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峰,欧春泉
意外伤害是造成居民早死或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创伤[1-5]。从我国卫生部最新公布的2009年全国死亡报告来看,城市和农村意外死亡分别占全部死因的10.5%和5.9%,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居第五位[6],全年约有68万人死于意外。然而对于意外死亡的人群分布特点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研究对广州市居民2003—2007年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意外死亡的人群分布特点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有力的参考信息。
1.1 数据来源 从广州市卫生局获得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广州市全人群死亡数据库,以及各年度人口学资料。死因统一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Version 10,ICD-10)进行分类,从中提取人群意外死亡(ICD-10:V01-Y98)资料,分析交通意外(V01-V99,Y85)、自杀(X60-X84,Y87.0)、中毒(X40-X49)、坠落(W00-W19)、溺水(W65-W74)等主要意外死因的情况。
1.2 统计方法 计算不同人群意外死亡的发生率以及主要死因构成比等指标。按年度汇总每月的意外死亡人数 Yi(i=1,2,3……60),Yi服从 Poisson分布,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意外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7],可用下式表示:
month是表示月份的11个哑变量;year表示年份顺序(取值 1,2,3,4,5);persons表示各月的人口数,采用线性插值法由年度人口数进行估计。采用offset将persons的回归系数固定为1,因而模型(1)可写成下式(2),实质为意外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模型。
如果数据存在过度离散(方差大于均数),则采用quasi-Poisson回归,即通过对参数估计过程中的协方差阵乘以离散系数进行校正。所有数据均采用R2.13.1统计软件分析。
2.1 基本情况 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共死亡117 233例,男 65 743例(56.1%),女 51 490例(43.9%);年龄0 d~112岁。总死亡率的性别差异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生意外死亡4873例,占全部死因的4.2%。其中男性意外死亡3296例(67.6%),年龄1个月~93岁;女性意外死亡1577例(32.4%),年龄1个月~103岁。男性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2003—2007年广州市不同性别居民年均死亡情况
2.2 意外死亡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意外死亡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大致呈J型,除0~5岁组略高于5~10岁组外,女性意外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男性意外死亡在35~45岁出现一个小的波峰,之后有所下降,60岁以后又随年龄大幅上升(图1)。意外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对称的抛物线形,中青年年均意外死亡在全部死因中的构成比最高,在10~30岁人群中5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意外所致,而老年人群中随年龄的增长意外死亡所占构成比越来越低,55岁以上人群中年均意外死亡在全部死因中的构成比<5%,见图2。
2.3 意外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由逐月意外死亡率时间序列图(图3)可见:12月和1月是意外死亡的高峰期,而其他月份波动不大。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12月和1月意外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其他月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年度意外死亡情况 2003—2007年意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占全部死因的构成比也逐年降低(表2)。进一步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这种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6.600,P<0.01),年度相对危险度为0.929(95%可信区间:0.911~0.947),即每年意外死亡风险平均下降7.6%。
图1 2003—2007年广州市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群年均意外死亡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
图2 2003—2007年广州市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群意外死亡在全死因中构成比
图3 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表2 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年度分布情况
2.5 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交通意外1500例(30.8%),位居意外死因首位,自杀 894例(18.3%)、中毒 650例(13.3%)、坠落 631例(12.9%)、溺水 288例(5.9%)、他杀 195例(4.0%),其他715例(14.7%)。前6种死因占全部意外死亡原因的85.3%。不同年份的死因分布大体一致,但不同人群意外死因的分布有所不同:女性自杀和坠落所占比重明显高于男性,男性更多的意外死亡原因是由于交通意外和中毒所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以窒息多见,而交通事故、自杀、中毒和坠落是5岁以上儿童最为常见的意外死因。75岁以上人群中容易因摔倒、坠落而致死。学历越高的人群中,交通事故、自杀和他杀的意外死亡率越高,而低学历人群更容易因坠落、溺水而致死,见表3。
表3 2003—2007年4873例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我国妇幼保健部门对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有专门的监测系统,相关的文献报道众多[8-12]。然而,目前对于全人群的意外死亡情况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4873例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时间跨度长,数据全面可靠,可为全人群意外死亡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广州市每年的意外死亡率为26/10万,约占美国意外死亡率的一半[5],占全死因的4.2%,明显低于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6],提示广州市对于意外死亡的防控力度相对较强。
许多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或更早就已经把降低意外伤害作为卫生政策的主要目标。我国卫生部在制定“十五”规划中,已经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来对待。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控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全人群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意外死亡风险每年平均下降7.6%,进一步说明意外伤害是可防可控的。意外死亡是人群主要的死因,在死因顺位中位居第五位,更为重要的是,意外死亡发生的年龄偏低,是早死的主要死因,占中青年人群全死因的50%以上,成为寿命损失和劳动力损失的首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和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意外造成的死亡,提高全人群的生存水平。
意外死亡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发现男性意外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国内外文献也报道男性发生意外死亡的风险是女性的2~3倍[1,13-14]。
在各种意外死因中,交通意外死亡率最高。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次发生交通意外,造成120万人死亡[15]。我们发现广州市最主要的意外死因是交通意外,其中大多数是机动车造成的,主要是行人横穿马路所致,和国外众多报道一致[1,15-16]。美国 2000—2009 年的意外死亡分析指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道路安全措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了25%,充分说明交通意外可防可控[2]。加强道路安全管理,适当增设高架桥,引导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对于降低交通意外死亡率至关重要。从季节上来看,我们发现12月和1月是意外死亡的高峰期,此期间尤其要加强意外死亡的防控工作。自杀是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的第二大死因。文献报道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自杀发生率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自杀已经上升为美国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2]。
不同人群意外死因的分布有所差异。除了交通意外,5岁以下儿童中坠落和溺水比较多见。5~10岁儿童容易发生溺水死亡,且多数发生在暑假(7~9月),因此要注意在幼儿园和小学生中开展暑假安全教育,提高家长的安全防护意识。摔倒、跌落是老年人群常见意外死因,提示日常生活中谨防摔倒是降低老年人意外死亡的关键。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死因分布也有所差异。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的伤害类型探索系统、完善的意外伤害预防模式,在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中广泛开展意外伤害的预防干预工作,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采取科学的安全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预防意外的发生。
[1] Ae Ngibise K A,Masanja H,Kellerman R,et al.Risk factors for injury mortality in rural Tanzania: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J].BMJ Open,2012,2(6):pii:e001721.
[2] Rockett I R,Regier M D,Kapusta N D,et al.Leading causes of unintentional and intentional injury mortality:united states,2000-2009[J].Am J Public Health,2012,102(11):e84-e92.
[3] 欧春泉,赖玉红,陈平雁.广州市2003—2006年主要死因和寿命损失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4):380-382.
[4] 姜桦,陈远银,于绍轶,等.2004—2005年烟台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7):655-657.
[5] Miniño A M,Anderson R N,Fingerhut L A,et al.Deaths:injuries,2002[J].Natl Vital Stat Rep,2006,54(10):1-12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70-315.
[7] Kynast Wolf G,Preuss M,Sie A,et al.Seasonal pattern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of adults in Burkina Faso,West Africa[J].Trop Med Int Health,2010,15(9):1082-1089.
[8] 王丽.2001—2005年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667-1668.
[9] 郭艳,马美美.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6):42-43.
[10] 向左英.慈利县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2):42-44.
[11] 段文丽,非江云.云南省陆良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26(5):491-493.
[12] 黄燕,张雅琴,姚燕贤.海南省2005—201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4):134-135.
[13] 刘静.2007—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户籍居民意外死亡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2,6(4):185-186.
[14] 胡志翔.桐乡市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5):41-42.
[15] Peden M,Scurfield R,Sleet D,et al.Wor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M].Geneva:Wor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26-34.
[16] Mamady K,Yao H,Zhang X,et al.The injury mortality burden in Guinea[J].BMC Public Health,2012(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