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香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通过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该怎样修改,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比较注重指导审题、指导选材、指导习作,但习作完成后,评价修改却比较忽视,存在着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由老师包办,学生未参与评改,评改流程闭塞,不能有效反馈等弊端。因此,我们应力改“作文评价是教师的专利”的弊端,构建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模式,激发作文自我评价修改的意识,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习作
作文是一项难度最大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学生交上习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不少教师还是用老眼光居高临下看待孩子的习作,把分数压得低低的,好像少给分数就是“要求严、水平高”。有的老师用“优、良、中、差”下评定,获“优”的学生寥寥无几,激励评价成为极少数学生的专利品,大多数学生在“写作基础太差,要多下苦功。”之类的否定性评价中失去了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禀赋就是赏识的渴望。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学生写作的近景性动机,也是直接动力之一。”激励性评价就是要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帮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因此,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
二、用激励的语言写习作的评语
写评语是作文评价的重要环节。可有的老师把评语当成宣泄情感的工具,把写不好作文的怨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用“这么马虎,能写好作文吗?”这类“批评性”评语来“教育”学生,学生作文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其实,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评价,激励的语言都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使之成为克服困难和发奋进取的动力。评价时,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进取为出发点,以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可用“欣赏激励式”评语,比如:“书写如此工整,表达如此流畅,感受如此深刻,你的写作态度与语言基本功告诉老师:你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小作家。”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习作,我们可用“肯定提示式”评语,如对习作《新型电话》的评语:“能把新型电话的特点和用途写得那么具体,说明你是个善观察、有毅力的孩子,如果能换个直截了当的开头,这篇习作就更棒了。”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用“鼓励提高式”评语,如:“在你眼中,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你对学校的爱,如能按顺序来写,使习作的脉络更清楚,这首校园赞歌会更动听。”评语改革后,孩子们爱读评语,爱写作文了。实践证明,激励性评语对儿童写作产生的作用是深远的。
三、善用模糊评价,保护创作欲望
作文评价过程本身存在着模糊性。作文的优劣判断,往往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为出发点。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情景下所作出的评价判断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一方面淡化百分制,采用模糊的等第记分法,一方面加强模糊式的诱导性语言评价,做到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他们的创造欲望。同时以比较婉转的、中肯的语气指出他们作文中的不足。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模糊性评价可以说是一种给学生留有余地的评价方法。它可以避免对学生作文的武断评判,让学生从分数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同时,也可以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发展的空间,引导他们去思考,去研究,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们对一些写作水平较高、自信心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性的评价方式,创造机会让他们互相交流。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既不批低分,又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当他们作文有了进步时,给一个高分,予以表扬鼓励。对于那些写作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则采用只写评语不记分的评价方法,挖掘作文中点滴成绩,加以勉励,可以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帮助重写一遍。尔后,根据结果给一个高分,激励他们努力写好每一次作文。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不仅在好学生身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总的来看,对小学生作文评价,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以激励性为主旋律。小学作文教学的激励评价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着眼发展、注重过程的理念,使评价成为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和激励成功的手段。实践证明,实施激励评价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