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蓉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患者经开颅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短期内多伴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最终可致窒息死亡。气管切开可畅通呼吸道,是脑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重要步骤,但易继发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需行特殊护理。集束化护理是运用循证医学将目前已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处置[3],2010年本院将这一理念引入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8~54岁;高血压脑出血43例,交通事故伤34例,高处坠落伤9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均于出血后12 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加气管切开术。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入组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法将此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比例、出血原因、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将抗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在相同治疗模式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方法,即观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口腔护理及翻身、叩背等基础护理。成立护理最佳方案讨论组及监督组,通过对我科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国内外近年对该治疗措施相关护理处理的报道,严格监管护士自身修养及技术水平,在保留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方式对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主要包括心理及康复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其他并发症预防。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表n=43,±s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表n=43,±s
对照组39±7 28/15 6.7±2.1 20.0±2.4
1.2.1 心理及康复护理: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对意识清醒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①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强调气管切开及套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引起不适和不能说话的原因,鼓励患者通过非语言交流表达需要,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口型、手势、眼神等并结合书面交谈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主诉,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妥善固定套管。气管切开套管系带松紧度以一指为宜,系带缠绕皮肤处贴透明带保护皮肤,对有拔管倾向患者,取得家属同意后,约束其上肢防止意外拔管;对短时间内无法拔管的患者实施药物镇静治疗,增加患者舒适度,每日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以尽早拔管。③语言及咽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咳嗽及咽反射,待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能自行排痰后,行堵管试验;患者闭管后,指导患者正常发音,从单音字开始,结合手势、图片、音频等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多讲话,解除患者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
1.2.2 预防肺部感染:①环境管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或单间,限制陪护,病室定时开窗通风,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50% ~60%,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消毒液拖地3次/d,每日更换气管切开无菌盘内用物及浸泡消毒液。②体位管理。气管切开术后24~48h患者取平卧位,此后无其他禁忌者常规抬高床头30°~45°。③口腔管理。根据口腔情况选择清洗液,保证口腔护理至少2次/d。昏迷患者禁止漱口,口腔擦拭过程中消毒棉球不应过湿,避免误吸。④气管切口管理。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切口有无缝线松脱、敷料有无渗液,保持敷料清洁,紧邻切口敷料保持湿化覆盖于气管外口,每日更换敷料1~2次,污染敷料及时更换,并消毒切口周围,换药时注意防止气管套管脱落。⑤套管管理。内套管消毒4~6h/次,清洗后煮沸30 min或3%H2O2浸泡5 min,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后装回并固定。内外套管固定松紧适度以免滑脱。⑥气道湿化管理。一般选用湿热交换器(HME)进行湿化,对于脱水、休克、液体量不足等患者采用费雪派克MR850湿化系统,保证最佳湿化的状态。⑦吸痰管理。提倡按需吸痰,气管切开前3天吸痰30 min~1 h/次,此后2 h/次或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吸痰次数;吸痰时间<15 s/次;部分不能自行排痰者插管深度10~12 cm,完全不能自行排痰者插管深度12~15 cm,咳嗽反射完全消失者插管深度15 cm或更深。⑧胸部物理管理。指导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视情况将患者扶至坐位行胸部震颤叩击,条件允许用G5震动排痰机辅助排痰。⑨营养管理。分为鼻饲、喂养和自理,遵循从流食到普食的原则,缓慢、少量、多次进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静脉营养补充,注意补充维生素,以提高患者抵抗力。
1.2.3 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褥疮形成: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增加了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褥疮形成的风险。嘱患者肌肉收缩锻炼,穿弹力袜并协助定时按摩,增加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定时翻身变更体位,按摩压迫点,垫气垫,协助患者翻身,翻身过程中尽量保证其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以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致通气障碍。
1.3 评价方法 评价于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后进行,由集束化护理监督组统一完成。(1)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评分[5]:由准备、评估、实施、评价4部分组成,总分100分,由监督组不定时抽查求其品均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套管脱出(自行滑脱和非计划性拔管)、肺部感染(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6]判断)、深静脉血栓或褥疮形成、皮下气肿等。(3)临床转归:分好转(病情好转,言语功能恢复)及不良(植物人或死亡)2类。(4)留置气管套管时间:从气管首次切开日至最后一次套管拔除日。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套管脱出2例,肺部感染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其他2例,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其他2例;临床转归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护理效果比较 n=43
脑出血并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患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这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全面的护理知识,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防控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集束化护理措施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干预策略,最初由医疗改进中心(institute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提出,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用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7]。本文实施的集束化管理策略是在维持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的护理管理方案,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
3.1 集束化护理措施的优越性 集束化护理措施是一项主动预防措施,与传统被动预防措施相比,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提高护理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患者依从性。本研究集束化实施方案中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让患者明白各护理项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其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及病情恢复。集束化护理措施也是一项持续性护理干预策略,护士需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发展的评估,以循征为基础对护理管理方案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治疗策略,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病症的恢复。
3.2 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行保障 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危险因素多,集束化护理预防涉及到患者护理的所有环节,只有全体医护人员、探视者、患者自身共同提高预防意识,明确注意事项,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护士培训及相关人员健康指导,使其认识相关高危因素及执行预防方案的重要性,提高方案执行力。
1 王莉莉,郭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304-306.
2 王林兰.重症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干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8-19.
3 Winters B,Dorman T.Patient-safety and quality initiativ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6,19:140-145.
4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甘肃省护理学会.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31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314-320.
7 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