸多机构之间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资源联合采购与共享,但NSTL仍旧被我国行政划分上的隶属关系束缚着,其横向之间的分工协调(例如,同CALIS、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仍旧没有显著的成绩。

CALIS与CASHL均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机构的文献保障体系,其建设目的明确、服务对象相对固定,主要是通过构建高教系统内部的文献保障体系,达成各图书馆或信息情报服务机构之间的资源共建、共知与共享。然而,也正是由于CALIS与CASHL服务对象的固定,致使全国外文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例如,CALIS自建的外文期刊篇目目次库的使用基本局限于高校系统内部,非高校系统的图书馆和信息情报服务机构几乎不能访问,不仅造成了资源共享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资源的重复购置。

综上所述,我国文献发展共建共享的工作中,存在着纵向协调能力充余,横向协调机制不足的现象。而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之下,电子资源数量激增,数据库采购价格也呈螺旋状上升,任何一个图书馆均不能够力排诸多因素,建立“大而全”的文献资源库。因此,我们应该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从整体上考虑外文电子资源的引进与使用,建立国家外文电子资源保障体系。国家图书馆应该对该项工作起主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主导者的作用主要是指通过促进国家立法或促进行政干预,解决横向协调机制不足的现象,促进不同隶属关系下的各图书馆系统通力合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建设;协调者的作用,主要是指承认一些图书馆的国家级文献资源建设和保障的任务,积极主动将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部分功能分配给多家,并主动与这些图书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体系完整的国家文献资源建设与保障系统〔6〕。

2 国家图书馆与各图书馆联盟的电子资源馆藏现状

综合中国国家图书馆、NSTL、CALIS与CASHL各家机构2011年外文数据库的数量,共计有259种,但通过对比分析,去重后共计有200种;除NSTL外,各家数据库引进的重复量比较高(详见表1)。由于电子资源访问的便捷性以及出版商出于保证利润最大化、保护版权和其它的商业利益等因素,更是为了方便各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各图书馆电子资源重复采购的现象相比印本资源更加突出。对于有些资源,由于考虑到数据库提供商许可权限的限制以及用户使用率较高等诸多因素,各图书馆可以重复订购这样的数据库,如ACS、ScienceDirect、Springer现刊等,或者由于查新、查证等特殊工作的需求,各馆则选择性保证拥有类似Web of Science、CA、Dialog等数据库。但是,对于一些受众面小、使用量相对更少、回溯型的数据库,各图书馆则没有必要重复订购,只要某一图书馆采购并保证了永久存档和使用即可,例如ECCO、EEBO、EAI等早期外文电子图书类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使用率与电子期刊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国家图书馆在引进数据库的同时,保存了相应的缩微品版本的存档资料。此外,国内各图书馆或图书馆用户均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的方式,足不出户访问这些电子资源。

表1 2011年各机构外文数据库数量统计分析表

(1)从电子资源授权范围上分析,国家图书馆、NSTL、CALIS与CASHL的电子资源主要分为全国授权、集团采购和单馆采购三大类。

全国授权主要集中在NSTL和国家图书馆两家,共计有51个可以为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科研机构或其它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开通的全国授权类数据库;这一类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①通常为一次文献,以期刊为主,②回溯性、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资源,③各图书馆保有率低等。通过全国授权的方式采购部分外文电子资源,不但可以弥补我国早期由于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重要外文文献的全国性缺失,还可以通过国家谈判的方式降低采购费用,推进电子资源的引进和服务。

集团采购主要以CALIS与CASHL为主,国家图书馆和NSTL仅参加一部分电子资源的集团采购。集团采购的数据库通常具有使用率高,数据库价格相对较高,一次文献数据库为核心、二次文献数据库为辅助等特点。在众多集团采购的数据库中,尤以PQDT学位论文全文库的联合采购最应推为成功的范本,凡参加联合订购的集团成员馆均可共享整个集团订购的全部学位论文全文资源。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每年国家图书馆采购PQDT学位论文1800篇,每年国家图书馆拥有永久访问权限的新增学位论文则可以高达5万篇;而更加具有共享性的是,部分小规模的高校每年仅需订购200篇,便可以拥有高达5万篇的年新增永久访问权限〔7〕。

单馆采购的方式主要针对于部分特色资源,仅有某个或部分图书馆承担此种资源的收藏,例如国家图书馆引进的海外中国学和法律类数据库。这一部分数据库的用户群体相对较少,使用率相对不高,从资源建设的角度考虑,不需要大规模引进。

(2)从学科范围看,NSTL主要以科学技术类电子资源的引进为主,在其引进的54个数据库中,除Springer回溯期刊库与Oxford回溯期刊库在学科上综合涵盖了多学科多领域的资源外,其余均为科技与工程类学术数据库,且均为全文文献资源。CALIS的电子资源引进是由高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决定的,学科范围上需要涵盖各领域的方方面面,现仍进行集团采购的96个数据库中,除了有53个电子期刊数据库外,还有13个电子图书数据库,15个引文索引库以及多个数值/事实型数据库;CALIS集团采购数据库类型的分布也充分说明了高校用户对二次文献和统计数据类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CASHL引进的外文数据库共有6个,全部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电子期刊或电子图书数据库,这符合其服务于高校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单位的战略目标,但由于资源拥有量不具有优势,尚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需求。

国家图书馆的文献采选条例中规定了电子资源的采选应全面入藏海外中国学、法律类、参考工具类文献,重点入藏国际或国家级奖项著作、各国政府和国际出版物、我国周边国家相关文献、国际性或国家级学术组织的出版物。但从学科范围的角度看,国家图书馆引进的百余种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海外中国学、法律类、参考工具类数据库的采访力度还不够,不足数据库总数的五分之一。

(3)从文献组织与揭示上看,NSTL对于所有引进的印本与电子文献均进行了大量的加工与整合,形成了NSTL外文文献数据库,提供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的题录文摘检索。CALIS也基于高校成员馆馆藏,建立了联合目录系统,通过整合各高校图书馆的印本与电子资源,形成了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目前可以提供电子期刊的篇名目次、电子图书的书目、学位论文书目等信息的检索。CASHL联合目录的建立主要依托参建的17所中心高校图书馆,整合了各成员馆的印本与电子资源。国家图书馆的印本文献主要通过其OPAC系统整合,而电子资源主要通过Metalib和SFX加以整合,Metalib主要实现了各数据库之间的跨库检索,SFX主要整合了电子期刊的刊名级别题录信息检索(主要包括刊名、ISSN、出版者等主要信息)。由此可见,我国尚未形成具有全国规模的联合目录系统,不能充分揭示我国引进的外文文献资源,这不仅制约了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对我国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

3 国家图书馆在我国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职能

3.1 资源建设的统筹作用

(1)共建共享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家图书馆均有着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良好传统,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美国数字图书馆的领军者,与美国最大的15家研究型图书馆建立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NDLF);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也积极与国内其它图书馆或机构合作,推出各种合作计划,增加了国家馆馆藏的同时,也帮助了其它图书馆开发馆藏,相互之间加强了信息的联系与资源的共享。

目前,由于我国各系统图书馆的行政隶属问题,导致了纵向分工明确、横向协调不足的局面。各系统图书馆在现行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下,属于同一研究领域的图书馆情报机构却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造成了图书馆横向之间无法真正地联合起来,各图书馆在资源引进、资源数字化、软件开发等方面均存在重复工作,甚至部分地区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出现多个平行等级的中心。

因此,国家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首要推动者,应积极应对,可以通过推动图书馆法的颁布来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避免各图书馆之间由于职责的重叠而造成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复,避免我国图书馆事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共建共享中的电子资源建设职能

首先,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的职责不能动摇,应积极通过促进我国图书馆界的相关法律,保障国内电子资源的法定呈缴,确保我国的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保护与长期保存。

其次,为充分履行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国家保障的协调与协作职能,国家图书馆绝不能以文献是否会被广泛利用作为选择入藏的标准,应积极与NSTL、CALIS、CASHL等联盟机构通力合作,欢迎这些机构承担部分国家级文献资源建设任务,主动与其建立联系,形成分工协调建设文献资源的合作关系。例如,以国家科技部牵头组建的NSTL,目前在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已形成了包括科学、医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在内的丰富的国家级国外电子资源馆藏,国家图书馆就没有必要再在这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上投入过多的精力。相反,由于我国长期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够重视,相关的信息资源建设也比较薄弱,教育部虽然于2004年组建了CASHL,通过若干地区中心、学科中心进行国外人文社科文献的分工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经费投入缺口较大,目前学科文献覆盖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电子馆藏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图书馆除重点引进海外中国学、法律等电子资源外,还应把国外文献的收藏重点集中到人文社科方面,主动与CASHL进行协调,利用自己的采访优势,弥补CASHL的不足,建设我国最大的人文社科信息资源收藏中心与提供中心。调研证明,国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点,也是国外许多国家图书馆的普遍做法。

3.2 资源整合职能

(1)加强国家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整合与揭示力度

针对电子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状况,国家图书馆应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源的整合与揭示工作: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整合工具,如SFX、Metalib等,对馆藏电子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建立起基于篇名目次、文摘、甚至是全文级别的文献检索系统,实现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其次,通过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用户导读、馆际互访等工作,将国家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馆藏推广出去;将电子资源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充分使用到参考咨询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发掘电子资源的远程访问功能,在授权许可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远程访问技术,让各层次的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充分享受国家图书馆的资源。

(2)加强国家级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在馆际合作、图书馆联盟以及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面,必须做好联合目录建设。我国的图书馆系统应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服务网络,应具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涉及多项业务,其重点之一便是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制作。目前,我国各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内部大多建立了行业性的联合目录或区域性、联盟性的联合目录系统,但我国还缺失一个国家级的图书馆联合目录系统。

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图书馆联合目录系统,不仅可以打破各图书馆系统资源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还可以真正将分散在各系统内的资源充分揭示出来,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盘活。这样既节省了国家的经费投入,又扩大了用户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对于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可以通过倡导资源集中的图书馆向资源不足的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甚至还可以通过单个信息用户之间的互相交流等网络途径共享资源。

因此,国家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建设国家级联合目录系统的任务承担下来,充分整合各系统图书馆已经建立的行业性、区域性或联盟性的联合目录数据以及各图书馆馆藏资源,形成一个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3.3 文献保障体系中的后盾作用

文献保障体系中的后盾作用主要是指在文献保障体系与共建共享的工作中起到关键的资源支持与补充功能。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在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一局面,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和共建共享目标规划不明确,图书馆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观念根深蒂固;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经费投入的不足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落后。因此,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与智力优势,协助一部分图书馆完成建设任务,特别是帮助一部分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增强其参与全国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国家图书馆应积极利用其职能优势,努力利用各种文献采访途径,采集其它图书馆无资金引进或无渠道引进的资源,成为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坚实的后盾。

4 结语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馆藏建设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因素众多,也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对国家图书馆在我馆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职责问题仅作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未加详细的描述。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有更多的研究者从国家的角度上对我国的电子资源的建设理论与具体方法进行研究,促进我国的电子资源建设水平,提高图书馆界的资源共建与共享。

(来稿时间:2012年5月)

1.UNESCO.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Library Statistics.〔2011-09-28〕.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086&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2.张树华,赵华英.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次浪潮——记“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及其协作、协调活动.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21-26

3.肖希明,仇晓惠.新中国文献资源建设六十年.图书馆杂志,2009(7):3-12

4.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年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276-285

5.孟连生.以创新的体制构筑中国科技文献信息综合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立5周年有感.图书情报工作,2005(11):20-22

6.刘兹恒.对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思考.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3):75-79

7.钱鹏.关于采购集团效益的讨论——以“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库”为例.图书馆建设,2009(8):19-23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