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霞 王粤湘 潘美飞 林 琴 陈远平 钟 毅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失眠仍以口服催眠药物为主,然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不仅会引起药物依赖,还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引发其它身体疾病,不利于健康。因此,老年失眠患者应加强自我调理,减少对安眠药物的依赖。饮食调护是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既能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生理功能,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我院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合患者体质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调护方案并实施,并与常规的饮食指导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抽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干部、老年病区住院的老年失眠患者112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诊断标准[1],并且均为症状持续≥1个月、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愿意配合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0.1±8.2)岁,病程5个月~24年;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2.2±9.6)岁,病程4个月~26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组患者均按医嘱予睡前口服1mg艾司唑仑。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指导,即在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食清淡可口的饮食,忌食辛辣、肥腻之品。嘱患者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及饮浓茶、咖啡等,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2]。实验组在入院第2天,由经过培训的护士依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别判定,然后在实施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对照基本的体质饮食调护指导方案,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及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调护方案,一对一的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
1.2.1 中医体质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采用2009年3月2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判定[3]。患者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个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禀赋质9种类型。
1.2.2 饮食调护指导方案的制定
①正常质。进食易消化软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不宜饮茶、饮咖啡、饮酒、抽烟,少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②阴虚质。食用性凉或寒、补阴津的食物,如牛奶、蜂蜜等,指导患者在睡前喝温牛奶、蜂蜜水。忌食辛辣、温热损耗阴津和助火生热之品,如狗肉、羊肉、公鸡等。调料尽量少用姜、葱、蒜、胡椒、辣椒等。避免煎、烧、炒、烤,菜肴宜清炖、清蒸为好。③阳虚质。多吃热性、温补性、补阳气的食物,如核桃仁、桂圆等。忌食苦寒耗气伤阳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白萝卜、白菜、绿豆芽、百合、蜂蜜等。④痰湿质。多食用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大枣等。忌食阴柔粘滞之食品,如生冷瓜果、冷饮、肥肉、山药、砂糖等,不宜饮酒、抽烟,勿进食过饱。⑤湿热质。多食用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莲子、莲藕等。忌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狗肉、鹿肉、牛肉、羊肉、荔枝、龙眼、榴莲、桃子等。不宜饮酒、抽烟。⑥气虚质。补气益气。多吃补气的食物,如百合、桑椹子等。指导患者在晚睡前服用百合汤或桑椹汤,少吃辛辣、刺激、耗气的食物,如荞麦、柚子、生萝卜、菊花、薄荷等;不饮茶、饮酒、抽烟。⑦瘀血质。指导患者在晚睡前多吃活血祛瘀的食物,如食醋、红糖等。酒可少量常饮。不宜食用寒凉食品,如冰制品。⑧气郁质。多吃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如小麦、燕麦等。指导患者在晚餐时服用小麦粥、燕麦粥。忌食阻碍气机的食物和中药,如油腻食物及芋头、番薯等。⑨禀赋质。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忌食容易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虾、蟹等。如有糖尿病等有饮食要求的患者,应结合其相关病情后再予饮食调护。
1.3.1 饮食调护知识知晓率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以多选题的形式调查实验组患者对饮食调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不能自行阅读题目时由护士或患者家属读题,并根据患者的回答打勾。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者为知晓。计算实施饮食调护后患者饮食调护知识的知晓率。
1.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1]。
1.3.3 睡眠质量测定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作为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的工具。PSQI由19个项目构成,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功能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1、2、3来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大于7分表示睡眠质量差,小于7分表示睡眠质量好,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4]。在接受饮食指导前和饮食指导结束后,各检测1次,每次约15min,由专人负责进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出院时对饮食调护知识的知晓率较入院时大大提高。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饮食调护知识的知晓率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进行饮食指导前,2组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进行饮食指导后,实验组PSQI分值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PSQI评分比较 (分)
失眠多因情志所伤、劳逸过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其中饮食不节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脾为心之子,脾胃相表里,若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胃失和降,子病及母,影响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失眠[5]。《素问·逆调论》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老年人脾胃虚弱,极易造成饮食停滞,是老年人容易失眠的重要病机[6]。因此,老年失眠患者的饮食调护尤为重要。中医历来重视脾胃调理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认为食物本身亦有四气五味之异,可调整机体寒热虚实、阴阳平衡。然而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寒湿的差异,而饮食自身亦有着性味归经上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人不仅对饮食有所偏好,而且还可通过饮食之性补己之不足和偏颇[7]。东汉名医张仲景认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则补体”,说明饮食调护必须与患者疾病与体质相宜,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因食物与体质相悖起到反作用。基于患者体质的饮食调护是利用中医饮食的辩证施治,根据饮食的性味进行辩证调和,合理搭配食物,使五脏各得其味而维持和恢复其正常功能。通过饮食调护,不仅能提高药物治疗失眠的疗效,还能纠正偏颇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饮食调护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体质的饮食调护能提高药物治疗失眠的疗效(表2)。同时,饮食调护能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表3)。综上所述,通过辨析老年失眠患者体质,并根据体质类型进行饮食调护,有助于帮助老年人改善脾胃功能,调和气血,滋养心神,从而改善老年患者失眠症状,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同时,纠正患者的偏颇体质,起到既病防变、治未病的作用。目前,中医饮食调护的研究多是基于辩证施护,但随着病情演变及药物治疗干预,症状不断变化,证型也不断变化,使得护理难以评估与实施。相对证型来说体质更稳定也更简化,临床护理更容易评估和实施。因此,从体质学角度入手研究失眠的饮食护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科学性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6-7.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8.
[4]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5] 介世杰.失眠症从胃论治浅议.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5):11.
[6] 张洪娟.老年失眠患者的病机认识及护理干预.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43,146.
[7]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