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生 侯其梅
【摘要】教学是一项综合艺术,教师要通过“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特定的教学气氛,创设乐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关键词】化学教学 乐学情境 学习兴趣
随着课改的进行,语数外的课时大量增加而选修课的课时在减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习化学的时间在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做足引言,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不同于有趣,是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的前提。鉴于有趣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课本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激发兴趣作为上好课的前提,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很多人都是酬躇满志的,都想在高中把化学再学好或者曾经没有学好的现在想学好,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例如在高一讲物质的量,先是从展示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和数学家高斯的一场辩论开始的,这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争论的焦点化学到底是不是一门自然科学?高斯认为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之母,而化学只是一门使用技术,算不上真正的科学,而阿佛加德罗却认为化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他举出一个例子,在数学上“2+1=3”,但在化学上这样的结论不一定是对的,如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完全作用只生成2mol的水蒸气,于是学生在感受化学神奇魅力的同时,油然而生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推动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联系日常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去揭开身边的一个个化学之谜。比如学习氮的氧化物性质之后,让学生尝试着解释谚语“一天一场暴,田埂都长稻”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讲盐的水解,让学生知道泡沫灭火器为什么能够灭火?蒸馒头为什么加发酵粉?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施?讲油脂的性质,让学生明白:肥皂可用猪油、牛油、蓖麻油等油脂制成;讲磷的性质让学生了解:荒郊野外墓地上的“鬼火”,火柴为何一擦就着?火柴皮上涂了什么?火柴头上是什么药品?讲硝酸钾、硫磺,木炭,则可让学生想想那喜庆的焰火,变化多端急流似地冲入云霄,五彩缤纷如天女散花,那么焰火的成份是什么?你是否知道,它的成份和四大发明联系在一起,曾经书写过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历史……就是利用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现象,掀起学生心头层层浪花,推动思维的涟漪,引起无数的遐想和追求,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化学史,创设情境
化学史是一部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是学习兴趣的优质素材。在讲铝的冶炼时,介绍在美国的制铝公司,仍保存着最早制得的那块金属铝。1886年美国奥柏栋学院青年学生霍尔在自家的柴房中办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反复进行氧化铝的电解实验,最终发现一种石头(冰晶石)能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从此揭开了人类征服铝的历史,铝由贵族变成平民,才有拿破仑的“礼贤下士”。讲到王水,可以谈谈二战期间化学家玻尔如何巧藏诺贝尔奖章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既再现了科学家那种忘我探索的情景,又能强烈激发着学生鼓舞斗志,唤起他们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四、创造氛围,培养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因此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就要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他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发挥魅力,升华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前,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和真实详細的实验现象记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对这样一个实验期待已久了,但是不少学生心态就是看热闹,看看金属钠还能不能与水反应,若能反应又是怎样进行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立即做实验,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而在实验前列出需要观察现象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就会在感受化学实验神奇的同时,又掌握了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应积极采用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塑造一个活泼有序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