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春
(山西盂县中医院针灸科,山西 阳泉 045100)
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面瘫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患、肿瘤及炎症所致,其表现为下面部麻痹,麻痹呈紧张型,额纹不消失,味觉及唾液分泌无影响,常伴有肢体瘫痪等。本文主要讨论周围性面瘫,其中医病机认为是斜风中于脉络所致。《诸病源候论》说:“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喎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由于外感风寒之邪,侵入面部筋脉,以致经气阻滞,筋脉失于濡养,导致纵缓不收而发病。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是患者患病后面神经受损程度严重,或因治疗不及时或错治误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致发病数个月后仍有口角歪斜、额纹浅或消失、面部肌肉松弛、口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病程日久,严重者可因患侧面肌痉挛而口角歪向患侧,称为“倒错现象”,并有肌肉跳动、面部牵扳不舒等感觉。我院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46例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12版二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周围性面瘫(Bell麻痹)诊断标准[1],且病程在 3个月以上,临床症状未获缓解或部分缓解。
46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32~68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25例,右侧21例,并发或兼有面肌痉挛者6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半。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周围性面瘫(Bell麻痹)诊断标准的一侧面肌麻痹者;符合西医诊断中重度病变者;病程在3个月以上;年龄在6~70岁者,男女不限。排除标准:周围性面瘫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CUS)、带状疱疹、外伤、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后颅窝病变等;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治疗药品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
方法:针刺选穴为百会、风池,患侧:阳白、太阳、下关、颧髎、地仓、颊车、迎香;双侧:外关、合谷、足三里。隔姜灸穴位为阳白、颧髎、地仓。常规消毒后按照各穴位常规针刺方法进针(方向及深度参照《腧穴学》各穴位针刺方法);之后选直径为1.5cm左右的新鲜生姜,沿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5cm的姜片。将艾绒搓成窝头状,将其置于切好的姜片上,点燃。姜灸放置于前述穴位上,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位置再灸。一般每次灸2~3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20次为1个疗程。
参照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确定疗效标准。House-Brackman(H-B)系统是迄今为止在面神经功能评价方面较完善且应用较广的一个系统。国内大多数文献报道中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标准均参照此标准进行。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完全闭合,有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角仅有轻微运动。
表1 治疗前后H-B分级情况
46例患者中,显效12例(26.09%),有效24例(52.17%),无效 10例(21.74%),总有效率为78.26%。
顽固性面瘫患者因病程较长,大部分已接受过各类药物治疗,此时再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此外,由于针灸疗法的普及度较高,多数患者从发病几天就开始针刺治疗,发展至顽固性面瘫阶段时已经接受了频率较高的针灸刺激,患侧面部肌肉对针刺反应不明显,针感差[2],艾灸时对热度也不敏感。因此,此阶段采用单纯针刺或单纯艾灸疗法很难取得满意疗效。根据病机及此阶段的病情特点,我们在临床中选用了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的方法。《医学入门》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隔姜灸利用生姜辛温之性,与艾灸之热可相互为用。姜得灸助,其辛温走窜之力增强;灸得姜助,其温补祛寒行气血之力更旺,二者相得益彰,共奏温通经络之效。所选取的3个穴位,分别位于面神经的3个分支,在此进行隔姜灸,可使颜面血管痉挛状态得到缓解、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得到改善,促进顽固性面瘫的恢复。在已观察的46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同时,患者仍要注意生活起居,加强防护,避免吹风受寒,必要时戴口罩、眼罩防护,眼睑闭合不全者,可每日点眼药水3次,以防感染。在家可配合湿毛巾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再适当作面部按摩则有助于恢复。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0-2611.
[2]王希琳,蒋吉刚.三联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69-70.
[3]裘沛然,陈汉平.新编中国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