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学校潜智生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3-10-08 06:55赵杰荣李占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班会管理教育

赵杰荣 李占霞

(河南省濮阳市卫生学校,濮阳457000)

所谓潜智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较差,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一般的学生。通过学情分析,大致可将学生分为听话爱学、不听话不爱学、可听话可不听话、或学或不学等几个层面。中职学生尤其是后两者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人们常说的差生、后进生、未来生,也被称作 “潜智生”。这类学生大多表现为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生活懒散、自控力差、夜不归宿、逃学旷课、抽烟喝酒、打架滋事等,给班级管理制造麻烦,对班主任工作带来挑战,极大影响了中职学校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为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从学生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处事模式、思想动态、个性行为倾向等,旨在破解管理难题,给学生创设紧张有序、幸福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增长知识、接受洗礼、提升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 具体做法

1.1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形式,对我校全日制一、二年级1498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年龄大小、家庭教育、专业兴趣、成长经历、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和态度,及对遭遇不公平事件时如何求助等。调查结果见统计表1~6。同时,以座谈会、专题会、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1.2 分析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尽管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但大多数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专业兴趣 (见表3);参与意识较强,渴望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见表4);人际关系良好、交友原则积极 (见表5),能配合学校的管理和教育 (见表6)等,这些均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归纳调查结果,发现有三大原因导致学生管理难。

1.2.1 缺乏父母的系统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156名学生(见表2-2)长期随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其中有119人因 “父母外出打工”、19人来自 “单亲家庭”、18人为“其他原因”,导致学生缺乏父母较完整的教育约束。因祖父母年龄大、精力不充沛、甚至溺爱,或因亲戚疏于管理、放任自流,以及单亲家庭导致父亲或母亲教育缺失等因素,造成学生参与意识差、集体观念不强、性格偏激、我行我素、冲动、易激惹、暴力倾向,甚至处于犯罪的边缘,这些学生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1.2.2 年龄差距较大 由于国家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规范管理,部分无学历、无资格、无行医证的乡村医生不得不走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导致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见表1)。基本素质较差的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抽烟、喝酒、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

表1 学生年龄分布特点 (n,%)

表2 -1 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 (n,%)

表2 -2 非父母监护情况 [n(%)]

表3 学习态度和职业指向性 [n(%)]

1.2.3 求助方式失当 当遇到不公平或突发事件时,66.38%学生的求助对象不是老师或父母,而是朋友、同学或其他人(见表5),这是造成打群架、伤害等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管理带来挑战。

表4 学生参与意识及对集体活动的态度 (n,%)

表5 人际状况和意外事件求助 (n,%)

表6 -1 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度 (n,%)

表6 -2 对班级管理接受程度分析 [n(%)]

2 思考与体会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长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我们认识到,部分学生的成长经历有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如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引导的失败、周围环境的不良诱惑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他们成为 “潜力股学生”。遵循 “以人为本”原则,做好每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技能型、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笔者认为尊重学生是基础,健全制度是保障,开展活动是载体,方法得力是关键。

2.1 尊重学生人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心灵,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是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前提条件。有362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24.17%)学生认为班主任管理理念滞后 (见表6),近一半学生认为老师尚不能做到不大声训斥、不当众批评、不随意向家长告状等,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仍较陈旧。学生年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小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01%,16~18周岁、不满18周岁者占52.74% (见表1)。这些学生大多初中毕业后入校,年龄较小,文化基础差、文明礼貌差、行为习惯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消极被动学习状态。因学习成绩差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导致逆反心理较重,挫折感明显,情绪压抑、自卑。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和赞赏,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因此,要求班主任和老师在给予学生更多理解和关爱的同时,把尊重学生人格放在第一位,规避过多的批评和指责,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2.2 健全管理制度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保障 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是营造良好学风和校风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势的需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及时修改和删除一些陈旧的制度条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和规定,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请销假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制度、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等学生管理制度,并进行系统培训和学习,使其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对学生衣食住行、学习、交往等方面进行引导,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充分发挥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营造以制度治班、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的良好管理氛围。

2.3 开展多项活动是做好教育工作的载体 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展现自我,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活动内容应围绕感恩、励志、专业思想教育和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展开。例如,在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同时,有计划组织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体育竞技活动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感恩意识,坚定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使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在某个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满足 “潜力股”学生的成就感需求,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改变。当然,活动开展不宜过多,也不宜繁杂,要恰到好处,使活动真正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能真正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4 采取有效方法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方法和措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教育转化后进生,只有爱心和热情是很不够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4.1 分层管理法 针对不同层面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 “听话爱学”者要在表扬的同时,施加压力,适时提出较高的目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对 “不听话不爱学”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爱,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信任和依赖,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认同感和进取心。对 “可听话可不听话、或学或不学”的学生教育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这一层面的学生占大多数,属变幻不定型,对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影响较大。应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突出过程管理,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多给予引导和鼓励,在肯定其进步的同时让其感受到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他们的配合[1]。

2.4.2 主题班会法 建立主题班会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借助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品德培养。班会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兴趣爱好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结合学校发展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针对学生思想动态、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各个方面设置一系列主题班会。例如,针对部分学生迟到、抽烟等不良习惯,以迟到损失了什么、抽烟损害了什么等一系列主题班会的召开,让学生充分认识不良习惯对人的近期危害和远期危害,甚至对人的一生造成的伤害,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还可结合国家和区域形势设置班会主题,如结合 “学雷锋、树新风、促赶超”等活动,将班会主题设置为 “我身边的雷锋”,让学生从班级实际出发,谈谈身边的优秀学生、典型事件等好人好事,从而树立新风正气,让主题班会伴随学生成长,促进全面发展。

2.4.3 量化考核法 建立较完善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组织参与学生管理积极性。从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就餐就寝等常规工作各个方面开展督促监管,采取日检查、周评比、月汇总管理机制,将各班量化考核成绩及时公布反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环境的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内在潜质,确保后进学生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2.4.4 情感管理法 爱心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基础。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将学生视作亲戚朋友或邻居的孩子来对待。多数学生既不接受过于严格的管理模式,对要求不严格的管理模式更不认可(见表6-2)。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老师经常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宽严相济、恩威并施,学习、纪律上严格要求,生活、交友上关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从心底里对老师生出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对差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在别人看来非常微不足道,老师都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更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对症下药,不讽刺挖苦,不翻旧账,不揭老底儿,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抵触,甚至拒绝接受教育[2]。

2.4.5 家校互动法 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中职生的家庭教育大多有其不成功的经验教训,部分家长对孩子目前的状况束手无策,非常无奈。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同时,一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另一方面,给家长一些指导和建议,让家长意识到无效的教育方法应该调整和摒弃。对一些逆反心理重,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给家长更多的建议应该是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经常到学校看看孩子,通过电话、信息问候关心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爱和期盼就是最好的教育。

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用心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对每一个学生充满期待,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1]马可玲.用爱心实施班主任分管理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11,(24):38.

[2]樊红燕.浅谈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管理[J].河南教育,2012,(2):22-40.

猜你喜欢
班会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