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

2013-10-13 02:24袁红辉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环境影响

袁红辉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经系,云南临沧 677000)

一 引言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到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无不强调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如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经很低甚至是负增长,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也从过去人口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低人口增长时期。虽然,人口数量增长已经趋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消费结构逐渐高端化与高碳化给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云南省亦是如此。云南省人口增长速度虽已下降,但由于人口规模较大,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及增长幅度很大,由此带的资源环境压力不可小视。因此,分析云南省人口增长以及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关于人口、消费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口学家Paul R.Ehrlich[1]教授提出的IPAT方程,该方程阐述了人口、消费与技术水平三者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研究者也就此问题做过大量的相关研究,彭希哲等(2001)[2]参照IPAT模型构建了消费压力人口模型分析中国的消费活动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耿丽萍(2004)[3]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所产生的资源、环境影响趋势作了分析;吴文恒(2008,2009)[4]等研究了全国及各省、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差异;刘倩(2010)[5]就我国居民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就以上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基本上都是对全国的情况作分析,极少有研究者对云南省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云南省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力图解释其原因。

二 数据来源与资源环境影响的测算公式及分析

1.基本假设

本文以人口总消费量表示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分析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假设消费水平越高、消费量越大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大,比如用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要比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人产生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第二、本文假设单个人的消费水平具有同质性,即不考虑年龄大小、消费观念与所处地域的差异而带来的消费水平差异,每个人的消费具有同质性。

2.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了1978年以来云南省人口、云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并根据相应的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支出进行相关的计算与处理。消费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四十年》,1988—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并根据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折算成1978年的不变价格,人口数据来源于1988—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

3.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对环境影响的测算公式与实证分析

根据Paul R.Ehrlich教授提出的IPAT方程,环境负荷是由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水平及技术状况共同决定,其中任何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人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环境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人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对资源产生各种需求、同时对环境产生或正或负的效应,而资源与环境也对人类的行为作出反应。人类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人口对资源环境需求的多少,而这种需求与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单个人消费需求的大小有关。总的来说,在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资源环境压力大小的根本原因。

一定时期人口数量与消费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方向如何,为了测算二者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个公式进行测算。具体做法:选择一定的时点作为基期,分析不同时期(年份)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P,C分别代表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PiCi表示第i年的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P基C基表示基年的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F(P,C)表示某一年份人口与消费水平相对于基期对资源环境的总影响。根据以上公式以及所获得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云南省人口与消费水平变化的资源环境总影响,见表1。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1)云南省人口数量变化状况。云南省总人口是不断增长的,从1978年的301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4557万人,32年间增加了51%,年均增长率12.86‰;人口增长的速度呈递减趋势,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21.44‰下降到2009年的6.06‰。虽然如此,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口数量不断扩张。

(2)云南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情况。这里的消费指居民生活性消费,根据历年消费物价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的人均消费水平。云南省的人均消费水平上升速度很快、幅度很大。 1978年为139.69元,2009年为975.96元(见表1),32年间增加了6倍,这意味着2009年单个人的消费量大约相当于1978年7个人的消费量,人均消费水平是呈加速趋势递增的。

表1 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影响

(3)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情况。2009年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1979年的131倍,31年间增加了130倍,这种极快速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长,另一方是由于加速增长的消费水平的作用,为了更直观的描述总资源环境影响的情况,将其与时间做回归,得回归方程如下:

从各回归统计量来看,模型拟合优度高,各参数均通过t检验,模型有效。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影响呈三次函数递增增长。

三 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

由于以上数据及回归分析只能反映出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对资源环境的综合影响,不能反映出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各自对资源环境影响程度大小,因此文章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主次要影响因素。因素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复杂现象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某种变量的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解,将其他变量固定不变,把各个因素的独立影响分解开来,从而分析测定各个因素对该现象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以此来判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

下面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其公式如下:

这样,资源环境影响就分解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Pi—P基)C基是人口数量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即人口数量的贡献量。也就是假定从基期到i期消费水平不变,仅仅由于人口增加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量;

第二部分:P基(Ci—C基)

是消费水平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即消费水平的贡献量。这一部分假定从基期到i期人口数量不变,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增加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量;

第三部分:(Pi—P基)(Ci—C基)是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的交叉协同变量即二者协同作用的资源环境影响量。

对资源环境影响按以上方法分解之后,所获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1978—2009年云南省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变化的资源环境影响的因素分析

由图1 可知:(1)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呈现很缓慢的上升趋势。(2)消费水平上升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呈加速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年份都位于人口数量影响与二者协同作用的影响之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二者的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3)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的协同影响在大多数年份低于消费水平的影响而高于人口数量的影响,且与人口数量影响的差距越来越大。(4)资源环境总影响加速上升,如前文所分析,是一种三次递增增长态势。

为了更清楚的分析1978—2009各因素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大小,本文计算了各因素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贡献率,见表2。

表2 各因素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贡献率(%)①

根据表2,1980年以前,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大于消费水平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贡献率。1980年以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作用远远高于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的作用,而人口与消费的协同贡献率在1985年以后超过单一人口因素的贡献率呈现不断上升之势。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未分析1978年以前人口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情况。

显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云南省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消费水平提高,其次是人口与消费水平的协同作用,而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前两个因素而言并不是很明显。可见,消费水平提高是云南省资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并且在未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仍然是影响资源环境的主要因素,而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消费水平加速上升使得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的协同作用也将是未来资源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原因分析

1.消费水平是资源环境的影响主导因素的原因分析

(1)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与家庭结构变化的共同作用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云南省的人口再生产率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从1978年的21.44‰下降到2009年的6.08‰,因此,由于人口低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上升速度很慢。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低水平,由于人口数量惯性增长,规模仍然较大。并且,在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人口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这种结构变化正朝着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云南省人口家庭规模呈减小趋势,从1978年的每户5.4人减少到2009年的每户3.55人,而家庭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从1978年的571.8万户增加到2009年1287.3万户[7]。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传统的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以前是几代人同堂的大家庭,而现在一般是二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这一变化具有明显的资源环境影响,如大家庭可以共用耐用消费品,相互照看孩子节约时间资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因资源的共用(比如做饭的燃料、水资源)而产生资源节约,小家庭就不具有这种优势,因此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与家庭数量的上升增加了消费需求从而也增加了资源环境压力。

(2)经济增长、工业化进一步推进与城市化水平提高

工业化的推进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人们的收入较以前大幅度提高,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于城市人口的平均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根据李慧敏(2011)的《地球是烫的》:刚刚城市化的中国人要开始使用空调、电视机和冰箱,消耗掉的能源比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要多35倍[8]。并且,云南省经济经历了改革后连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财富的增长推动人口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层次不断升级,并逐渐向高端化与高碳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越来越大。

表3 云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3)人口消费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夫尔(1993)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对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9]。消费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合理、不科学、不适度的消费将带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生产力水平不足,物质贫乏,供给短缺,人们普遍崇尚非常节俭的消费观念并采取节俭的消费行为,消费主要是为了维持温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财富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已经不是仅仅为了解决温饱以维持生存,而是可以追求发展与享受了。在此情况下,在一些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如浪费型消费观:食物的浪费,过度铺张的婚礼和葬礼,一次性消费的产品,快速淘汰耐用消费品等;享受型消费观:不顾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追求高档消费;西方式的消费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超前消费:大到借钱买房子、汽车、经营、上学,小到借钱买电脑、手机等,寅吃卯粮,今天花明天的钱。这些消费观念的形成与普遍,不但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更加大对资源环境压力。

根据以上分析, 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使消费水平加速提高成为资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而人口数量由于增长缓慢,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相对缓慢,这也是为什么从1980年开始,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开始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并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2.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协同作用递增的原因分析

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的协同作用主要是由这两个因素共同变化而产生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口数量增长趋缓但是不断增长,而消费水平一直是呈现加速增长,这二个因素的作用导致协同影响不断增加。而1985年以后协同影响超过单一人口因素的影响,原因在于1985年以前,人口增长率高与人口基数很大,而消费水平很低,二者的协同作用主要受人口因素的影响。1985年以后,随着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作用的加强,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改革开放等制度因素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并且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此时期,二者的协同作用主要受高速增长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口与消费水平的协同作用超过了单一人口因素的作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利用1978——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云南省人口数量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几点基本结论:第一,1980年以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远大于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且二者影响之差越来越大。第二,人口数量扩张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协同影响不断上升,在1985年超过人口因素的作用并且差距不断扩大,消费水平快速增长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三、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呈缓慢增加的态势,相比较,单一人口因素对资源环境影响在三者中起最次要的作用。

(二)政策建议

1、稳定当前较低的人口增长速度。根据本文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相对于消费来说较小,但是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需求的大小与资源环境压力成正相关,云南省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稍微加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会成倍增加。云南省地处西部,很多地区人口还处于贫困状态,一些地区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原因人地关系紧张(如昭通),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无助于贫困状态的解决,另一方面会加大原本紧张的资源环境关系。所以,控制人口增长,稳定当前较低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缓解资源环境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

2、树立适度、可持续的消费观。《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七章指出,消费模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主要的影响,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10]。事实上,如今人们的消费并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消费与实际需要相背离。而正是不适当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存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观念与方式,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应该加强教育与宣传,让其从小树立自觉起良好的消费观念。

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经济增长带来人们收入的提高,可以解决人口贫困问题,根据洪银兴(2000) 的观点,贫困迫使人们滥用自然资源[11],从而造成资源环境压力。贫困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意味着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具有积极的资源环境效应,首先是高素质人口对政府环保政策更理解与支持,并能更好的配置资源;其次能树立友好的生态环境观念、采取良好的生态环境行为。这些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在图中,2000年开始的消费水平变化的资源环境影响曲线以及总资源环境影响曲线有一个下降阶段,其原因是2000年的随后几年,《云南省统计年鉴》显示的城镇人口数远远低于1999年的城镇人口数值,可能是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改变所致。由于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2000—2004年的人均消费水平低于1999年,因此两条影响曲线有一个明显的下降阶段。

[1]Ehrlich P R,Ehrlich A H.2005.Population, resources,environment:issues in human ecology.San Francisco: Freeman.

[2]彭希哲,钱焱.试论消费压力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学研究新概念与方法的尝试[J].中国人口科学,2001(5):1- 9.

[3]耿丽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1):39- 44.

[4][6]吴恒文.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68.

[5]刘倩.我国居民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的综合分析[J].软科学,2010(12):60-65.

[7]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2010.

[8]李慧敏等.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必然的选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2.

[9][美]施里达斯.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3.

[10]《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39.

[1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7.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环境影响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