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霞光,唐雪枚
(1海口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海口 570203;2.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是指新生入学后由于对各方面的不适应而产生的适应障碍,如茫然、无助、沮丧、失落、空虚、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焦虑不安、学习欲望减退、记忆力下降、厌学等症状,个别还出现要求退学、转学,甚至擅自离校、中断学业的冲动行为等现象。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1]。团体箱庭疗法是多位来访者一起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沙箱内制作箱庭作品,在团体"心理场"的影响下宣泄内心的不愉快和消极体验,表现由情境引起的恐惧、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分享心理资源和观点,从而促进团体成员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加快成员的自我整合,实现团体的整合与和谐发展[2]。而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团体箱庭疗法的新形式,无论是在治疗环境,还是制作程序上都有一定的规则限制。已有研究表明,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适应不良的大学新生采取以上两种干预措施,探讨这两种干预措施对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不同维度的效果差异,以及干预效果的持续性状况。
通过新生心理测评,从海南省某民办高校2011级新生中筛选出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焦虑、抑郁因子得分均≥2.5的学生60人,再运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从中筛选出适应不良同学14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 12人,并考虑男女比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团体箱庭组)7人,对照组7人(团体辅导组)。
1.2.1 测量工具
1.2.1.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 90 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睡眠等方面,能较为准确地刻画自身症状。具体包括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9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了个体某方面症状的痛苦程度,适用于评定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1.2.1.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3](CCSAS),共 60 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择业、情绪、自我和满意度7个方面。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人际关系适应为0.997、学习适应为0.955、校园生活适应为0.998、择业适应为0.999、情绪适应为0.998、自我适应为1.000、满意度为1.000、总量表为0.996。
1.2.2 干预工具
2.2.2.1 团体箱庭组材料
沙箱:内盛半箱细沙、标准规格 (57×72×7 cm,沙箱内侧、底部与边框均为蓝色)的沙箱1个;各类玩具8000个,数码相机1部,用于拍摄箱庭制作过程中每轮摆放玩具情况;箱庭过程记录表一张,用来记录箱庭制作过程中摆放玩具及讨论内容。
2.2.2.2 团体辅导组材料
针对不同主题的各类团体活动材料。
本研究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效果,评估两种干预方式对于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方面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分析。
研究之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各组成员施测。
将挑选出的被试按照性别搭配随机分组,每组7人。
为了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和效果,将研究过程中要遵守的各项内容以书面形式写出,让每位参加研究的同学在仔细阅读之后签字,协议生效。
整个活动过程中,每组分别进行8次活动,每组每周一次活动,每次3个小时,团体箱庭组每次进行5-7轮。每组均由笔者担任箱庭制作的主持者。每次的活动时间、活动过程及讨论过程均有专人负责记录。
研究结束一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各组成员施测;为了对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进行后续的追踪研究,在研究结束后三个月后,再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各组成员施测。
表1 被试在接受团体箱庭治疗干预前后适应变量的差异分析
从上表能够看出,接受团体箱庭治疗干预前后,被试在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各个变量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情绪适应和适应总分上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说明团体箱庭疗法在大学新生适应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与佘丹丹2011年的研究结果一致[4]。
表2显示: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被试在大学生适应各个方面的适应程度得到了缓解,表现出了施测前后的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大学新生适应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表2 被试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适应变量的差异分析
表3显示,各组在接受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后,除情绪适应外,各适应变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团体箱庭疗法在有效改善大学新生情绪适应方面的效果要好于团体心理辅导。
表3 团体箱庭疗法与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差值的T检验
表4表明:团体箱庭组在干预完成后3个月与干预完成后1周的施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团体箱庭疗法在各适应变量的效果持久性较好。
表4 团体箱庭组干预完成后1周施测与3个月施测适应变量的差异分析
从表5中不难看出,团体辅导组在干预完成后3个月与干预完成后1周的施测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几个变量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某些适应变量的效果持久性欠佳。
表5 团体辅导组干预活动完成后1周施测与3个月施测适应变量的差异分析
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都具有良好效果,但团体箱庭疗法对情绪适应的干预效果要好于团体心理辅导。
从以上结果能够看出,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都能有效地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但团体箱庭疗法对于情绪适应的缓解作用要显著好于团体心理辅导。这可能与团体箱庭疗法的实施环境有关,在箱庭工作室、沙箱、治疗关系的三重保护下,来访者能在一种自由、接纳和安全的氛围内没有防御地释放情绪;与团体箱庭疗法的实施媒介--沙有关,团体箱庭疗法中的沙可以给来访者带来童年的回归,让他们感到温暖与宁静,使其更易体验到轻松、快乐、惬意和闲适。同时,触沙时的平静和淡然,可以使来访者在平静淡然中诉说故事,最终触摸到其中的喜悦、满足、酸涩与悲哀,并能开始正视和思考它们;与团体箱庭疗法的原理有关,团体箱庭疗法是从人心理的深度层面来促进人格的改变的。对于某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或深度情绪困扰问题,来访者可借助箱庭中象征意义及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沟通表达出来;另外,在团体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将团体箱庭疗法与认知引导相结合,也对改变来访者不合理认知,有效管理情绪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5]。
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的持续性更优于团体心理辅导。
从上面的结论中能够看出,团体箱庭疗法在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上的效果持续性较好,而团体心理辅导除了在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总分几个维度上持续性尚可外,在其他几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了降低趋势,这可能与当事人迫于团体压力暂时接受了团队展现出来的适应调节方式,但在团体活动结束后,这些调节方式并没有内化为其日常的行为习惯;而团体箱庭疗法为来访者营造了更符合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成员在自由、轻松、宁静、受保护的氛围中制作箱庭,其创造力的展现带来自信心和控制能力的增强,并使无意识认知错误得以调节,箱庭制作阶段后期,转向了自我的成长[6],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团体箱庭疗法为来访者提供了更符合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
与以团体活动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相比较,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中的标准规格沙箱、有序分轮制作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限制,映射现实社会的有序、公正与规则;所以说它更符合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它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模拟[2],该情境将促使成员将在团体箱庭世界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应用于真实社会。
来访者在团体箱庭治疗过程中更容易暴露深层次的问题
来访者在团体箱庭工作室制作箱庭时,既处于箱庭工作场所和沙箱带来的自由、接纳、安全的双重空间保护之中,又处于"母子一体性"治疗关系带来的心理保护下,在这种坚固的保护之内,让来访者感觉到充分的袒露内心隐私是安全的,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同时,由于沙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不是海洋也不是陆地的特殊性,在箱庭制作过程中起到沟通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世界的作用,使来访者某些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并解决;此外,团体箱庭疗法中的各式各样的玩具类似于真实的现实之物,当梦、理想的境界和情感难以用语言表达时,可以通过箱庭及箱庭中的玩具表现出来,该过程让来访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充分发挥,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
团体箱庭疗法更能为来访者创造心灵归宿感
团体箱庭疗法是一种非言语治疗方法,借助玩具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既避免了言语交流过程中自身形象遭受损害的威胁,也有助于成员间相互交流,使沟通深刻化,让彼此收获更多的资源和观点,并因彼此的默契而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最终达到自我接纳、彼此认同的目的。团体箱庭治疗的过程中,团体成员趋向于将自己归属于团体整体的一部分,这种心理支持、援助、理解可以使成员具备足够的心理动力以应对团体箱庭世界之外的现实生活。
团体箱庭疗法更能帮助来访者明确社会角色及责任
来访者定期并有规则地一起制作箱庭作品,每次摆放玩具的顺序是由成员猜拳或抽签决定,尽量保证了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做"第一"的机会,遵循"弱势优先"原则,保证了制作顺序的公平。在制作过后的讨论中,认识到处于团队"第一"、"末位"或中间位置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帮助成员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最终实现了个体和团体的成长。
综上所述,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问题都具有良好效果,但团体箱庭疗法在情绪适应方面的效果要好于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箱庭疗法的持久性要好于团体心理辅导。因此,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取长补短,将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郝文清.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和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6,2:34~35
[2]张日昇.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68
[3]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98
[4]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J].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2003:P22-23.
[5]陈宝佳,许爱华,刘志宏.团体箱庭疗法在解决大学生寝室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85
[6]Barbara Labovitz Boik,E.Anna Goodwin.沙游治疗完全指导手册: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