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效性与探究性促进媒体时代的高中政治教学

2013-10-09 06:16陶庆婧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高中政治实效性

陶庆婧

【摘要】新的形势要求高中政治教学必须更加紧密地联系现实,以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和探究性等途径来深化政治教学。切实培养出学生的政治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 媒体时代 实效性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69-01

1、高中政治在全媒体时代现实困境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考的现实压力和教学方法的相对单一,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只能满足停留在课标的基本面,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的传授上。

在传统语境中,这种知识的传递往往是有效的,因为在传统语境中,信息的来源较为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从课堂上接受的知识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传递一一接受的渠道畅通,容易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但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等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信息的传递迅速、内容驳杂,各种观点泥沙俱下,其中固然有真知灼见,能开人眼界、发人深思;但也有的观点偏颇,或是过激或是狭隘;另有些则是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之言。如何甄别这样大量的,扑面而来的信息,对于成年人尚且困难,何况是对于缺少人生阅历、政治判断力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更是困难。

相比形形色色的多样化的信息,政治课中的基本原理确实显得单调和单薄,这在表面上形成了理论和实践间的脱节。达并不是说政治课中的基本原理本身有偏差,而是说这些基本原理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它本身固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理论和实践并非自动沟通,它的内涵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充分展开,因此基本原理需要通过教师的分析和阐发才能脱离其抽象性获得现实的丰富性,才能被学生充分领悟。

2、以强化实效性和探究性促进政治教学

全媒体时代政治教学难度的加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

首先是要明确政治教学的目的,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它更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信念的教育,人生的教育,政治教育不仅要入耳,更是要入脑、人心。

随之是要能丰富教学方法,其中就包括强化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和探究性。政治原本是最鲜活的、最普遍的社会存在,按照中性和宽松的定义,“政治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它是人们赖以形成一个共同体的方式,它渗透于生活,是现实生活基本组成部分,它和所有人都有关系,无论人愿不愿意,人在本质上都生活于政治之中,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人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着集体的生活,而集体的生活就必然需要政治。但传统的教学把重心只是放在教条的灌输上,使得政治成为了最枯燥、最乏味的课程之一,这确实是政治教育的一大短板,它所引起的政治冷漠,将有损于公民权利的实现。

不可否认,为了概括纷纭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必须超越现象层面,而将其提炼,形成各种政治理论,理论本身不得不是以教条的方式呈现。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必然和无奈。但政治教学不能停留在这种抽象状态,它必须反转回去观照现实。否则,政治教学就会被异化,“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生活的本然联系,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异化为另一种存在即‘符号化”。“符号化”的政治无疑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初衷,我们都知道,革命导师们是不断深入现实生活,对各个阶级的状况有着切实的了解,然后再加以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才形成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它之所以是科学的,正是因为它符合现实及现实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有中国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现实。

因此,为了使政治教学的效力真正发挥,真正落实政治课堂的使命,就有必要使教学与现实紧密结合,也就是使教学“回到现实”,这在政治课程标准中就有着明确的表述,它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所谓“回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使政治理论回到它所产生的历史语境,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根源,理解它的构成特征;二是使政治理论与当下语境进行互动。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和社会现实的贯通,就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谓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按照有关学者的概括,可以表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

这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当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对教学内容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又与当下的现实有何关联要有着自觉的意识,要能够贯通理论与现实。这需要教师自身对于政治理论首先有着深入的理解,不仅是“真信”,而且要“真懂”,对理论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只懂得条条框框,要把对于理论的掌握升华为一种阐释的力量。因为在全媒体时代。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不弱于教师,甚至会比教师掌握更多的各样信息。教师如果不能依据科社理论形成足够的阐释的能力,单纯依靠教条,那么将无法有力地解释现实。学生的思想不会处于真空状态,一旦学生感觉到教师传授理论无法应对现实,极易流为空谈,那么一些异端邪说便会乘虚而入,政治课的目的便会落空,反而加剧学生与政治教学的隔阂,更无法实现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贯通也不能仅仅靠教师的灌输。现实世界无比纷繁复杂,教师不可能也无必要阐释所有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就有必要指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学生在现实生活必然有着各种疑惑和问题,在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课堂中,这些困惑和问题是被压抑着的。探究式的教学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掘学生们所关注、所疑惑的问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教师通过对话、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以政治理论来思索这些现实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融会入探究的过程。在对问题主动思索中,在师生的互动中构建学生的政治素质。由此,才能真正全面实现政治课标所提出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探究性高中政治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