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思考

2013-10-10 03:09陈秀平廖建媚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强国竞技

陈秀平,廖建媚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并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开幕之际,接见体育界代表时再一次明确提出我国应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0年1月,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表示:“2010年,是 ‘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二五’中国体育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一年。”[2]

笔者通过中文期刊检索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近10年来“体育强国”的相关文献近百篇,许多学者和专家就体育强国的概念、内涵、外延、评价标准以及体育强国视野下如何发展各项体育事业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文献数量可以看出,2008年奥运会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总结大会的讲话激起了“体育强国”研究的热潮。那么,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道路到底有多远?笔者试图从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理想与中国体育的现实两方面的对比来探讨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努力方向。

1 体育强国之理想

什么是“体育强国”?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指出,体育强国的表现包括:国民的素质、体质、运动场所、老百姓的体育意识以及参与体育的程度、个人在体育消费上的水平、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的水平[3]。徐本力认为,“体育强国”是指包括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为主的体育事业的整个结构的发展水平。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4]。田雨普、王欢认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另外还有体育管理等一系列评价标准[5]。熊晓正认为,体育强国要围绕增强我国体育国际竞争力来考虑[6]。张长城认为,软实力视角下的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7]。综合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体育强国应是一个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表现,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特征:第一,体育强国必须是个竞技体育强国,其竞技水平在国际社会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各项目发展均衡、协调;第二,体育强国必须是个群众体育强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丰富、国民体质强、人民素质高;第三,体育强国必然是个体育产业强国,体育强国的经济实力雄厚,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一席之地;第四,体育强国必须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体坛话语权,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认可。

2 中国体育之现实

2.1 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2.1.1 夏季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是全中国人的骄傲,我国近几届夏季奥运会不但总成绩进入第一集团,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金牌总数更是突破性地排在首位。从金牌数看,中国的竞技水平实力的确不俗,但是从项目分布上看,竞技体育实力并没有那么乐观,竞技体育项目的实力分布显然不均衡、不协调。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夺金项目多是冷门,例如第29届奥运会中国的跳水队、举重队、体操队、乒乓球队和射击队一共获得了36枚金牌,占中国奥运所有金牌的71%[8];而传统项目诸如田径、游泳、足球(男子)、篮球,在国内外普及程度很高,但是在国际上的竞技水平却长期处于劣势。

表1 中、美、俄三国优势项目(24-29届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比较[8]

田径运动素来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由于它是奥运会比赛中金牌设置最多的项目,所以它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田径运动水平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这个具有47块金牌的大户项目却是中国的弱项,不仅无法同欧美等国家抗衡,而且与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无多大优势可言。中国的田径项目不仅与世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总的来说发展不平衡,成绩不稳定。我国男子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110m栏和20km竞走,女子主要集中在马拉松、三级跳远、铅球、链球和铁饼上,其他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几乎无人知晓[8]。

游泳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大项目,奥运会比赛中游泳项目分为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四个分项,其中游泳设置34枚金牌,跳水设置8枚金牌,水球设置2枚金牌,花样游泳设置3枚金牌,其金牌设置之多正印证了“得田径、得游泳者得天下”这句话。美国和澳大利亚是现阶段的世界泳坛强国,中国除在跳水项目上有绝对的优势外,其他几个项目的成绩并不理想。同美国和澳大利亚相比,中国竞技游泳水平近20年来呈起伏状,竞技水平不稳定是近20年来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的一大特点[9]。

表2 第24-29届奥运会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游泳项目奖牌[9]

足球项目被称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虽然中国的职业足球已经有18年的历史,但是国人却很难将中国足球与奥运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足球的水平究竟如何?根据国际足联的排名来看,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排名较长时间处在50名之后,2010年更是排在了第89名[10]。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位置十分尴尬,摘金夺银50年内是一个奢望。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从1996年成立至今,一共获得了奥运会亚军1次,第五名1次;世界杯冠军1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亚洲杯和亚运会冠军10次。纵观18年来国家女子足球队的奋斗历程,它在2000年后竞技水平开始下滑,甚至一度跌入低谷,目前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

篮球与足球一样,在国际社会上关注度高,影响大,在我国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相比中国足球,中国篮球的竞技水平显得没有那么令人沮丧。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上佳表现得到了全国人们的高度赞誉和认可。但是中国篮球在国际篮坛、亚洲篮坛的实力与地位究竟怎样?从国际篮联公布的世界排名情况来看,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历史最好排名是世界第九位,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排名世界第七位。

2.1.2 冬季奥运会

翻看中国冰雪项目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在冬季奥运会的历史上取得首枚奖牌是在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首枚金牌是在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除此之外,中国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奖牌主要来自冰上项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等。虽然中国参加冬奥会的时间(1980年)比夏季奥运会早,但是奖牌却屈指可数。除了滑冰,其余大多数项目我们起步较晚,如冰壶;雪橇、冰橇、冰车等项目尚未在我国开展。

2.2 群众体育

一个国家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要根据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场地设施与面积以及国民体质状况等来衡量。

2.2.1 体育人口的数量

体育人口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1]。体育人口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体育的参与人数和人群的基本结构状况,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按此标准统计,2007年全国体育人口比例为28.2%(含在校学生)。其中,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中的体育人口,占全国16周岁及以上总人口的8.3%;男性人体育人口比例是9.0%,女性是7.5%;城镇居民有13.1%达到体育人口标准,乡村居民为4.1%,城乡差异较大[11]。全国体育人口比例偏低,且城乡间差异大是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

2.2.2 体育场地设施与面积状况

体育场地设施与面积是反映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从体育场地设施的供应上看,我国目前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03m2,这些体育场馆中65.6%为教育系统所有,其余主要用于竞技体育,只有8%的“其他”部分可供百姓使用[12]。可见,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不足是中国群众体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2.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更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然而近年来,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国青少年的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是体能素质却持续下滑。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从1984年到2004年组织的数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在20年里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2],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和近视检出率不断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成年人疾病出现低龄化现象。

2.3 体育产业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职业化、社会化和商业化,体育产业在扩大内需、吸纳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1985年以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产品(劳务)进入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体育产业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其产业性质得到确认后迅速发展,成为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体育产业在欧美国家已是参天大树时,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是一颗小苗,赛事品牌建设、体制建设不完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足,社会消费引导不足,社会认知度不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报告,2008年全国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 554.97亿元,占当年GDP的0.52%,而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3%[13]。

3 体育强国的理想与现实的困惑

体育强国的理想在于使竞技、大众、产业等方面能够完美地融合发展。目前,在竞技体育方面,我国虽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亚运会,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名列前茅,然而相较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还很缓慢,竞技项目总体发展还不均衡。在群众体育方面,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较于竞技体育还处于落后阶段。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目前只能属于“奥运强国”之列,离体育强国的距离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变还需进一步努力[14]。

4 体育强国之路的思考

走体育强国之路,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成为“体育强国”到底能给国民带来什么?作为“体育强国”最起码要能满足国民的基本体育保障,让每一个公民拥有强健的体魄,应该真正实现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体育为大众”的理念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的倡议。体育强国之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不要再让国民在露天、简陋的体育场地上进行体育锻炼,不要再让其他专业的教师替代体育教师,不要再让城市农民工成为体育参与的弱势群体,不要再让邹春兰这样的个体悲剧发生,不要再让中国的优势项目总是锁定冷门项目……。实现体育强国的同时还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必须正视现实,明确目标定位。中国目前可以称为体育大国而不能称为体育强国,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承认与体育强国的真实差距,看到存在的不足,积极做有针对性的改进。

其次,应该更加重视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整合政府和学校体育资源,切实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改善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培养其竞争参与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运动员是竞技体育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制定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妥善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安置问题。重视农民、残障人士、灾民、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根据弱势群体成因及具体情况,采取有的放矢的政策,缩小其与普通人的体育参与差距,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提高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和体育市场的开发程度。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今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着力于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消费推进战略、品牌战略,调动和激发有效需求,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建立投融资政策,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制定和完善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15]。

第四,通过提升国民的体育价值观、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举办、参加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等来逐步提升我国体育整体软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等,增强我国的国际体坛话语权[7]。

[1]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8-09-29)[2010-08-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124106.html.

[2]刘鹏.继往开来 再创佳绩 努力迈出建设体育强国新步伐[EB/OL].(2010-01-26)[2010-08-03].http://zhuanti.sports.cn/10tyjz/yw/2010-01-26/1960175.html.

[3]袁伟民.我们还不是体育强国[EB/OL].(2004-08-30)[2010-08-23].http://www.sport.org.cn.

[4]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

[5]田玉普,王欢.体育强国的辩证认识论[J].体育学刊,2009,16(8):10-11.

[6]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张长城.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解读[J].体育学刊,2010,17(6):8-9.

[8]王志强,石润民.我国田径项目布局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51-54.

[9]张洁.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现状[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6):65.

[10]新浪科技风暴.国际足联排名[EB/OL].(2010-10-10)[2010-10-23].http://info.sports.sina.com.cn/rank/index.php.

[11]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R].2008-12-17:2.

[12]宋杰.社区健身环境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38-40.

[13]中国体育产业亟须“寻根”期待完善的游戏规则[EB/OL].(2010-05-12)[2010-08-25].http://sports.sohu.com/20100512/n272072105.shtml.

[14]吕婵.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2):20.

[15]陆小成,骆慧菊.服务链理论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1-4.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强国竞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竞技精神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