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笑 周雪梅 黄兰珍 邱桂风 梁洁芳
(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医学院 (第五附属珠海医院)519100)
哮喘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儿科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正在与日俱增。临床上对于小儿哮喘通过选用β受体兴奋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联用糖皮质急速以达到缓解炎症反应的目的[1]。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等优点,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雾化方式层出不穷。本文就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旨在为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水平,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哮喘患儿共11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部病房收治的哮喘患儿共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男性共45例,女性共65例,年龄2~10岁,平均为(7.0±1.0)岁;对照组患儿男性共40例,女性共60例,年龄3~11岁,平均为(8.0±0.8)岁。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其他器官慢性炎症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1)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110例患儿,在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气流量调节为5~8L/min,吸入药物为布地奈德,每次2ml,联合沙丁胺醇,3岁以下每次0.25ml,3岁以上每次0.5ml。每天治疗2次,每次持续10 分钟[2]。
(2)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100例患儿,在给予与观察组相同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吸入药物与观察组患儿相同,每天治疗2次,每次持续10分钟[3]。
(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天后的临床症状,其中显效为患者咳嗽、气喘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喘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为患者咳嗽、气喘症状缓解,肺部喘鸣音减少;无效为患者咳嗽气喘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
(4)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1.症状改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得,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患儿(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2.血氧饱和度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可得,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具体数据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对比
哮喘在临床上是儿科常见的一类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气促等,且多发于1岁至6岁儿童[4]。雾化吸入是目前对于哮喘的最佳给药途径,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等优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雾化方式,它借助低压泵射流装置,以空气作为动力,在不需要患儿吸气的前提下给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则是以氧气作为动力,随患儿的呼吸将药物送入呼吸道的方式。氧驱动雾化吸入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的目的,还能改善缺氧情况,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因此是目前针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法[5]。
本文就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得出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的住院部病房患儿其临床有效率高于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门诊部患儿,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可得,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患儿其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的患儿则无显著变化。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哮喘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由于其具有患儿耐受性好、雾化过程易操作、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但由于氧驱动雾化吸入在进行临床操作时需注意治疗时间、氧气流量、吸入过程患儿反应等,因此建议在选择该方法时谨慎操作、密切观察,以保证患儿能够获得康复。
1 乔小平.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12(12):56 -57.
2 王芯,解淑英,徐晓彦.氧驱动雾化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07,39(3):220 -221.
3 陈肖明,梁耀娥.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8):35 -36.
4 万忆春,李霞,张晓春,等.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0):932.
5 肖庆如.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0,2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