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留柱 宝 全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百草枯(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和高效非选择性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导致较高的急性中毒病死率,尤其是中毒后引起的多器官衰竭(MOF),是诱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2〕。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能是导致MOF的一个重要原因〔3,4〕。本研究检测不同时段PQ中毒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变化,探讨PQ中毒后炎性因子在MO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我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中、重型PQ中毒患者18例(PQ组),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7~65〔平均(39.20±14.48)〕岁,分别于中毒后4、12、24 h采集静脉血15 ml,分离血清,置-20℃冻存备测细胞因子。在中毒4 h内,对所有患者进行洗胃、导泻等救助措施,同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维持器官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随机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1~58〔平均(38.12±11.6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CRP及IL-6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1 不同时点两组血清CRP与IL-6浓度比较 对照组4、12、24 h血清IL-6、CRP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Q组病人4、12、24 h血清IL-6、CRP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PQ组病人血清IL-6、CRP浓度升高速度呈时间依赖性。见表1。
2.2 CRP与IL-6的相关性分析 CRP与IL-6浓度变化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999,P=0.029)。
表1 4、12、24 h时不同组血清中CRP与IL-6的浓度变化情况(±s)
表1 4、12、24 h时不同组血清中CRP与IL-6的浓度变化情况(±s)
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1)P<0.01;与12 h组比较:2)P<0.01
组别 n 4 h IL-6(mg/L) CRP(mg/L)12 h IL-6(mg/L) CRP(mg/L)24 h IL-6(mg/L) CRP(mg/L)对照组 20 6.9±1.0 11.5±1.7 7.4±1.5 10.3±2.7 6.7±1.211.2±2.2 PQ组 18 58.3±14.21) 28.6±8.81) 79.0±16.81) 66.2±11.91) 155.6±13.91)2) 174.4±15.61)2)
目前的研究认为PQ通过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组织细胞破坏,在应激状态下,许多炎性细胞介质如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被刺激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呈“瀑布样”释放,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聚集、浸润,从而释放更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形成SIRS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最终导致MOF。
CRP是机体在感染后4~6 h出现的一种急性炎症时相蛋白,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炎症过程中均可以明显升高,目前CRP已经作为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应用于炎症、损伤过程中的判断与监测〔5,6〕。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SIRS患者可产生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诱导CRP的产生,因此,CRP可作为 SIRS的病理标志而不单单是一种炎症介质〔7,8〕。在本研究中,PQ中毒患者血清中 CRP浓度在中毒后4 h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PQ中毒后机体出现了严重的炎症损伤,并导致SIRS,这可能是诱导MOF发生及患者急性死亡的重要中间过程。
IL-6被认为是判定SIRS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IL-6的水平高低与机体致死率密切相关。此外,IL-6不仅对各种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诱导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因此,为了进一步证实CRP在SIRS中产生的原因,本文在4、12、24 h分别检测了IL-6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PQ中毒4 h后,患者体内IL-6水平迅速增高,在12、24 h时增加更为显著,同时,本课题组对IL-6和CRP的变化情况作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CRP随着IL-6的浓度增加而增高,且越到后期增加速度越快。由此可见,IL-6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可通过诱导CRP等急性期炎症蛋白的产生,促进“瀑布式”级联炎症反应的发生,造成SIRS,并最终导致 MODS〔9,10〕。
综上所述,通过对PQ中毒患者血清CRP、IL-6水平的监测,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有助于从细胞因子水平上分析理解PQ中毒后机体是如何从正常状态发展至SIRS、最终导致MOF的。由于针对血清CRP和IL-6水平的监测还处在起步阶段,且临床资料有限,因而相关实验还需要大样本资料进一步验证。
1 Gawarammana IB,Buckley NA.Medical management of paraquat ingestion〔J〕.Br J Clin Pharmacol,2011;72(5):745-57.
2 Dinis-Oliveira RJ,Duarte JA.Paraquat poisonings:mechanisms of lung toxicity,clinical features,and treatment〔J〕.Crit Rev Toxicol,2008;38(1):13-21.
3 许国根,徐远胜,徐芝君,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变化与内毒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02-4.
4 Hongliang T,Rong Z,Xiaojing W,et al.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for SIRS/MODS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SRN Hematol,2012;2012:986-95.
5 Ramamoorthy RD,Nallasamy V,Reddy R,et al.A review of C-reactive protein:A diagnostic indicator in periodontal medicine〔J〕.J Pharm Bioallied Sci,2012;4(2):422-6.
6 Algarra M,Gomes D,Esteves da Silva JC.Current analytical strategies for C-reactive protein quantification in blood〔J〕.Clin Chim Acta,2012;415:1-9.
7 奥德,叶玉芬,吴博文,等.炎性介质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0;10(1):25-7.
8 韩晓华,刘立云,敬 宏,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炎性相关因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47-50.
9 Li L,Wu LL.Adiponectin and interleukin-6 in inflammation-associated disease〔J〕.Vitam Horm,2012;90:375-95.
10 李 闯,郝同琴,刘建萍,等.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百草枯浓度变化的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8):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