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英
【摘要】本文在阐述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与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初中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模型,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 初中 小班化 数学 分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62-01
1、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与分层教学理论
1.1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教学片面性”“一刀切”等问题,使得教师对“因材施教”概念模糊不清,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农村的教育投入及经费普遍不足、师资力量单薄、班级学生容量大;另一方面初中数学的系统性与逻辑性使学生存在认知阻碍,常规班级教学无法解决学生的差异性分化、主体性缺失和师生互动性缺失问题。
1.2 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模式
在我国,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已日益深入而广泛,尤其是初中小班化教学,实际上是立足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以充分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并培养优质的个性特长为基本目标,大力缩减班级学生规模至30人以内,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新颖的问题教学导案,合理设定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以及实施过程及其教育策略和方式,以实现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1.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
初中数学教师所采用的分层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学习差异性,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双基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2、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试验模型与教学策略
2.1 教学模型
2.1.1 教学设计
本实验以初中学校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将增加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以及提高学习成绩作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目标与评价标准,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将小班学生分成A、B、C三层,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2.1.2 分层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步是学生分层。选取该校某校班(30人),通过将全体学生进行数学能力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进行优先排序。再将全体学生按事先测试并排序好的学生均匀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分别定为A层,B层和C层各lO人。还可以经过后期的学习、观察或家长意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进行有组织的调整分层。
第二步是目标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实施的较为重要的一步,一般以课程标准、学生实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基本依据制定与学生发展水平接轨,并在其“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目标。第三步是备课分层。
第四步是教学过程分层。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有针对性的分层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授课,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为起点设计课堂提问,尤其在起承转合的环节,可通过分层导入、设题(或集体讲授)、练习、集体小结、作业等方式,促进各环节相互衔接、交融。
第五步是作业分层。初中数学教学应在教师教学的基础上,还须通过独立作业以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
第六步是辅导分层。分层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可通过对学生作业和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实施分层辅导,引导正确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而不同层次辅导的侧重点亦不同,A层侧重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B层侧重于解题能力的培养,C层则要查漏补缺和强化基础。
第七步是测试分层。为了发现教学问题,检验教学效果,以便于进行查漏补缺和反馈调控,有必要在分层教学中进行分层测验,一般要设置选做题,并调整试题难度,以适应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教学测验,最后进行层次的调整。
第八步是评价分层。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各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与的分层评价。对A层学生采用横向竞争评价模式,以高标准和严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层学生可采取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激励评价模式,进行查漏补缺,学习方向指引;c层采取纵向鼓励性评价模式,寻找亮点,表扬先进,激发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寻因溯果,对症下药,以扭转滑坡局面。
2.1.3 分层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该小班A,B,C三层在学期末后进行的测试中数学成绩均进步了15%-20%,取得了较好地内部学习效果。与同类传统大班教学的班级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均分优势,通过对最终成绩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和方差分析,该班学生成绩分布明显相对集中且更为均衡稳定。
2.2 分层教学优化策略
基于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下面笔者在以上教学模型基础上,以教学设计目标为标准提出三项优化策略。
一是为了增加数学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调整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设定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匹配的学习时间、内容、路径和目标。
二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上述教学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分层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好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发展。
三是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要基于学生学习可能性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情感准备度,并调整教师的数学要求有效展开教学过程解决其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结语
实验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与策略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颇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