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是唯一的),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掌握其文化的本质特征,对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渗透,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文化差异
目前,有许多与文化脱节的、空洞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因而造成与文化背景相脱离的英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
一、主要原因
1.误将汉语的使用习惯迁移到相应的交际情景中
学生常误认为汉语与英语的字面意义相同,其语言功能也完全相同,因而常用汉语的使用习惯来表达英语,出现中式英语,致使交际失误。
2.缺乏对有关英语词汇和社会文化意识的了解
曾经有一位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说了句:“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中国的学生感到非常气愤,觉得受到了莫大侮辱,因为在中国,用狗形容人,除了走狗,就是点头哈腰的“哈巴狗”。如果他懂得具体的文化背景,也就明白“a lucky dog”的含义了。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和外延上不是完全等同于汉语。因此,对英语词义也不能任意类推。如“black tea”不是黑茶,而是红茶,“black coffee”不是黑咖啡,而是不加奶的咖啡。
3.以直言不讳,敏感话题来联络感情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对方的年龄、家庭、工作单位、经济收入等,而英美人士,尤其是女士,特别忌讳别人这样问问题,感觉是有意侵犯自己的隐私权,其结果不仅没有拉近彼此的距离,反而弄巧成拙。
我国是礼仪之邦,但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在与西方人进行交往时,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二、英美人的一些礼节习惯介绍
1.Greetings问候
我们中国人相互见面时常说:您吃过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 dinner yet?/Have you eaten?)或者说:您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you life?如果是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我们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外国朋友,就会引起误解,因为
“Have you eaten?”在英语里不是用来打招呼的,而是“an invitation”即“向对方发出邀请”。如果我们对英美人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更不高兴。因为“Where are you going?”对他们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他们的私事了。
2.Parting告辞
当我们在朋友家作完客告辞时,西方国家的人常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他们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行一步,其他人也应该随后离开。”
3.Form of address称呼
平时,我们常常会听到“Teacher Wang”(王老师)这样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的。在英语中,“teacher”是不能用来称呼老师的。一般来说,英美人对老师的称呼是在姓前加以Mr. ,Mrs,Miss或Ms,有时也用Sir或Madam来表示尊敬。
三、克服文化障碍的干扰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英语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的教与学,而轻功能语言教学,使教学成为脱离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尽管有情景对话,然而却脱离学生和生活的交际。
2.教学中必须注重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如英美文化背景、风格和习惯等,使学生真正学会不同语境中礼貌而又得体的“言语行为”,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
3.加强文化差异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的交际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设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使他们真正进入角色,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异同。
4.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简单材料或阅读材料,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
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等视听直观教具,使教学更形象生动,并借此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6.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如创办英语角或者请外教或外宾与学生接触,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英语教师作为教学的中间体,既是学习者又是知识传播者,
一方面有着理解领会英语文化内涵的必要,另一方面也肩负着传播文化、消除学生障碍的任务。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五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