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丽周文静
(1.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自杀一直是中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自杀率和较高比例的自杀死亡人数[1]都突显了中国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近年来,职场中自杀现象的逐渐增多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职场自杀问题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职业女性作为职场中人数较多却处在相对弱势的群体,较少受到社会的关注。所谓职业女性,指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在单位中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女性。[1]职业女性在肩负工作负荷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重担,工作-家庭的冲突往往使其同时承受着多种压力,长期的压力往往诱发女性生殖系统等生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调查显示,中国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差,大部分职业女性存在表现为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心理问题;[2]职业女性中“亚健康”人数约占70%,年龄从40多岁下移至20多岁。[3]由于受各种社会角色及社会期望的束缚,再加上自身素养相对较高,职业女性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往往较为理性,通常不会像家庭主妇或女大学生那样冲动性地采取自杀等过激行为,而更多的是压抑绝望、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或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想法,导致不断自我损耗,成为自杀意念的易感人群,进而增加了职业女性自杀发生的风险。[4]
自杀是人类最难研究、心理过程也最为复杂的行为现象之一,进行自杀行为的预测是自杀预防和干预的重要切入点,其中,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是两个具有重要价值的预测变量。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等自杀相关内容所倾向持有的一种态度。其能够显著预测未来的自杀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杀倾向而影响自杀行为,对自杀持的态度越消极,自杀倾向性就越低;反之,对自杀持的态度越积极,其自杀倾向性就越高。[5]自杀态度作为评估自杀风险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群体的自杀态度往往有一定差别,因而需要针对群体差异来测量不同群体的自杀态度。自杀意念则是个体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却未采取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6]是个体某个时期消极的思想动态。研究表明,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前奏或心理基础。因此,识别自杀过程中的早期环节——自杀意念,有助于在自杀计划或自杀尝试之前阻止自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7]所以,调查和了解职业女性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现状对于改善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效的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职业女性为对象,致力于考察其对自杀的态度、自杀意念的现状,并分析该群体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职业女性群体的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提供实证性依据。
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四川、云南、湖南、广东、北京、上海6个省市的455名职业女性进行施测,发出问卷455份,回收问卷435份,回收率为95.6%。有效被试中,学历大专以下69人,本科345人,硕士及以上21人;未婚者126人,已婚无小孩者29人,已婚有小孩者276人,离异或丧偶者4人;独居者28人,非独居者407人;30岁以下者224人,31-40岁者151人,41岁以上者60人;教师140人,医护人员88人,公务员61人,国企员工67人,私企员工79人;个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下者400人,10-20万元者27人,20万元以上者8人。有效被试平均年龄为31.87岁(SD=6.97),平均工作年限为10.00年(SD=7.76)。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本次问卷调查。
1.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S cale of Public Attitudesabout S uicide,S PA S)
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由李献云、费立鹏等人于2011年修订完成。[8]量表由47个条目组成,包括7个分量表和3个自杀学基本知识条目。题目采用五点里克特式计分,按照同意程度从“1=同意”依次过渡到“5=不同意”。单独计算各分量表的得分,得分越低表示越同意该量表所述观点。本研究选用除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内部一致性较低)之外的6个分量表作为自杀态度的测量工具,即: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对自杀的歧视、对自杀的正性态度、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自行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相似程度。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达到0.57以上。
2.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 cale for S 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 S I-CV)
该量表由李献云等人(2010年)修订编制,[9]共有19个题目,用于评估个体对生命和死亡的想法以及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前5个条目为筛选项,以识别有自杀意念者:只要在第4项(主动自杀想法)或5项(被动自杀想法)的答案选填“弱”或者“中等至强烈”,则继续回答接下来的第6-19项;否则,结束此量表的测量。量表采用0-2分三点计分方式,得分越高代表自杀意念越强烈,自杀危险越高。如果不需调查第6-19项,量表总分为前5项之和。
3.背景资料
根据研究目的,调查收集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部分相关因素:其熟人的自杀想法或行动情况、熟人的自杀身亡情况、被试自身的创伤性经历等社会学因素和个人因素,包括身体疼痛等生理因素、故意伤害行为、考虑死亡、求助意愿和自杀可能性。
本研究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对于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两类连续变量采用相关分析。
1.职业女性自杀态度的描述性统计
参照公众对自杀态度量表的评分标准:各量表单独计算得分,得分越低,表示越同意所述观点,即各分量表得分≥75分,则分别对应的6个分量表的看法是:自杀可以预防,自杀是可以自我控制的,更多歧视自杀,对自杀持负性态度,自杀不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不同;各分量表得分≤25分,则对应的看法分别是:自杀不可以预防,自杀是不可以自我控制的,较少歧视自杀,对自杀持正性态度,自杀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似;各分量表得分在50分左右,则表示对所述观点持中立态度。由表1可见,职业女性在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的得分均高于60,对自杀的歧视、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和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相似性的得分在50左右,这表明:职业女性偏向于认为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自杀是可以自我控制的以及对自杀持负性态度,而在歧视自杀、自杀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以及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似上持较为中立的态度。
表1 职业女性在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上的得分
2.职业女性自杀态度的一般特征
对各项人口统计学指标分析后发现:有无子女的职业女性在自杀的歧视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p<0.05):无子女者比有子女者较少歧视自杀;是否独居在自杀的歧视态度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t=1.97,p<0.05):独居者比非独居者对自杀持较少的歧视;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女性在对自杀的歧视(F=4.89,p<0.05)、自杀的正性态度(F=6.44,p<0.05)和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F=6.87,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显示: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职业女性比其他两组的女性对自杀有更多歧视,而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职业女性则比其他两组显著倾向于对自杀持正性的态度和认为自杀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在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上有差异(F=3.00,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30岁以下的职业女性在该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的女性。自杀态度各分量表在其他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3.职业女性自杀态度的影响因素
社会学因素方面,将熟人中是否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的职业女性划分为“没有”、“不确定”和“有”3组,3组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歧视(F=5.45,p<0.05)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27,p<0.05):“没有”组的职业女性在对自杀歧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而在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是否有创伤经历的职业女性在对自杀的正性态度(t=2.18,p<0.05)、自杀行为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t=2.22,p<0.05)和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相似性(t=2.06,p<0.05)上有显著差异:即有创伤经历的职业女性比无创伤经历的职业女性更偏向于对自杀持正性态度、认为自杀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以及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相似。
个人因素方面,生理因素中身体有无反复疼痛的职业女性在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上有显著差异(F=5.63,p<0.01),多重比较发现:无反复疼痛的被试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的被试;有无慢性疾病的被试在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t=2.13,p<0.05)、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t=2.13,p<0.05)和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相似性上有显著差异(t=2.34,p<0.05):有慢性疾病的被试更偏向于认为自杀是不可以自我控制的、自杀能达到改变或影响他人的目的及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似;不同求助意愿的被试在对自杀的歧视(F=3.26,p<0.05)和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F=3.23,p<0.05)上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显示:偶尔求助的被试在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自杀可能性不同的被试在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F=2.89,p<0.05)、对自杀的歧视 (=12.87,p<0.001)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4.58,p<0.01),多重比较显示:确定不会自杀的女性比其他各组的女性更偏向认为自杀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多更歧视自杀和对自杀持较负性的态度。统计分析表明,其他背景因素对自杀态度无显著影响。
1.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一般状况
参照Beck自杀意念量表的计分标准,本次研究中共筛查出121名有自杀意念的被试,即,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82%。
对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析表明:自杀意念与年龄的相关存在边缘显著(r=-0.09,p=.058<0.1);有无子女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t=-1.97,p<0.01),为无子女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有子女者;不同居住状况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t=-1.97,p<0.05),表现为独居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非独居者。统计分析表明,其他背景因素对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无显著影响。
2.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社会学因素方面,熟人中有无自杀想法或行为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F=10.50,p<0.001),多重比较显示:熟人中无自杀想法或行为组被试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其他组;熟人中有无自杀身亡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F=4.27,p<0.05),多重比较显示:熟人中无自杀身亡组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其他组;有无创伤经历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t=-3.34,p<0.001),表现为无创伤经历者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有创伤经历者。
个人因素方面,有无故意伤害行为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t=-6.39,p<0.001),表现为前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后者;考虑过死亡的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无考虑者(t=-3.58,p<0.001);生理因素中,有慢性疾病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无慢性疾病的被试(t=-2.99,p<0.05);不同求助意愿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F=5.56,p<0.05),一定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不同自杀可能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F=24.89,p<0.001),认为自己自杀可能性越大的女性,自杀意念越强烈。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女性总体倾向于对自杀持偏负性的态度,不太认可自杀行为;在歧视自杀、认为通过自杀可以改变亲友的行为以及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似三方面保持中立的态度。这些发现与以往研究中得出的女性总体对自杀持中立、矛盾或否定的态度的研究结论[10]具有相似性。但职业女性倾向于认为自杀的预防难度不大,个体的自杀行为是可以预防的,这与大学生和社区居民有明显不同。[11]
就影响因素中人口学因素而言,有子女的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歧视更多,表明女性一旦担负了母亲的角色,对家庭和子女有了更重要的责任后会变得更加排斥自杀;同样,非独居者也更歧视自杀。由此可见,家庭成员或者共同居住者能够缓解职业女性的孤单感和负性情绪,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经济因素是影响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曾对研究生自杀态度的相关因素调查发现,女性和家庭收入较高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倾向于反对。[12]本研究发现,收入水平不仅影响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歧视态度,也影响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和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工具的态度,收入在一定水平下可能会加剧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但达到一定水平以上却能缓解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在本研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下可能会加剧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而年收入20万元以上则能缓解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
社会学因素方面,虽然个体对陌生的自杀者多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13]但熟悉的人的自杀想法或行为会导致个体对自杀态度的改变,从矛盾或中立转变为对自杀者歧视的减少和对自杀正性态度的增多,这可能是因为熟人的自杀想法或行为容易造成接触个体永久性的心理性伤害和影响,同时自杀想法或行为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亦容易加剧女性生命态度的改变,增加对生命意义的消极、错误理解,[14]进而改变自杀态度。同样,有过创伤性经历的职业女性会对自杀各方面表现出更加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这与国内外关于自杀者的创伤经历的研究结果相似,[15][16]也再次说明了创伤经历对女性的消极影响。
个人因素方面,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生理上的反复疼痛和慢性疾病都会使职业女性改变对自杀的部分态度,随着生理状况的恶化,职业女性对自杀所持的理解和肯定的态度就越多;相反,积极的求助则可以调节消极因素对职业女性的影响,[17]对个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求助意愿较强的职业女性表现出对自杀更多的歧视也反应了求助对个体远离自杀风险的积极作用;而个体对自己自杀可能性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自杀态度,自杀的可能性越高,表明个体对自杀的接受程度越大,对自杀的理解和宽容也会越多,越倾向于认同自杀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对自杀持更积极的态度及更少歧视自杀,进而增加了个体的自杀风险。
通过对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的调查以及上述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27.82%,高于城市居民的7.0%和农村居民的14.9%,[11]略高于大学生群体的22.69%,[18]这反映出职业女性是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的危险人群。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场竞争的加剧,职业女性日益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负面情绪体验增多,进而恶化了其身心健康和不断自我损耗,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明显增加。
就影响因素中人口学因素而言,年龄、子女状况和居住情况对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都有影响:较年轻的职业女性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缺少正确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容易因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刺激产生负面认知和情绪,进而产生自杀意念;家人和同居住者对职业女性的保护作用在自杀意念中也得到了体现,有子女和非独居的职业女性在生活中容易得到更多的支持,且不容易感到孤独,有利于避免其消极心理,从而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社会学因素方面,熟人的自杀想法和行为会促使个体自杀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加自杀意念产生的风险,而熟人中有自杀身亡的职业女性虽然在对自杀态度的改变上可能不明显,但却因为更容易直接受到自杀身亡者的行为传染而产生模仿自杀身亡者的想法,进而增加了自杀意念的产生,这一点在自杀预防中尤其需要注意;此外,有过创伤性经历的职业女性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McGill大学道格拉斯医院研究中心从生物学的角度也证明了早期的不幸生活处境容易增加个体自杀意念产生的风险;[19]自杀行为本身可以看做是一种严重的自伤行为,所以,有过故意伤害行为的职业女性更容易发展到严重的自伤行为——自杀,因而在自杀的前端表现——自杀意念上也显著高于没有故意伤害行为的女性;考虑过自己死亡问题的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没有考虑过的女性,这可能是由于对自己死亡问题的考虑更容易增加个体的绝望感,引发个体对死亡的焦虑,增加个体的自杀意念。
个人因素方面,有慢性疾病的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显著高于健康女性,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0]同时也为国外研究得出的疾病是引起妇女自杀的危险因素这一结论提供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实证补充;求助意愿也显著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家人的帮助能够让职业女性感受精神上的慰藉,避免孤独感和无助感的产生,同时家人给予的建议和物质支持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体化解困难和压力,避免长时间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而求助意愿强的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显著较低;而认为自己自杀的可能性高的职业女性,其对自杀行为的宽容理解越多,自杀意念的水平也越高,可见,自杀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反映出个体自杀意念产生的水平,对个体自杀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为偏向反对、否定自杀行为以及对自杀预防的可能持积极态度;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7.82%;影响职业女性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因素主要涉及人口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个人因素。
[1]吴贵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刘秋玲.职业女性亚健康的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8).
[3]邓子鹃,林仲华.国内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12,(2).
[4]袁艳萍,田丽丽,谈继红,马孟阳,汤达华.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与自杀意念:伴侣支持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2).
[5]杨玲,樊召锋.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分析——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与危机干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6]何兆雄主编.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7]Arria,K.E.,O'Grady,K.M.,Caldeira,K.B.,et al.Suicide Ide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A Multivariate Analysis[J].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2009,13(3).
[8]李献云,费立鹏,杨少杰等.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6).
[9]李献云,费立鹏,童永胜等.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4).
[10]贾黎斋,许慧等.郑州卫校女生自杀态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
[11]李献云,费立鹏等.城乡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0).
[12]王玲,卞茜等.研究生新生自杀态度与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
[13]夏云.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23.
[14]张妍,孔繁昌等.地震灾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自杀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7).
[15]Gutierrez,P.M.,Osman,A.,Kopper,B.A.,et al.Suicide Risk Assessment in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0,47(4).
[16]朱相华,梁光利,李娇,等.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态度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
[17]梁丽婵,李欢欢.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归因方式和心理求助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
[18]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6).
[19]Patrick,O.M.,Aya,S.,Ana,C.D.,et al.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n Human Brain Associates with Childhood Abuse[J].Nature Neuroscience,2009,(12).
[20]杨云滨.妇女自杀——危险因素及其预防[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