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冬兴,王建文,李锦洲
(1.广东培正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州 510830;2.五邑大学 体育部,广东 江门 529000;3.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文化站,广东 江门 529000)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依据。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渐显现,对其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突出[1]。广东新会民间传统舞龙种类较多,有蕉树龙、禾草龙、火龙、纱龙等。在众多的舞龙种类中,远近驰名的当属荷塘区篁湾乡的纱龙。荷塘纱龙被誉为“广东第一龙”,在制作工艺、表演花式、表演难度方面享誉国内外,艺术价值独特。1996年、2000年荷塘镇先后被广东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纱龙)之乡”、“中国民间艺术(纱龙)之乡”的称号。荷塘纱龙也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表1)。时下,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加剧了民族传统体育等弱势文化的消亡,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在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生活理念、方式发生变化,荷塘镇外出工作、生活的人增多,村中常住中青年男性人数减少,舞龙活动开展困难,荷塘纱龙正面临失传的危机。
表1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舞蹈·龙舞项目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东北部,是西江主航道下游的江心岛,常住人口4.3万多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近4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富饶美丽的侨乡。荷塘纱龙就是起源于荷塘篁湾的古老民间艺术。相传,早在宋代篁湾便有舞龙祈雨仪式,当时舞龙的制作较简单,以禾管草、竹子等材料制成。到了明代,篁湾的举人李唐佐在四川当候补县官,回乡后,他把本地硕大的“游龙”形象和四川小巧玲珑的“彩龙”相结合,扎成了“纱龙灯”。同时,又将四川的“游龙抢宝”改为富有本地特色的“龙吐珠”,以珠引龙。舞技则取四川“彩龙”滚、缠、盘等款式演变,赋予纱龙舞矫健威武、花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从此正式开创了荷塘纱龙的非凡历史。时至今日,荷塘纱龙历时数百年,屡经演变,融合古今中外各种舞龙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荷塘传统文化突出的表现形式。作为荷塘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荷塘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涉及到荷塘人的生产生活、工艺制作、休闲娱乐、节日庆典、礼仪风俗等方方面面。
1.2.1 制龙工艺精致
荷塘纱龙以其精美新巧的制龙工艺享誉岭南。荷塘纱龙,以竹篾、木板、钢丝等材料扎成龙身骨架,以纱布作龙衣,既结实又轻便;龙衣选择特有的轻纱,用金钱片式的红、黄绸,贴于龙身为鳞,以镶嵌红、绿绸作裙,整个龙体贴金绘彩,玲珑剔透,逼真传神。尤其是龙体内设置安放蜡烛的螺丝装置,舞龙时,安装上特制的防风防滴的蜡烛,点燃蜡烛,整条龙通彻透亮,玲珑圆活,犹如活生生的金色巨龙,造型优美逼真,构造奇巧精微,材质优良独特,堪称民间制龙工艺一绝,极富舞龙艺术的工艺价值。
1.2.2 舞龙技艺精湛
荷塘纱龙创造了一整套以武术为功底,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分平面与立体两式的龙舞套路,形成了程式化和开放性的龙舞语汇体系。荷塘纱龙把武术与舞龙相结合,融游艺、竞技、娱乐于一身,使龙舞成为强身健体和自娱娱人的群众性活动。荷塘纱龙的表演形式和发展历程表现出广场艺术与舞台艺术的有机结合,龙舞既可以在广场表演,也可以在舞台表演,体现了民间舞蹈的灵活性。而“点睛”与“龙上水”仪式是舞龙仪式与龙舞的特殊艺术造型相结合,体现了纱龙舞的民俗性与新奇性。荷塘纱龙舞,套路完整(花式20余种),立体式的“点”与平面式的“线”有机结合(平面式有拜神、走之字、团龙等,立体式有反脊、跳龙、梅花桩等),身段步法与纱龙造型高度统一。整套龙舞1小时左右,步法(小跑步、古典错步、弓箭步等)稳健轻盈,花式纷呈,技巧性强,高难度动作频出,而能保持龙体内蜡烛不灭,在舞龙过程中,多次换蜡烛而舞蹈不停;舞龙人每轮26人,轮番上场,接力交替时,不歇舞,不乱阵,成为享誉岭南的舞龙绝技。
1.2.3 表演历程闪耀
解放前荷塘纱龙曾多次赴港、澳参加表演,并获得极高荣誉:1918年赴澳门表演;1923年的“双十”节,广州举行两广民间龙狮大会演,陈济堂先生曾亲自为荷塘纱龙点睛,并取得此次会演最高荣誉奖项;1924年,荷塘纱龙应邀参加上海市民间艺术会演大巡游;1931年,应香港总督邀请,荷塘纱龙赴香港为英皇加冕仪式演出等等。建国后,荷塘纱龙参加了历次重大庆典活动:1959年,参加广州举办的建国十周年大庆表演;1967年,参加省举办的民间工艺展览演出;1987、1988年,两次代表江门参加广东省举办的一、二届民间艺术欢乐节;2004年,参加侨乡华人嘉年华暨2004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获最佳表演奖;2005年,参加广东国际旅游节民间艺术汇演获金奖;2011年,参加首届“岭南风情”农民文艺汇演大赛获金奖等等。
表2 “荷塘纱龙”十四代传承谱系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实现形式可分为自然性传承和社会性传承。自然传承是指在没有外界社会性力量干预前提下,民族传统体育依赖个体行为的自然性传承延续。“口传身教”、“言传心授”是最典型的自然传承表现形式。探寻荷塘纱龙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年间。据地方有关史料的记载,荷塘纱龙的创始人为北宋李师道。当时的龙体制作简单,多为祈雨祭祀仪式之用。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制龙工艺与舞龙技术不断改良,时至今日,荷塘纱龙共传承十四代(表2)。纵观荷塘纱龙十四代传承历史,对纱龙有代表性影响的带珠人(继承人)主要有四个:一是纱龙的创始人李师道;二是明代李唐佐引进四川“彩龙”技术,与本地“游龙”相结合,制成“纱龙灯”,开创了荷塘纱龙的历史;三是20世纪20年代,李育颖引进日本北能舞龙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荷塘纱龙的制作技术,创造了龙体内点蜡烛的特技,赋予荷塘纱龙新的生命;四是第十四代传承人李柏良进一步改进荷塘纱龙的制作材料,尝试用不锈钢取代竹木以制作龙身骨架,较之以前的纱龙更为结实、轻便。
3.1.1 竞技化
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竞技性往往与娱乐性相结合成为传统体育得以传承的主要动力。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自然演化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竞技性与西方竞技体育的竞技性有很大区别,多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完整的竞技指标评价体系。而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研究核心即是评价体系的建立[2]。我国民俗舞龙运动的竞技化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内到国际的过程。1994年5月,在国家体育总局统筹下,第一届全国舞龙邀请赛在福州举行,施行了我国第一套《舞龙竞赛规定套路》,这也标志着民俗舞龙运动从民间走上竞技化道路。随后,1995年国际舞龙规则出台,并在上海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舞龙比赛,这将中国舞龙运动推向国际化。1996年舞龙运动首次进入全国农民运动会,这为舞龙运动又增添了除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以外的又一重要经济文化平台[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将竞技特征突出的项目进行开发与推广,借鉴竞技体育的制度和竞争价值,实现民族舞龙运动功能的重大转变,组织民间舞龙的相关活动,增添传统舞龙的比赛项目,不但可以加强舞龙文化的交流与宣传,而且可以将舞龙文化遗产转变为有形的形式。荷塘纱龙号称“广东第一龙”,不但制作精巧,同时具有完整而复杂的舞技体系、步法和套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具有良好的经济化特征。因此,应研究开发突显荷塘纱龙竞技化的方式,将荷塘纱龙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3.1.2 创新表演形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传统舞龙运动在保持其核心文化内核的原生态前提下,传承与创新将成为矛盾统一体,创新应遵循原生态、可持续性与物质性原则[4]。传承的方式可多种多样,表演形式也可呈现一定的开放性,以当今社会生活与人们思想感情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舞龙运动缘起于以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从而使得现场观看与观摩成为体力劳动者参与舞龙运动的主要途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宣泄与释放。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智能化程度及脑力劳动比例增大,工作之余,人们精力大量消耗与体力过剩的矛盾日渐显露,所以亲自参与、亲身体验运动的需求显著增加,特别是对本身就带有浓厚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对舞龙运动这类表现性强的民族运动,可以开发出人们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运动形式,这本身对民族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承与创新。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妇女在观念、性别平等、受教育平等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也使得女性身体认知能力大幅度提高[5],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女性群体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女性以前不能参与的运动项目现在反而参与得更加频繁、更加活跃[6]。从自然传承谱系可以看出荷塘纱龙也表现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特点。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分析,这一特殊的传承形式与思想不利于荷塘纱龙发展。创新荷塘纱龙传承方式,鼓励女性参与这项运动,允许广收门徒,营造荷塘纱龙可持续发展空间。荷塘纱龙有着辉煌的表演历程,其娱乐性与观赏性得到世人称赞,在当今新文化环境下,可以从舞龙文化、形式、艺术表现、基本动作与技术等方面去创新,使得荷塘纱龙运动符合时代的发展,并呈现旺盛的生命力。
3.1.3 民间师徒式传授方式与主流教育方式结合
与中国其它传统舞龙运动一样,荷塘纱龙源于农耕文明时期,其传承方式是师徒式的言传身教与口传心授。这种传授方式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既保持了纱龙舞技的正统性,又符合“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因此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从荷塘纱龙的自然传承谱系发现每一代带珠人多是民间艺人,其文化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即使有精湛的舞龙技术,也无法上升到文字记载的层面,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导致有些舞龙花式失传。现代社会结构的更迭,人们文化生活需求随之变迁,加之西方节庆文化的冲击,使得庙会、传统节庆与庆典等传统体育传承环境大大改变。荷塘纱龙的自然传承方式的狭隘性日益凸显,不利于这一传统舞龙运动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育机构是传承与开发的有效途径。学校等主流教育机构具有专职体育师资队伍、学生群体与体育课时间。如何将学校主流的教育形式与民间非主流的传统体育传授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使民间舞龙传人在学校身份得以认同,并努力使其技艺与理论精华能登三尺之堂;另一方面,加强师范、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磨与熏陶。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开发荷塘纱龙,荷塘镇制作了一条30多米的中龙和一条10多米长的小龙,由纱龙总会在篁湾中、小学中开展舞龙技艺的培训,连篁湾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组成了一支“小龙队”,成为荷塘纱龙年龄最小的生力军。
3.2.1 利用荷塘纱龙的文化功能
文化空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传承环境,具有时空二维性,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场所[7]。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尘封多年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再次被追崇,广大农村的传统节日、庙会等民间活动不断被唤醒。在农村传统节庆时举行体育活动,既能够实现参与的广泛性,还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节庆体育活动成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得以有效开展的突破口[8]。农村节庆体育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征,给农民提供彼此交流的机会,加强认同与理解,增强群体归属感。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但能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并指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增加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费人群,并保护一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生存困境[9]。荷塘纱龙这一纯集体性运动,不但是岭南文化的优秀部分,更承载着五邑侨乡文化的精髓,从起初的祈神祭祀到当今的节庆娱乐与表演,它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归属、一个文化的焦点。说起荷塘纱龙,五邑人,特别是荷塘人,都会为之振奋,都愿意为这一文化传承贡献力量。利用荷塘纱龙的文化承载,做大节庆体育活动,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参与情感需求,增强农村社会的文化认同,传承农村社区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服务。
3.2.2 利用荷塘纱龙的经济功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人为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宣传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给传承人及相关团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核原生态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形式与途径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变静态保护为动态保护,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两方互惠[10]。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口,将五邑丰富的民风民俗融入其中,较好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荷塘纱龙为例,可以采用下述几种形式的开发:一是结合博物馆、档案馆在遗产地进行原生态的开发,以历代纱龙实物展为主,尊重历史原创性;二是开发纱龙系列的小工艺品,如泥塑、木雕、年画、竹编品、传统玩具等,以工艺品荷载侨乡文化;三是五邑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纱龙文化精粹产品和情感性旅游产品,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纱龙文化;四是继续研究、完善纱龙文化、制作及表演,使纱龙表演更具灵活性,既上得了舞台,也下得了广场、乡间,增加纱龙表演出场机会,形成纱龙表演文化的竞争力。
3.2.3 单一项目利用与集群品牌效应
品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产品文化,被广泛认可与重视,品牌能够体现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和个性[11]。五邑侨乡文化作为广东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文化品牌与形象影响深远,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可借势五邑侨乡文化的渗透力传播,在全省乃至全国建立起知名度,使江门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子品牌,逐步建立各个民族传统体育的联系,利用侨乡民族传统体育的集群策略。以荷塘纱龙为龙头将江门市新会民间传统的蕉树龙、金(银)布龙、纱龙等项目集群整合,发挥规模效应,进而使侨乡民族传统体育获得普遍认知与认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3.2.4 利用荷塘纱龙的维系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的族群维系功能强大而稳定,不同族群、地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不同的语言、形式、符号及信仰所支持[12]。正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那些背井离乡,成为“异客”的人们,在离开生养自己的乡土地域后,对故乡与属地文化的标志和认同明显地突现出来,他们对于祖国、故土的观念很容易浓缩到最为表象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去。荷塘纱龙,植根于岭南文化的沃土,富有侨乡文化的特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确认文化身份的名片,而且是联结港澳同胞、华人华侨的文化纽带。荷塘纱龙具有长期赴港澳表演的历史。至今,港澳同胞、华人华侨依然对荷塘纱龙情有独钟,他们不仅捐款支持纱龙文化建设,而且积极参与纱龙活动。香港实业家、著名的“塑料大王”、纱龙总会永远会长李世奕就曾经常从香港赶回荷塘观看荷塘纱龙表演,并为纱龙点晴。荷塘纱龙,对于研究港澳、华侨史,具有其特殊价值。
3.2.5 利用荷塘纱龙文化的媒体效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口头文化的产物,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自然传承为主要途径,传承双方都必须同时在场,在传播过程中彼此互动[13],类似于“面授”形式。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出新的机遇。电影、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在传播符号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以声情并茂的叙述将情感融入情节、故事、视频信息中,比乏味的文字更富有感情色彩[14]。近年来,国内影视与新闻媒体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的作品越来越多,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文化传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2011年CCTV10电视栏目《江门侨乡情》中对荷塘纱龙的报道,使得纱龙活泼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乃至世界亿万观众的眼前。随着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对纱龙节庆活动、华人嘉年华等五邑文化活动的现场直播报道,使得荷塘纱龙走向海内外,而荷塘纱龙也正在被打造成五邑侨乡舞龙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
[1]秦双兰.元宵节体育文化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4):91-93.
[2]段辉涛.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6(8):90-92.
[3]时殿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起源与发展探析[J].体育科技,2011,32(3):141-144.
[4]段丽梅,李桂华.河东民俗舞龙运动的流变与展望[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81-84,88.
[5]张秀华.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信仰问题[J].哲学研究,2011(5):55-60.
[6]谢雪峰,刘俊梅,李芳,等.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科学,2011,31(7):17-22,72.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12.
[8]王进.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7,14(7):36-38.
[9]陈浩然,周波.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乡村节庆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16-19.
[10]张德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2007.
[1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2]王若光,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24-28.
[13]楼圆玲.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以端午节的传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4]种莉莉,孙晋海.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