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金
云南省洱源县人民医院内四科,云南洱源 671200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的溃疡根据其发生的解剖位置不同又具体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最为常见也是并发症最多,治疗最困难的一类。几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不规范的联合用药,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也渐渐浮出水面,临床上观察到传统的三联用药方案很难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目的,因此探索新的根治手段是当务之急。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探索新的四联用药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率,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使用。
选取该院2012年1—10月间内科收治的以长期慢性腹痛为特点就诊并经胃镜下取材活检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同期收治的其余40例慢性腹痛但拒绝做胃镜检查仅C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2~48岁,平均36.4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28~39岁不等,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 > 0.05)。
完善相关检查并排除肿瘤性疾病后给予观察组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250 mg、枸橼酸铋钾300 mg和阿莫西林1000 mg四联药物口服;同时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250 mg和阿莫西林1000 mg的三联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服药2次,连续服用7 d;于停药后2周、4周和8周时分别进行C14呼气试验和快速脲酶试验以确定是否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
参照相关文献采用如下标准[2]:停药4周后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呼气试验均转阴。
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输入SPSS 19.0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束后2周、4周和8周观察组C14呼气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例)、(5例)和(5例),对照组相对应的数据为(4例)、(11例)和(17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停药后2周时两组治愈率(92.5%vs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停药后4周(87.5%vs72.5%)和8周(87.5%vs57.5%)时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治疗效率比较[n(%)]
考虑到增加药物种类多胃肠道的刺激副作用,研究中我们对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便秘等,其中三联组发生8例,发生率20%;四连疗法组发生9例,发生率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加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更加倾向于年轻化,在“生理-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下,临床医生更应该学会多管齐下治疗消化性溃疡。综合分析之,如果说社会、心理因素是该疾病的诱因的话,那么生理方面因素才是消化性溃疡的真正病因,遵循祖国医学治本的理念,缓解社会、心理压力的同时彻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3]。正如前文所述,幽门螺杆菌是一类特殊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够耐强酸,其菌体周围存在树根鞭毛,可以自由摆动使菌体在胃黏膜内游动,同时很重要的一个机制就是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尿素,二者在降解释放出氨从而中和胃酸使其得以在强酸环境下生存,因此由此分析便可知晓,溃疡发生是两种因素之间博弈的结果[4]。任何消弱黏膜屏障功能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胃酸和激活的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发生急慢性炎症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的溃疡发生的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临床上研发使用了很多种药物,其中心的理念就是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同时消弱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并增强黏膜保护机制[4-5]。就目前来看,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溃疡的药物包括如下几种:①质子泵抑制剂(PPI),其中奥美拉唑是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是一类最有效的制酸剂,即使在急性溃疡期经静脉注射后也能快速起效;②H2受体拮抗剂:直接与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迷走神经活动,可以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但是因为特异性较差现在用的也比较少;③胃黏膜保护剂:此类药物多为胶体,进入胃肠道后可溶解并弥散性覆盖在胃肠道内壁以保护溃疡面继续受到胃酸和胃蛋白的侵蚀,本品还可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从而保护胃黏膜,近期也证实该药物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杀灭作用,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传统的治疗经验和临床科研证实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并选择搭配一种制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组成三联用药疗法是长期来认为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最有效的方案,不可否认在前些年这样的方案确实有药到病除的效果,但是随着耐药性的幽门螺杆菌的出现,这样的用药已经很难取得预期的疗效,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抗生素的滥用更为严重,寻求新的规范化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用药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中我们在选择两种抗生素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两种胃黏膜保护剂来根除幽门螺杆菌,结果显示这样的用药方案是有效的,而且与传统的三联用药相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6]。
综上所述,四联疗法对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何思民.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54-55.
[3] 李梅莉.四联疗法对6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科学,2011,6(5):445-446.
[4] 王柏,陈南燕.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合理饮食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技,2012,12(14):67-68.
[5] 黄莉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5):428.
[6] 涂立德.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7(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