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君
摘 要:安排学生座位,是课堂全方位教学的一个环节,不失为一种教学手段,虽然不可能也决不会替代和成为教学主导,与学习成绩好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工作的复杂性。
关键词:传统;合理;原则;素质
调座位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班务工作,可大有学问在里头:它可促使外因为内因服务。因此编座位它需要我们感情投入和艰苦细致的劳动;需要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需要我们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需要我们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重塑教师新形象。下面就我担任班主任以来编座位的几点经验,以便抛砖引玉。
1 传统编座位的弊端
编座位时通常考虑的是学生身材的高矮、视力、听力的好坏、性别等因素,忽视学生的素质及其影响和联系,这就是传统编座。其负面效应主要有:
1、影响课堂纪律。好动者配为邻座,趣味相投,会使范围蔓延。
2、逆反心理形成和加重。青年人极易从流效仿,鉴别能力不强,易受坏思潮影响。搭配不当容易加重偏激、孤独、厌学等心理,甚至出现逃学。
3、偏科。由于挫折或暗示对某学科的反感情绪,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帮助,会严重影响学习。偏向同科的个体配座,会加强这种暗示心理,加重厌学。
2 合理编座位的原则
1、互补原则:将优缺点互为补充的个体配为邻座,同学能力能得到全方位提高。
①性格互补。如粘液质或抑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同学,最好其同桌以胆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因这种同桌有敢想敢干敢创新等优点,会对做事畏头缩尾、拖拖拉拉的粘液质或抑郁质同学起激励作用;但粘液质的同学又有慎重、沉稳等性格优点,对易出差错的胆汁质同学大有裨益。
②学科互补。一般班级,科科优秀的同学为数不多,学科成绩参差不齐属正常现象。你英语棒,他数学好,如果同桌之间学科成绩强弱不同,定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2、合作原则: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合作。这样既可以集思广益,解决一些稍带研究性的知识问题或扩散性的话题,又可以起到“兵带兵”的作用,收到知识互长的效果,更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减少课堂毫无头绪的吵闹。
3、兴趣结合原则。信息时代,学生兴趣越来越广泛,好多兴趣是健康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如果同桌之间都兴趣广泛,爱好相同,那不只是对爱好本身有利,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干群搭配原则。一般来说,班上的学生干部比较遵守纪律,学习自觉性较强,工作能力也强。因此,班主任在编位时应考虑班干部的分布,避免班干部在某些区域过分集中或过分稀疏。这样有利于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
5、平等一致原则。不管家庭背景如何,班主任编排座位时必须坚持平等一致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一个公正可亲的人,让学生感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班级里,从而让学生受到民主、平等观念的熏陶。
6、“困难生”前排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坐前排位置的学生,注意力易集中,坐在后排位置,则易分心、困倦。这种排位方法的优点是:第一,让这些学生感到这是一种优待,意识到老师并没有歧视自己他;第二,上课时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容易控制,便于管理。
3 合理编座位的步骤
我所说的合理编座,就是设计和创造多个不同的“正面影响中心”,在对个体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确定和调整个体在该中心的位置。
1、快速对个体有一个全方位的较深刻的了解: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视力、身高、家庭情况;
思想情况:上进心、理想、社会观。
智力情况:爱好、反应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记忆力等。
2、综合分析和评价个体。一般将个体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全面型:素质、能力、心理全面发展。
思维型:素质好,能力强,热情活泼,偏重于理科。
思想型:素质好,能力强,性格文静,偏重于文科。
一般型:学习成绩中等,心理素质较好
滞后型:反应能力较差,性格内向。
缺陷型: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
3、编座设计
以我负责的2012年初三十班42个个体为例,男性23人,女性19人,分类:全面型8人,思维型7人,思想型5人,一般型10人,滞后型8人,缺陷型4人。可以做以下设计:
l、把全班分成12小组(四或三人),每组确立一个中心(全面型或思维型)。
2、全面型同学座位组合成“飞翔”之势:一是对全班有辐射作用,利于广泛带动其他类型个体;二是利于分散和转化滞后型个体,让滞后型能接受到四面八方的影响和帮助;三是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3、缺陷型放在教师的眼皮底下,行为受到约束。
4、其余座位配置原则:思想型与思维型配对互补,一般型嵌插安排。
一个学期以来,这种排座受到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好评,不但耳目一新,而且受益匪浅,班上学习气氛浓厚,互帮互學你追我赶蔚然成风,各科成绩不断提高。
4 合理编座位注意事项
1、人是变量,不可一蹴而就,因此了解和分类是动态进行的。
2、分型是粗糙的,因此要细心观察,细致分类。一个个体必有一个最适合其的座位,这点无可置疑,但发现它需要艰苦劳动。
3、合理编座原则主要侧重心智素质条件,但生理因素(身高、视力、听力)也应积极照顾,即”熊掌和鱼”皆要兼得。
总之,合理编座,它克服了传统编座的弊端,基本符合人性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生这个特殊阶段心理与心智的发展。它既突出了人的个性,又培养了人的共性;既体现了公平意识,又激发了竞争意识;既提倡了合作精神,又明确了分工标准。经过一年的不断尝试,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编座方式,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不仅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明显加强,而且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地强化;不仅“差生”面在不断缩小,而且班主任工作也大大的让我省心。所以我们不应该小视编排座位,而坐失一个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机会。
参考文献
[1]奥里森·马德 《成功学理论》
[2]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曹长德 《当代班级管理引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