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2013-10-09 07:05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黄备临
财经界(学术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信用商业银行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黄备临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威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就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高,收息率就低,利润就会下降;不良贷款高,资产损失就会增高,而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就会降低,从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国际商业银行业相关实例及教训,对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具体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行和保证国民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石。不良贷款一般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可以分为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三大类。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银行信贷占企业融资总额中的90%左右,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出的银行信贷占75%左右,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严重偏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银行信贷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不良贷款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从总体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既有政府、企业和银行行为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深刻的历史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央行行长周小川指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于五个方面的原因:府直接干预、支持国有企业、地方行政环境和司法环境、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问题等等。在我国四大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是四大银行中不良贷款比例最低的一家,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银行中不良贷款比例最高的国有银行。

(二)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必要性

首先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国有商业银行占据银行体系的主体地位,对金融业的稳定至关重要。在国际银行业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有关巨额不良贷款引发金融危机的例子。比如1929一1933年美国就曾发生过7000多家银行因巨额不良贷款破产倒闭,引发了金融行业链条上的连锁反应,最终酝酿成了一场波及多个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其次,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瓶颈性影响。当贷款质量下降,不良贷款增加时,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收回的坏账本息,只能不断地从经营利润中提取高额风险准备金用来抵消坏账,直接造成了利润损失,削弱了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力。另外,自从加入WTO以后,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就有国内的中小银行转为国际大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也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国际大银行竞争时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最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会使投资者对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形成不良预期,从而对投资前景持悲观态度,最终会导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和宏观信用危机。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

从国有商业银行系统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主要体现在银行内部方面以及银行之间的竞争方面。在银行内部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严重。由于受到旧有体制机制惯性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企业化的改革,但是由于银行内部人员经营观念没实现彻底转变,信贷资产风险监督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人情贷款、盲目贷款时有发生。另外,委托-代理关系理论认为,银行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不一致性,也会导致银行内部不良贷款的发生。银行的代理人即经营者关心的是自身权力地位的升迁并非是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容易出现不顾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盲目迎合上级领导意愿使贷款安全性缺乏保障的现象。最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趋利性目标也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长期需求,实现其长远利益极大化目标,,倾向于通过增加贷款来培养与客户的关系,对很多客户的信息了解不完全,盲目扩张贷款数量,最终导致了银行信贷危机,不良贷款增加。另一方面,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是导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一个原因。市场化的发展,国有银行为争夺客户在贷款市场展开竞争,往往会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手段,而降低贷款利率将会导致利润的下降。另外,很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维护贷款中客户关系的考虑,往往对贷款客户的信息,财务风险等没有详细分析,这就大大降低贷款的质量,提高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

(二)我国经济系统宏观方面的原因

从宏观层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政府干预力度和范围不够合理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都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晚,仍处于转型时期,仍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从多个层面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以求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所以我国银行改革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还存有计划经济的观念。其次,我国法律制度环境不够健全,很多不良贷款行为在法律上缺乏依据。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相关法律有《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破产法》、《公司法》等,市场经济下企业行为和商业银行经营的法制环境已基本构建,但总体上不够健全。很多银行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法律的执行成本较大,这就使一些贷款者产生了赖债、逃债的心理。事实上我国的借破产之机隐匿、转移企业财产、逃避银行债务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最后,政府的不适当行政干预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主导的银行,承担了一定的行政职能,受财政政策影响比较大。国有银行负担着为财政分忧的任务,对于很多政策性贷款,银行在往往获利很少,但仍要服从政府财政的安排。因此,银行不得不围着政府的指挥棒或利益导向转,在一次次的银行与政府、企业的委曲求全中,最终会导致不良贷款越积越多。

(三)社会信用、经济周期等其它方面的原因

首先,社会信用环境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重要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市场价值规律被忽视,因此以商品货币关系为基础的信用关系也难以顺畅发展。众所周知,信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但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信用观念有所提升,但是仍没有形成按信用办事的习惯,不管是个人信用还是企业信用都没有多大提高,借钱不还、强制拖欠甚至金融诈骗等案件屡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总行采用分级授权委托经营管理模式。一方面,各分支机构要听从总行的管理,进行合理的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各分支机构出于竞争或者获取收益的考虑,往往会最大限度的从事经营信贷业务。

最终使得信贷风险控制与风险承担发生分离。另一方面,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也产生影响。在经济运行较好的时候,企业收益较好,一般还款比较及时。但是,一旦产生经济波动,企业自身的财政就会受到影响,有的甚至面临破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增加。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健全贷款管理组织架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设立分工明确的贷款管理环节,建立权责明确的审贷分离制度。只有将贷款部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才可以从源头消除不良贷款的产生。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和实施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贷款管理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对于企业贷款可以实行客户经理制,由专人为客户提供全套金融服务,责任分明,能使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更为负责,更好地筛选优质客户,减少不良贷款发生。另外,银行内部应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审批流程。在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配合的基础上,银行应该依次为出发点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判断企业的基本财务经营状况。最后,可以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即“贷款发放执行权”、“信贷制度制定权”及“风险贷款处置权”分立,通过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来促进银行贷款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应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第一,社会整体的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平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量和质量,政府促进社会信用建设。政府要通过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来减少逃废银行贷款的行为。对于企业的恶意逃废银行贷款行为,政府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再融资资格或者取消企业应享有的优惠政策作为惩罚。对于个人的逃贷行为,政府要对其处以经济或者法律上的惩罚。第二,对于已经产生了的不良资产,政府必须推动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发展。政府应该放松对银行出售不良资产的限制,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投资于国有企业和不良债务,允许成立商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进而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合理出售银行不良资产收回资金,合理处置已经产生了的不良资产。

(三)国家应该完善市场经济和法律体系

一方面,政府应该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它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机率。首先,政府要有效利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经济,健全金融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的稳定,规范信贷业务。其次,政府也可以通过执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货币投放量来缩小信贷规模,进而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等都是很好地政策。最后,政府也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来调节企业的发展,即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者的调整来降低不良贷款率。另一方面,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只有在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强化外部约束,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监督管理,为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有利的依据。

[1]胡众.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化解.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2]董文汇.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薛丽.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0(5)

[4]缪卫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研究.经济论坛,2009(9)

[5]崔占峰.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06(9)

[6]刘鑫,刘青.从认知与责任角度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经济研究导刊,2012(5)

[7]徐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经济视角,2012(2)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信用商业银行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