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谨春 (武汉市普爱医院口腔科,湖北 武汉 430034)
多种原因(如龋损或外伤等)可引起牙体损伤,导致残根残冠〔1〕。此外,老年人的口腔病理性变化可增加残根残冠的发生率,影响咀嚼功能和牙体美观,导致生活质量低下〔2〕。传统的金属桩核加烤瓷冠修复的弹性差,易根折,工艺复杂等,限制了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可解决以上难题,目前在老年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较广〔3〕,但目前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还不清楚。本文拟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行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85例(92颗)患者,男47例(51颗),女38例(41颗),年龄61~85岁,平均(73.6±7.2)岁,其中60~80岁56例(61颗),>80岁29例(31颗);92颗换牙中,切牙22颗,尖牙24颗,前牙27颗,后牙19颗。纳入标准:(1)纳入患牙的剩余牙体组织至少在龈上2 mm以上;(2)根管无明显弯曲;(3)均行成功根管治疗;(4)配合问卷调查。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于X线确定患牙后,采用逐步后退法行根管预备和充填。去除洞口封闭剂及根管口牙胶,根据牙根粗细进行桩道预备,采用垂直加压器压紧根尖部充填材料,选择合适的纤维桩树脂核进行纤维桩核修复和冠修复。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修复后1、6个月、1年和3年进行随访确定总体及不同牙位的成功率(以同名牙或邻牙为参考),记录牙桩折断、牙纤维桩脱落及松动情况。评价标准:成功:固位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边缘密合,咬合功能正常;修复体边缘牙龈无红肿,X线片显示根尖无病变,未见牙龈退缩。基本成功:固位良好,咬合功能基本正常,有轻微临床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无病变,修复体边缘牙龈有轻微炎症反应。失败:冠松脱,桩松脱,冠折断,根折裂,X线片示根尖区阴影。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修复前、修复后1 w、1个月和1年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白介素(IL)-8、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4〕调查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和1年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涉及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采用累加法计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以转换分数表示〔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版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
2.1 总体及不同牙位的成功率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均行3年的随访,85例(92颗)老年患者残根残冠修复后的成功率为94.57%,临床及X线检查发现,失败的5颗牙中有1颗牙纤维桩脱落,2颗松动,2颗出现牙周炎症状,均未见牙桩折断。不同牙位的成功率均在90%以上,见表1。
表1 总体及不同牙位的成功率(颗)
2.2 修复前后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85例患者修复后龈沟液中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修复前(P<0.05);且修复后各观察点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随观察时间的延长,炎性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见表2。
表2 修复前后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s,ng/L,n=85)
表2 修复前后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s,ng/L,n=85)
与修复前比较:1)P<0.05;与修复后1 w比较:2)P<0.05;与修复后1个月比较:3)P<0.05
观察时间点 IL-6 IL-8 TNF-α 76.32±11.45 129.35±22.13 9.27±2.57修复后1 w 52.07±9.321) 77.41±12.62 7.12±2.20修复后1个月 31.93±5.191)2) 48.29±9.381) 6.26±1.452)修复后1年 14.61±2.261)2)3)31.58±6.381)2)3)4.38±1.181)2)3)修复前
2.3 修复前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情况 85例患者修复前生活质量总分为(123.05±16.82)分,其中各维度中得分在60分以下的有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修复后1个月和1年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148.62±18.33)分和(156.35±15.46)分,均高于修复前水平(P<0.05);除活力和精神健康外,修复后1年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修复后1个月(P<0.05),见表3。
表3 修复前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 s,n=85)
表3 修复前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 s,n=85)
与修复前比较:1)P<0.05;与修复后1个月比较:2)P<0.05
指标 修复前 修复后1个月 修复后1年生理功能 72.38±11.22 82.18±9.251) 84.17±10.581)2)生理职能 67.25±9.69 79.93±8.131) 85.36±9.611)2)躯体疼痛 52.78±8.41 66.34±11.341) 71.42±9.461)2)总体健康 61.52±12.25 74.61±10.271)81.42±11.311)2)活力 54.68±10.38 71.31±9.151) 73.84±13.521)社会功能 57.02±9.91 64.47±10.581) 71.41±9.661)2)情感职能 61.29±14.53 76.50±13.511)81.72±13.421)2)精神健康 62.36±10.24 65.24±9.171) 66.44±9.381)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分 65.28±13.61 77.85±10.581)83.62±11.231)2)心理相关生活质量分 61.75±12.29 70.57±11.811) 75.28±9.371)2)总分 123.05±16.82 148.62±18.331)156.35±15.461)2)
牙体损伤导致的残根残冠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口腔疾病〔2〕。目前,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桩核材料较多,但纤维桩树脂核的优势突出,如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与牙体组织的相容性好,耐疲劳和腐蚀,广泛用于牙体修复,同时也降低了根折的发生,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6,7〕。
本研究结果提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老年残根残冠的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纤维桩树脂核的性能好,可广泛用于牙体严重缺损修复。此外,由于黏接失败是导致纤维桩失败的主要原因,本小组在行残根残冠修复时,直接选用脂类黏接剂,同时增加纤维桩的黏接强度。该种黏接剂在黏接牙本质时,可避免对牙本质表面进行酸蚀处理,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8〕。纤维桩的另一个优点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减少牙体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9〕,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纤维桩树脂核在老年残根残冠修复中的明显优势。
本研究表明修复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因此关注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修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优于修复前,表明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原因为残根残冠可影响老年患者的咀嚼功能,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而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纤维桩树脂核用于老年残根残冠修复的效果较好,修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孙志广.桩核烤瓷冠在老年人残根残冠保存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2057-7.
2 张朝晖,詹 颖,杨 捷,等.纤维桩树脂核用于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5):295-6.
3 齐 静,吴彩杰,张春生,等.老年人残根残冠的保留修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4):232-4.
4 陆晔峰,王 艳,赵爱平,等.活体肝移植供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6(1):15-9.
5 伍 勇,胡伟汉,刘国龙,等.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价鼻咽癌疗后长期存活者适用性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3):201-4.
6 邢有利.纤维桩树脂核在老年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1):33-4.
7 郑永红,王丽霞.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1):126-7.
8 陈亚琴,周 峰,骆小平,等.不同树脂黏接剂对纤维桩核微渗漏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61-3,8.
9 郑 瑶,李英炜,程凤霞,等.牙周炎症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TNF-α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