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目前的侗族地区,属先秦濮越之地,归属黔中郡和桂林郡管辖。两汉时期,侗族地区分属牂牁(zāng kē)、武陵、郁林郡。三国时期,侗族地区分属荆州武陵郡和交州郁林郡。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基本沿袭旧制。唐代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州名分为“经制”和“羁縻”两类,设刺史管理。北宋地方建制改为路、州、县三级[1]。宋高宗南渡以后,理宗于保祐年间在侗族地区推行“军民长官司”,以当地“土人”为长官,子孙世袭。从此,侗族地区开始了土司制度。元代,侗族地区基本延续宋代制度,是土司制度发展的极盛时期。到明太祖时,朝廷为了巩固侗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任用有军功的人员出任侗区土官,二是在侗区安屯设保组建卫所。清初时,侗区实施“改土归流”[2],开始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侗区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侗族人民从此遭受着官府、土司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侗族地区的大发展还是建国后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政策,才使得侗族地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
侗族社会直到唐代以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传统的侗族乡土社会,主要由家庭、房族、村寨、小款和大款构成。侗族社会组织结构最小单位是家庭,家庭内部父亲为家长。若干个近亲家庭习惯上被引申为 “家族”或5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房族。“斗”即房族,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联成的宗族组织,几个“斗”共居,组成一个寨,形成聚“斗”共居的状况[3]。在侗语中,村和寨一般是两个概念。所谓的“村”,是指几个寨子连成的一片村庄,而“寨”则是一个小的居民点。广西三江县独峝(tóng)乡华炼村,就含着3个自然寨。村寨不仅有稳定的地域范围,还有属于全村寨所有成员共有的风水林、鱼塘、鼓楼、风雨桥、河段和荒山等。各房族的“宁老”在村寨中是召集人的地位,他们自然形成了远古氏族首领的相似作用。一个村或数村结合为一个“小洞”,几个“小洞”继而联合成为“大洞”。小款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合款的方式来实现。合款,有歃血为盟、立约为誓之意,因其盛行溪峒地区,故称“峒款”。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聚落形态。首先,侗族的聚落选址一般都在“峒溪”①之地,并且山水环绕其间。还有许多聚落建在较高的台地和缓坡地带处,房屋一般是沿着等高线一层一层布置的。他们扎寨定居的地方也体现出“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②的思想 。如图1为广西三江高秀村。在侗族聚落布局中他们特意在聚落中心区域留出一大块平地作为核心区,这个核心区就是聚落的议事、祭祀、娱乐的地方,也是聚落的政治、文化、管理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现在的鼓楼广场。聚落核心区是以鼓楼为制高点逐渐向外扩散,形成紧密团状的放射线布局,这种布局有防御的考虑,也有管理和互助的考虑,如图2所示。
图1 鼓楼广场
图2 以鼓楼为中心的放射线布局
侗族聚落的核心区由鼓楼、歌坪、戏台、萨堂这四部分内容构成,在核心区的外圈是住宅区,在住宅区的外圈布置了禾凉和禾仓③,禾凉禾仓的外圈就是寨门、凉亭、风雨桥。从这种紧密圈成型布局来看,侗族的聚落选址、布局、建造是因地制宜的,但又是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保护侗族聚落最主要的空间特色是:
(1)聚落四周的田地、村落之间的合理距离,这是满足侗族人生存的必要空间;
(2)临水而居的房屋布局是源于稻作民族对水的依赖,以及对自己世世代代劳作耕种的守护;
(3)当水和土地得到满足后,通风明亮的居住环境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4)侗族喜欢群体居住而且家家户户的房屋布局比较紧凑,这是因为侗族多按姓氏分片集中,也是侗族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特点。如图3所示。
图3 广西三江县高友村
侗族建村立寨和住宅选址都是十分讲究的,他们首先要看风水和龙脉,有些地方还要先拿水土来称,哪里的水土最重就在哪里建寨。同时,侗族人还常以修桥、栽树、立亭、改道、改水等方法来完善风水,弥补自然风水之不足。侗族村寨和房舍也讲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方位之说。还有“前有笔架山,秀才代代传”、“后靠卧龙山,有人在朝上”等观念,图4为湖南某侗族古民居风水选址,有依山傍水、负阴抱阳的特点。
侗寨周围很多留有古树,名曰“风水树”,也有培植青竹或桃李果木的。村寨与村寨之间,许多是用卵石砌成的花街路相连通的。侗族聚落最有特色的是风雨桥,如:程阳八寨的发源地——大寨就具有侗族理想的聚居风水特征。首先大寨周围有绵延起伏的山脉,当地称之为村寨的“龙脉”,还有潺潺的溪流和嘎然而止的“龙头”,“龙头”前面是开阔的田地,侗家人称之“坐龙嘴”。侗家人认为:溪涧源源流去,隘口穿风而过,会把财源带走,会让福气漏掉,所以要在溪涧上架设风雨桥作“水口”(也称“福桥”),封住财源。同时也在隘口处建凉亭,堵住风口,形成山、水、树、桥、亭、路的风水要素,构成了程阳八寨的典型侗族特色。图5为龙胜县平等乡风雨桥,就是在溪涧上架设风雨桥作 “水口”,这也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特色。
图4 湖南某侗族古民居风水选址
图5 龙胜县平等乡风雨桥
在侗族聚落演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人民练就了高超的建筑技艺,成年男子不同程度地都掌握些木工技术,每个家庭中也都备有斧、凿、刨、曲尺、墨斗等木工工具。他们建造楼、桥和住宅时不用图纸,整个建造技术熟记于心,他们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和独特的“墨师文”放线下料④,如图6所示,以普通的木匠工具和当地木材就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精美的楼、桥和房。建造房屋时,主要是主人根据需求,对宅基地作一番测量后便开始建造房屋。建房时,大家都要参加立架活动。建筑材料有杉木、松木、竹子、茅草或土、砖、石、土瓦、石灰等。目前,许多地区也使用钢材、水泥、涂料、瓷砖、玻璃等新型材料建造民居。侗族木构建筑及相关技艺也存在着延续的危机。只有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才能使绝妙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世代传承下去。
图6 普通的木匠工具
侗族的宗法制度是从原始的氏族制度中直接演化到封建社会中来的。它的聚落鼓楼也是由最初氏族议事的“堂卡”发展为宗族或村寨的核心建筑。现在许多与汉族毗邻的地区出现了象征宗族的建筑——祠堂,并以它作为组团的核心,这与传统侗族以鼓楼为中心的布局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建筑形式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侗族聚落空间的异同,反映了接受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以及所产生的变迁。如图7所示。
图7 湖南高椅侗族古村
随着侗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的发展和增长,侗族聚居地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特别是一些工业的进入,对其环境的生物种群和环境因子将产生干扰和破坏,对其山、水、田、林、屋的自然景观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聚落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使家乡的生态维护系统的能力减弱 ,生态失衡的危险性加大。当前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在改变,进而导致聚落的生态呈现紧缩的状态。
过去,侗族人民都生活在交通极为不变的山区,以往一直处于极为封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因此,造成聚落的物质流动性低、种类少、过程简单。今天,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道路系统的畅通与完善,带来了物质流动方式和速度的根本变化,很多侗寨由原来的步行进出,发展到了车行进出,大量的物资输入输出带来了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这也是侗族传统聚落的影响因素之一。
侗族自宋代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峒溪”环境中,由于“峒溪”自然环境山峦起伏、地势复杂、溪流纵横、交通阻隔,崇山峻岭形成一个个天然的屏障,将侗族人与外界隔绝开来。当前随着电视、电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侗族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大大改变了侗族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一代追求现代生活的愿望迫切,对物质的追求使他们在建筑选址和建设中更关注需求。由于侗族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新的观念和信息不断给侗乡带来惊喜和发展。
侗族有聚居的习俗,几十户人家连成一片,许多传统村寨房屋均为清一色的木楼房。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是“火烧连营”。据统计,仅2003年至2008年,广西三江县和融水县的村寨就发生过火灾122起,并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火灾已经成为侗区的第一杀手,今后侗寨的发展和建设必须考虑防火、救火等防灾避难问题。
前面通过对侗族传统聚落的历史、文化、特色、发展演化影响因素的讨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聚落的创新问题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的目标和要求,侗族聚落的创新,首先要合理地进行村寨产业选择与定位,其次要充分把握传统聚落保护和发展的协调关系,最后要对侗族聚落的空间构成、独特建筑等物质遗存着重保护,对一般性的居住建筑要保护和发展并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原地活态的保护。基于“保护为主,发展第一”的思路,努力探索在新时期条件下侗族聚落的创新途径。
我们主要通过对广西两个传统侗族聚落的模拟规划探索创新途径。
4.2.1 “平坦型”双核结构聚落创新
规划条件是以广西三江县马鞍寨为原型(见图8),在原来相同的用地范围和环境下,严格保护耕地不被占用,保留侗寨最有特色的鼓楼、鼓楼广场和风雨桥,尽量在原有的宅基地范围内布置住宅,不足部分开发贫瘠地、废弃地,推广沼气、太阳能热水的新能源,开发田头地尾、河沿滩头用地来美化绿化空间。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平坦型”用地分类为新民居住宅用地、传统改造民居住宅用地、敬老院用地、管理服务中心用地、教育用地、文体用地、医疗点用地、商业服务用地、集贸设施用地、农业生产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和家庭菜园种植用地。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三级考虑,即 >80≤100 m2/人。”平坦型”创新聚落是以鼓楼和风雨桥为核心的双核结构体系,然后通过新增公共服务的增长极带动了侗族聚落的发展。各个功能区既是独立体系又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达到结构的有机性和完整性。
图8 广西三江县马鞍寨规划图
农民最理想的居住环境是独户独院的布局。但是,长期以来侗族居住环境都是自由分散式布局,没有明显的院落,这里有地理环境的因素,也有习惯问题,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我们尝试在侗族平坦地区做一些带有独户独院的庭院设计。本庭院设计方案(如图9、图10),每户庭院占地为450m2,其中住宅占地120m2,住宅房前屋后硬铺地和庭院绿化等占地240m2,菜园地210m2。这个庭院设计基于四点考虑:一是建议以集体养猪为主,但也为自家养猪提供可能性;二是自家可以少量养些鸡和鸭等;三是自家蔬菜尽量自给自足;四是农用车入户。如果用地紧张,本庭院设计方案至少要保证半亩地的水平。
图9 庭院设计
图10 立面设计
4.2.2 “山坡型”新旧结合聚落创新
为了适应山坡地方的侗族新民居,“山坡型”方案着重以改造侗族传统民居为主,尽量保留原木结构的原型,加建厨房、卫生间等,并且在西和北方向加建防火墙,以解决火烧连营问题。本方案是以广西龙胜县龙脊寨为原型模拟规划设计(如图11~图14),考虑山地建筑与景观要求,车行至山脚下后即步行进寨,人行坡道控制在15%坡度以内。按照地质状况决定聚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山坡聚落的道路布线力争与建筑相结合,山路是建筑布局的骨架,道路线型采取自由混合方式。
图11 山坡形民居现状图
图12 总平面规划
图13 立面图
图14 2#住宅二层平面图
侗族建筑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也是广西地方特色的精华。本文认为:对侗族聚落既要注重"保护",更要强调"发展",要把"保护"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保护与发展"并举。
注释
① 溪峒,是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② 《管子.乘马第五》,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③禾晾是晒粮食的架子,禾仓储藏食的粮仓。
④ "墨师"即建造的师傅,"墨师文"就是"墨师"在竹条上画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仅靠师傅口口相传。
[1]侗族简史编写组 .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1985:23.
[2]中国民族发展史编写组.中国民族发展史: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31.
[3]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