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才 刘龙泉 董晓锋
生命教育最初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的教育方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人教育理念,是一种贯穿所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理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显得越发紧迫,他们情感冷漠,漠视生命令我们担忧。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之根本。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优化学生的品质;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发展,以期达到大写的“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众所周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中华民族素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很好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的管理的主要凭借依据,是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的必要手段。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一价值,以呵护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健康发展。
1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抓好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全面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
1.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我党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应该使爱国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强调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纵观历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之情。对此,我们学校作为育人基地,就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德才兼备,健康有序发展。
1.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对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目前,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团结友爱的意识差了,集体荣誉意识淡薄了;受西方社会生活影响,一些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习气慢慢滋长;一些学生法律意识与理想淡漠,学习目的与人生价值不明确;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个人前途失去信心、消极等待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听之任之不加以解决,势必造成近则影响班级、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远则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乃至民主复兴的伟大实践的成功。所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命脉,明确施教方向,有的放矢。根据青少年学生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适时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态度和道德品质等系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实践研究证明:抓住了思想道德工作这一中心,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共同理想和信念,就能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爱国热情。
2 端正教育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邓小平同志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们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其实施策略主要有几点:
2.1注重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要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系统全面的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构筑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等。使德育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倍受教育鼓舞的效果。只有领导重视了,德育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2.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最基本的德育骨干队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中坚力量。我们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德育渗透,重塑学生的灵魂、提升素质、完善人格。
2.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随时的把握教育契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课堂教学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在每个学科的讲授中都要挖掘教材蕴涵的德育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国情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的使每个活动都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校园内的棵棵草木、面面墙壁都变成无声的语言,成为德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高素质。
3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是点燃求知欲望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鉴于此,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是:
(1)立足教材,找准切入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2)利用电教手段,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德育效果。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能对学生进行更观更形象的教育。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录像、讲故事、听歌曲、演讲、朗诵等,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亦然而生。
4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久加油站,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脱轨,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拔苗助长、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首先应设立家长接待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教师与家长彼此接触,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互通有无,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生命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适时召开家长会,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设立家长培训班,引导家长运用最佳教育方法,让子女成才等等措施,既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又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一举两得。
其次,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应发动教师定期家访,使学校的教育要求及时为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家长的教育优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再者,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践活动。主要是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及家庭范围内的人际交往锻炼。例如,指导学生在家庭内搞“今天我当家”、“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家庭理财我能行”、“走亲访友讲礼貌”等活动,以指导学生的家庭实践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社会创造活动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例如让学生去帮爸爸卖菜,体会一下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让学生到食堂去当服务员,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让学生接待外地的同学,锻炼一下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受磨难受挫折,从中得到锻炼。
总之,在生命教育理念春光沐浴下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灵魂塑造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只有在尊重、敬畏、呵护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前提下去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有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