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3-09-21 08:28凌冲
当代医学 2013年32期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心肌梗死

凌冲

为深入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进一步明确和认识联合用药理念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改善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水平。本研究对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的药物联合治疗,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8.32±10.41)岁。全部入选患者均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并经入院体检而严格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和存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2例。并且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入院诊断后均给予卧床休息和面罩吸氧,并对其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然后结合患者各自实际病情的危重程度分别给予硝酸酯类和他汀类药物等一般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28)与注射用尿激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220)的联合治疗方案。具体用药方法:将50万U注射用尿激酶溶于20mL浓度为2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推注治疗,再将50万U注射用尿激酶溶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治疗。5000U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应于溶栓治疗12h后给予皮下注射,每天给药2次,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用药剂量和治疗周期,2个治疗周期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显著进步: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心力衰竭分级恢复至0级水平,抬高的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且心肌酶谱恢复至正常水平;(2)进步: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心力衰竭分级降低至Ⅰ级水平,且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心力衰竭分级处于Ⅲ~Ⅳ级之间,ST段呈持续抬高态势,且存在阵发性胸痛和胸闷以及心源性休克等现象。显著进步率和进步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不同模式的药物治疗后,其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研究组中显著进步患者33例,占63.46%,进步患者15例,占28.85%,无效患者4例,占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中显著进步患者20例,占38.46%,进步患者17例,占32.69%,无效患者15例,占28.85%,总有效率为71.15%。研究组患者的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减少,并且均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心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以及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相关症状,并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改变,且常并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进而易引发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2]。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的不断攀升,再加之发病急促、病情来势凶险、病死率极高等特点,更使急性心肌梗死成为目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主要杀手[3]。因此,及时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是全面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尿激酶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溶栓类药物之一,其主要是通过与机体内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并有效促进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进而达到降解血液循环中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最终目标[4]。而低分子肝素则归属于典型的抗凝类药物,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释放来全面阻断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并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血栓的功效。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治疗情况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吴素华,马虹,董吁钢,等.急性冠脉综合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212.

[2]刘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4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27-28.

[3]谢莉萍.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7):1270-1271.

[4]陈丽萍,周万先,武俊华.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43 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3):39-40.

[5]陈倩.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52-53.

猜你喜欢
尿激酶肝素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