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3-10-10 05:58张龙月杨小杰
河北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血粘度下肢血栓

张龙月 杨小杰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1]。LE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死亡或造成血栓后遗症[2]。据报道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是同龄未妊娠妇女的4~6倍。因此,探讨剖宫产术后LEDVT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为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产科病房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57例,排除研究资料5项以上缺失者2例,最终入选病例组55例。对照组选择时期在我院剖宫产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共110例,年龄22~45岁,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2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的收集 采用查阅病历的形式收集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验资料: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入选标准为P<0.05,排除标准为P≥0.10。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病例组平均年龄(33.27±3.6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9.27±4.68)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P=0.006)。年龄35~40岁、年龄>40岁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分别是年龄 <35岁者的3.00倍、6.00倍,OR(95%CI)分别为 3.00(1.32,6.84)、6.00(1.43,25.27)。病例组平均体质量指数为(32.72±4.49)kg/m2,对照组为(28.84±2.52)kg/m2(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36)。体重指数≥30 kg/m2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是体重指数 <30 kg/m2者的2.25倍,OR(95%CI)为2.25(1.05,4.83)。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例

2.2 2组血粘度比较 全血低和高切粘度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中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血粘度比较结果 例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围术期因这三要素叠加而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症在院内发生率高于院外,发生率高的是外科、妇产科等术后患者。

年龄因素作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受到广泛认同。一般而言,发生DVT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表明年龄35~40岁和>40岁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分别是年龄 <35岁者的3.00倍、6.00倍,年龄因素作为剖宫产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DVT发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术后DVT发生率可增加2倍[3]。本研究将体重指数≥30 kg/m2作为肥胖指标,病例组平均体重指数为(32.72±4.49)kg/m2,对照组为(28.84±2.52)kg/m2(P<0.05)。显示体重指数亦为LE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剖宫产手术创伤引起组织破坏,组织凝血因子释放。纤维蛋白原(Fg)作为凝血因子Ⅰ,可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变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起桥梁作用;当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加,从而导致全血粘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研究显示全血中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病例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今剖宫产术已经成为解决难产和产科并发症,抢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4,5]。其术后并发症必然越来越引起关注[6,7]。剖宫产术后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还可引起PE甚至危及生命。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详细了解DVT的危险因素对其一级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对这些危险因素致病原因的进一步了解则有利于对症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曹伟欣,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1.

2 Greer IA.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Best Pract Resclin Haematol,2003,16:261-278.

3 永生,马梅香.高血压因素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340.

4 Tohgi H,Konno S,Takahashi S.Activated coagulation fibrinolysis system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thrombotic stroke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Creactiveprotein levels.Thromb Res,2000,26:100.

5 Charuruks N,Laohajinda B,Rujiwanitgum S,etal.Reference value for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hai adults.Circ J,2005,69:339-344.

6 Dowling NF,Hooper WC,Austin H,etal.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venous thromboembolism:the role of coagulation factor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Am J Med,2002,113:689-690.

7 Folsom AR,Lutsey PL,Astor BC,etal.Creactive protein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 the ARICcohort.Thromb Haemost,2009,102:615-616.

猜你喜欢
血粘度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