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荆涛,孟伟,阎培泽,赵瑛珺
(1.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22;2.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3.本溪钢铁集团公司热连轧厂,辽宁 本溪 117000)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减轻车身材料的质量是减轻车重的有效途径。由此,许多钢铁企业竞相研发和采用先进高强钢,如 TRIP(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钢、DP(dual phase)钢、TWIP(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钢和马氏体钢等。
TRIP钢——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其高延展性来源于应变条件下亚稳态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这一转变伴随着体积膨胀,导致应变期间应变硬化系数的局部增加。这阻碍了缩颈的发生,使其均匀性和总延伸率得到提高,因而具有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优点,更适用于冲压成形。TWIP(Twins Induced Plasticity)钢通常是指锰的质量分数为15%~30%的高锰钢。这种钢的微观结构与锰含量密切相关,能够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延展性和优越的强度特性。TWIP效应又称孪生诱发塑性效应,是指超高锰钢中因为机械孪生的形成而具有不寻常的塑性。TWIP钢具有高加工硬化率、高延展性、高强度等一系列特殊的机械性能。该钢在变形后基体中存在大量细小的形变孪晶,室温下可具有相变诱导塑性和孪晶诱导塑性的TWIP效应,因而具有高的强度(1000 MPa以上)和极高的伸长率(60% ~90%)。
文中研究的Fe-26Mn-6Al-C钢,是在拉伸条件下,通过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以及在不同变形量时微观组织的观察,得出其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机制。
高锰钢中加入较高含量的铝,将提高奥氏体中的层错能,抑制TRIP效应和TWIP效应的发生。材料发生应变时,将通过产生剪切带而诱发塑性,即SIP(Shear Band Induced Plasticity)。由此实验材料选用Fe-26Mn-6Al-C钢板,轧制后产品的厚度为3 mm。合金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锰26%,铝6%,碳1%,余量为铁。对实验材料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其中时效时间分别为2,5,15,60 min。试验主要研究的是高锰高铝钢,在成分设计上首先考虑其具有较高的锰含量,从而保证在原始组织中产生一定量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另外,为了使奥氏体具有较高的层错能,试验钢中还应含有较高含量的铝。考虑到化学成分对试验钢性能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最终成分设计将锰的质量分数定为26%。
在真空感应电炉中熔炼实验用Fe-26Mn-6Al-C钢,浇注成50 kg坯料,坯料经扒皮去头后在1100℃保温2 h,先粗轧至25 mm,然后用6道次热轧至4 mm,终轧温度为950℃,道次间板料都重新加热至1100℃,并用氢气作保护。轧至4 mm的热轧板待板温降至400℃时,立即送至设定温度为400℃的马弗炉中模拟卷取过程,30 min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冷却至室温的热轧板用含盐酸(10%)的80℃的水溶液酸洗后冷轧至3 mm。从冷轧板上按ASTMES标准加工拉伸试样,轧制方向为纵向平行。
在加工拉伸试样时,第1步是将实验用Fe-26Mn-6Al-C铸锭加热至1100℃并保温2 h,去除氧化皮后在1100℃左右开轧的实验制度,主要是考虑到保温时间太长会使得奥氏体晶粒粗大,不利于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和第二相晶粒;保温时间过短,会影响实验钢的奥氏体化,并对轧制后的晶粒尺寸也有影响。第2步是将实验钢热轧成3~4 mm厚的板材,具体的轧制工艺如下所述。第3步是将实验钢加工成板状拉伸试样。拉伸试样分2种:直接热轧后的拉伸试样;经过固溶处理后的拉伸试样,其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淬火,即为将试样加热到1100℃保温1 h后水冷。
将实验用Fe-26Mn-6Al-C钢加热至1100℃,保温2 h,热轧至3 mm,水冷至400℃以下,以防止碳化物过度析出。再将热轧后的材料在1100℃下保温2 h进行固溶处理,水冷至常温。实验钢固溶后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
图1 Fe-26Mn-6Al-C钢固溶后组织Fig.1 The structure of Fe-26Mn-6Al-C steel after solution treatment
由图1可见,实验钢在经过固溶处理后为稳定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晶粒在20 μm左右,相邻晶粒晶界夹角为120°。晶粒内部存在有一定量的退火孪晶,这可能是由于试验钢中铝含量不高,钢中奥氏体层错能依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经过长时间的固溶保温后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退火孪晶。
实验用Fe-26Mn-6Al-C钢透射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除了奥氏体晶粒内部存在退火孪晶外,在晶界处可见位错塞积。这是由于在固溶处理后水冷时,冷却速度较大,不同部位降温速度不同,晶粒间产生一定的热应力,热应力集中造成了晶界处的位错塞积。
图2 Fe-26Mn-6Al-C钢TEM照片Fig.2 The TEM photos of Fe-26Mn-6Al-C steel
将热轧后的实验钢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成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变形速率为10-3s-1。试验钢在4%,10%,24%变形量下的金相照片如图3所示。经过固溶处理后,实验钢的组织中有一定量退火孪晶出现。实验钢依然为完全奥氏体,并且不随拉伸而发生组织改变。
图3 不同变形量下Fe-26Mn-6Al-C钢金相组织Fig.3 The microstructure of Fe-26Mn-6Al-C steel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s
由图4可以看到,沿与轧制方向呈45°角切取拉伸试样,其抗拉强度为1020 MPa以上,伸长率为40%;而与轧制方向呈90°角切取拉伸试样,其抗拉强度为1070 MPa,伸长率为47%,两者大致相同。这说明试验钢经过轧制后,各方向上的拉伸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试验钢有较大的奥氏体区,轧制后的试验钢经过水冷后,依然保持稳定单一的奥氏体,并且由于奥氏体具有较多的滑移系,使得试验钢在轧制平面内沿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大致相同,即在轧制平面内各向异性表现不明显。
图4 与轧制方向不同角度切取拉伸试样所得Fe-26Mn-6Al-C钢的应力-应变曲线Fig.4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Fe-26Mn-6Al-C steel tensile specimens cut from different angles with rolling direction
实验用Fe-26Mn-6Al-C钢经1100℃固溶处理后应力-应变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实验钢经过固溶处理后,抗拉强度为800 MPa,伸长率为57%。与热轧后拉伸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可得,试验钢经过固溶处理后抗拉强度有了较大的下降,伸长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固溶处理能够很好地消除试验钢在热轧时形成的加工硬化,使试验钢的塑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图5 实验用Fe-26Mn-6Al-C钢经1100℃固溶处理后应力-应变曲线Fig.5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Fe-26Mn-6Al-C steel specimens with solution treatment at 1100℃
为了确定实验钢不同拉伸变形阶段的组织组成,以及实验钢拉伸变形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机制,对其变形前后的组织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热轧后状态的实验钢未经固溶处理切取拉伸试样,经过拉伸试验前后的X射线衍射花样如图6所示。由衍射花样可以看到在拉伸变形前后,只有面心立方的衍射峰,而没有体心立方的衍射峰。这是由于加入铝后奥氏体层错能升高,不再发生TRIP效应。
图6 实验用Fe-26Mn-6Al-C钢热轧后拉伸前后X射线衍射Fig.6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the Fe-26Mn-6Al-C test steel after hot rolling and before stretching
通过对Fe-26Mn-6Al-C实验钢的热轧、固溶、时效处理等不同状态下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得出以下结论。
1)实验用Fe-26Mn-6Al-C钢密度约为6.983 kg/m3,较纯铁密度 7.874 kg/m3降低了约 11.4%。
2)热轧后的实验用Fe-26Mn-6Al-C钢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组织,晶粒约为20 μm左右。在晶粒内部可见位错塞积、退火孪晶、层错等,且层错密度较低。热轧后的试验钢屈服强度为850 MPa,抗拉强度为1080 MPa,伸长率为35%。
3)固溶处理后的实验用Fe-26Mn-6Al-C钢组织仍为奥氏体组织,晶粒有所长大,约为40 μm。晶粒中位错密度减小,在晶粒内部可见退火孪晶,晶界附近可见位错塞积。固溶处理后实验钢的屈服强度为400 MPa,抗拉强度为690 MPa,伸长率为55%。
4)不同变形量下的实验用Fe-26Mn-6Al-C钢在塑性变形初期,以滑移为主要的变形机制,塑性变形后期,滑移不能使材料产生足够的塑性,发生TWIP效应,以产生更好的塑性。
[1]王国栋,刘相.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EB/OL].2006-12-29.http://www.daynews.com.cn/sxjjrb/baban/85496.html.
[2]姬玉媛.高锰钢现状及今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2):56-57.
[3]MI Zhen-li,TANG Di ,YAN Ling.High Strength and High Plasticity TWIP Steel for Modern Vehicle[J].J Mater SciTechnol,2005,21(4):451 -455.
[4]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M].第2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11-230.
[5]李树棠.金属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3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