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
人文关怀属于一种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其核心任务是在对患者充分的尊重与关爱基础上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关怀[1]。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脑部功能不全),导致在情感、认知行为以及意志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根据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给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我院自2011年底开始在优质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病区2011年10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精神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37.5±7.4)岁;病程0.4~19年,住院时间为 5d~10w,平均为(4±3.4)w;本组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精神病类型:器质性精神障碍3例,精神分裂症8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例。
1.2 护理方法 本文10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积极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虽然其对外界的感知能力相对于正常人来说要差一些,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感知能力,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若护理人员对他们不好,他们则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配合或者抵触情绪[2]。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构建优质护患关系。首先布置温馨病房,在病房中张贴一些具有鼓励性的字画,例如:“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天天好心情”等等,积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其次对于刚入院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热情的关心,同时详细接受医院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并告知患者若有什么需要我们都可以尽量满足,以此来让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有效缓解患者心中的孤独感、恐惧等不良情绪[3]。
1.2.2 满足患者特殊心理需求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负责病区患者的病情以及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生理需求。对于恢复期患者,由于担心周围人可能会对精神疾病产生歧视以及疾病治疗后是否可能复发、遗传等问题,因此极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疏导,解答患者的各种疑惑,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起积极的心态,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安排一级病房,给予特别的关注护理;对于部分病情较轻且愿意与恢复期患者同住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社会背景等信息合理安排同住患者;对于患者的隐私及病情应注意保密,在与患者或者其它人交流中不允许泄漏或者嘲笑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进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及信任度[4];不影响患者治疗或者休息情况下增加家属探望次数;如果缺少生活用品,由责任护士主动和家属打电话沟通,这样将有利于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1.2.3 多巡查病房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脑部功能不全,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时巡视病房,在巡查过程中与患者进行适当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掌握患者的睡眠、饮食情况;同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注意生活中的禁忌事项,并让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记不可藏药。
1.3 临床护理质量评估标准 本文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估标准均参照上海市神科临床质控中心及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的临床护理考核标准而制定、执行,本文护理质量评估采用百分制;在评估时观察在护理过程中存在暴力倾向或者暴力行为。
2.1 IPROS评定情况 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疗效评定,具体包括:个人卫生、生活能力、兴趣以及社交能力等,IPROS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后上述项目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实施前、后IPROS评定情况()
表1 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实施前、后IPROS评定情况()
注:与实施后相比,a、b、c、d、e均表示P<0.05
项目 个人卫生 生活能力 兴趣 社交能力 总分实施后 1.85±0.52 1.94±0.27 1.74±0.54 1.61±0.51 7.14±1.84实施前 2.74±0.43a 2.92±0.36b 3.02±0.64c 3.25±0.49d 11.93±1.92e
2.2 临床护理质量评估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其中实施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后,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8.1%,明显高于实施前(89.5%);而在临床护理质量方面,实施7~12个月后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实施前、后质量评估比较()
表2 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实施前、后质量评估比较()
注:与实施后相比,a、b均表示P<0.05
项目 1~3个月 4~6个月 7~9个月 10~12个月实施后 98.20±1.28 97.92±1.28 98.87±0.64 97.33±1.21实施前 97.49±1.22 95.49±1.36 92.46±0.85a 94.57±0.73b
随着临床医学护理理念及技术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必然会成为未来临床护理的核心理念。精神科护理和普通病区护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精神科的病区环境特殊,精神病患者的状态复杂多变,并且大部分患者缺乏自制力,在意志、情感、认知与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5]。在精神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让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充分被尊重、理解、关爱,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不仅能够给予患者坚强的信心,同时也能让护理人员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增加了工作的成就感及体现护理人员的人生价值[6]。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底开始实施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模式以来,患者的IPROS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而护理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上升至实施后98.1%,护理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未出现护患纠纷及患者投诉情况。
[1]王淑莲,周丽萍.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8):362.
[2]张春兰,余桂珍,桂小琪,等.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体会[J].医学信息,2011,7:4390.
[3]侯敏.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111-112.
[4]张瑞星,李丽,霍保利.人文护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1):74.
[5]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125.
[6]唐小涵.人文关怀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3):118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