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赵秋利,李金秀,吴燕妮
(1.哈尔滨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心外科)
高血压是我国重点监测和预防控制的疾病。2010年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高血压患者[1]。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疾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能正确地对血压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可减缓高血压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客观有效地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于控制高血压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1.1 调查对象 于2011年3-8月采用目的分层抽样选取哈尔滨市和漯河市81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依据样本含量构成的原则[2],样本量为条目数的10~20倍,本研究预计样本量为660份,排除无效问卷,增加至800份。两地区各选取400例患者。按中年人与老年人比例1∶1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自愿参加本研究,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者[3];意识清楚,具有基本阅读和书写能力。
1.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家庭所在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医疗费用承担方式、患病年限、吸烟饮酒情况、合并症与并发症等;(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工具(hypertension patients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rating scale,HPSMBRS),该量表为自行开发,共6维度(用药管理、病情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和情绪管理)33个条目构成。采用Likert 5级评分,根据“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计1、2、3、4、5分;得分范围33~165分,得分越高说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越高。将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化得分=因子人均值÷各条目满分数×100。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4;内容效度0.91。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为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1.718,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42,比较适配度指数(CFI)为0.956,规准适配指数(NFI)为0.902,
1.3 调查方法 问卷由研究者本人统一发放,发放前向研究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其同意和配合。使用统一指导语,避免诱导性话语;对于视力不好者采取逐条阅读的方式,回收后逐一对问卷进行核查,重新编号。大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10份,回收798份,有效问卷7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6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 3.1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录入,以保证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之后导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来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总体水平 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水平为(118.34±15.66)分,其标准化得分为71.72,因子水平标准化得分范围(52.65~81.08)。按标准化得分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病情监测、用药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
2.2 影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家庭所在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高血压程度、患病年限、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以及合并症或并发症这12项组别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HPSMBRS总分为因变量,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以年龄、家庭所在地、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高血压程度、患病年限、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合并症或并发症12个变量为自变量。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年龄、职业、家庭所在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患病年限和高血压程度7个变量(表2),R2=0.242(P<0.001),即可解释因变量的24.2%。
表1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总体水平及其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总体水平
3.1.1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总体水平为中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群体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呈中等水平,这比罗学琴等[4]的中国南部东莞市3个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相对要高。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对高血压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其相关影响因素也有所了解并加以防范[5]。另一方面,政府对高血压等慢性病也越来越重视,每五年一次全国普查和分析国内人群的高血压流行趋势并对其进行用药和生活方式全面的指南,并于2009年制定了基层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加之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的开展,高血压的了解率、就医率和控制率逐年增加[6]。
3.1.2 病情监测和用药管理两因子得分较低 (1)“病情监测”这一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欠佳。多位学者[7-10]都报道,能养成自发和经常测量血压习惯的高血压患者仅占1/3左右;其原因可能是高血压病情隐匿,进展缓慢,患病很长时间才出现明显不适或并发症,因此患病初期患者并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并未进行定时测血压、定期复诊等监测。(2)“用药管理”这一维度自我管理水平较差:任丽芬等[13]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仅41%;黄映华等[14]报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48.24%。患者在症状缓解时不服药或不按时服药,这与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不了解无症状期高血压的危害,错误地认为血压正常时就停药,药物与血压的作用机制不清楚,或因记忆力差忘记服药等有关[12]。高血压是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虽然政府及卫生部门对高血压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政策进行管理,但仍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进一步扩大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社区高血压干预小组,重点干预其用药管理和病情监测。鼓励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的变化,这对于及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鼓励“家庭自测血压”,协助制订家庭测量血压记录表,定时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按不同高血压程度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维持血压在稳定状态。
3.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 有研究[15]表明,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比中年人要好。本研究对各因子得分数据分析发现,60岁以上的患者在6个因子水平上得分较60岁以下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相对中年人来说,退休在家,几乎没有工作压力,自由时间较多,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疾病上[16]。调查中了解到60岁以上人群中很多每天坚持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老年人经历丰富,看淡世间事,不会过分大喜大悲,会较冷静客观地处理事情[15]。社区的卫生工作者应关注60岁以下人群的血压控制情况,加强对其自我管理的教育,让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3.2.2 居住地 本研究表明,城市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高于乡镇,但在用药管理、病情监测和饮食管理方面没有差异。这说明在用药和病情监测上,人们普遍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坚持服药和监测血压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性。在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和情绪管理方面城市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高于乡镇患者,王爽、吴显儒等[17-18]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点。乡镇77.6%的患者常以日常生活起居代替运动,不注重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蒋华等[19-20]发现,乡镇患者中焦虑、恐惧者占19.4%;悲观、抑郁者占14.4%;激动、易怒者占32.58%;大部分人不懂得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或没有良好的情绪认知技巧。因此,选择适合患者文化、经济状况的健康教育途径,实施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运动锻炼、调整工作与休息和心理干预为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已刻不容缓。
3.2.3 文化程度 研究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特别是在饮食和情绪管理方面,自我管理水平越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接收信息的途径较多,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能做出较为正确的理解,在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时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21]。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与诱因、症状和长期治疗的重要性,让其了解高血压的任其发展后果,并向其采取多种宣教方法,提供定期健康教育。
3.2.4 病程 总体上看,病程越长,其自我管理水平越好。但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病程在10~20年与超过20年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并没有差别。这说明10年是一个拐点。患病时间越长,就诊次数较多,患者越熟悉和了解自己的病情,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多,获取的医疗知识也相对较多,对自身所患疾病越了解;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自我管理的习惯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使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多,症状重,也会按以往的习惯进行管理;因此,本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患病前10年建立的自我管理习惯模式比较重要,可为以后的健康教育或干预模式提供指导。
3.2.5 家庭人均月收入 在用药管理和病情监测两个因子上,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自我管理水平越差。这可能与低收入患者(<1500元/月)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宁愿忽视或转移不适的感觉,以减少就诊的医疗费用有关。相反,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患者一般会优先选择效果好的药物以减轻不适,并监测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则再会要求家人送医院;另外,在工作与休息管理和情绪管理两个因子方面,低收入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得分高于高收入者,这可能与低收入者的工作压力小,职业紧张度小有关,但低收入者也要为生计奔波,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3.2.6 高血压程度 高血压程度越重的患者,其自我管理各因子水平及总分上得分越高。当血压高于180mmHg(三级高血压)时,大部分患者才会有头晕、难受、无食欲等感觉[3]。这也说明高血压在轻度和中度时,出现的症状不明显,当出现重度高血压时,症状明显,因此也就引起患者的注意,主动采取就医,坚持服药、适当运动、合理调整工作与休息、控制情绪等措施进行管理。而程度较轻的患者无特别明显不适感,甚至无任何症状,往往引起患者的忽视。所以,加大高血压初期患病的临床表现与症状,定时测量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1]刘力生.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3-4.
[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5-402.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2-253.
[4]罗学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55-57.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7]唐红英,朱京慈,何海燕,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4-7.
[8]Viera A J,Cohen L W,Mitchell C M.Use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b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Survey of a practice-based research network cohort[J].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08,10(4):280-286.
[9]Lopez L M,Taylor J R.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Point-of-care testing[J].Ann Pharmacother,2004,38(5):868-873.
[10]彭新民,谢多双,章卫,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态度与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534-555.
[11]于杰.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0):327-328.
[12]王彩艳.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11,39(5):647-649.
[13]任丽芬,王德慧,陆虹.社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5):1420-1423.
[14]黄映华,郭粉莲,陈雪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27-3729.
[15]李华萍,郑翠红,曾丽华.城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28-30.
[16]刘丽娜,李湘萍.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06-111.
[17]王爽,胡希红.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83-85.
[18]吴显儒,陈斌,杨勇.农民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8):1156-1157.
[19]蒋华,陈敏芝.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的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6):576-578.
[20]Charles S T,Reynolds C A,Gatz M.Age-related and differences and change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over 23 years[J].J Persona Soc Psychol,2001(80):136-151.
[21]侯锋伟.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调查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