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顺 王丽萍 郑 琳 唐 颖 田 悦 李 娜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严重精神疾患 ,终身患病率达 6%[1]。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众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疾病。抑郁发作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虽然抑郁发作可以通过及时干预得到有效控制,但大部分病例复发倾向十分普遍。即使主要抑郁症状长期缓解,仍有其他一些残留症状,如消沉、自觉状况差、社会适应功能减退及自杀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等。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对此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抑郁症患者除情感症状外还伴有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损害[2-6],那么经过抗抑郁治疗,认知功能损害是否会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而好转呢?本文对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抑郁症的全面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1 对象 连续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2010年 6月-2011年 10月住院抑郁症患者 40例,均符合 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 17项抑郁量表(HAMD-17)[7]评分均大于20分。同时选取同期内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 30例做为对照组。所有入组人员年龄均在 18~ 50周岁之间,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文化程度、年龄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8]、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7]和 Stroop测验。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 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 8周后评定 HAM D-17、DAS、WCST和Stroop测验[9],根据 HAM D-17减分率(≥50%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将研究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治疗有效者治疗前后 DAS、WCST和 Stroop结果,另外对照组分别与治疗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 DAS、WCST和 Stroop测验结果进行对比。
1.3 评定工具 使用 HAM D-17、DAS量表和 W CST、Stroop测验。HAMD-17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的最为普遍的量表。使用方法简单,标准明确,便于掌握,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人。总分能够较好地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也能很好地衡量治疗效果,是经典和被公认的抑郁评定量表。WCST是一种神经心理测验方法,它所测查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类、概括、工作记忆和认知转移的能力。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较敏感的检测有无额叶局部脑损害的神经心理测验之一,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额叶执行功能的测验。 Stroop效应是正常人群中大脑协同功能受到干扰的表现,通过言语与感觉之间的冲突,发现行为控制能力的改变,可被用来检测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DAS属于自评问卷,由 40个问题组成。这些项目均与抑郁病人常见的功能失调性态度有关,用以评估人们潜在的较深层的认知结构。分数越高,认知障碍越严重,正常人群 DAS结果≤130。
1.4 统计处理 应用 SPSS15.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2.1 有效组治疗前后比较 研究组中治疗有效者共 23人,其治疗前后各项评定结果除 WCST的非持续性错误外,其余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1 治疗有效组治疗 8周前后结果比较(±s)
表1 治疗有效组治疗 8周前后结果比较(±s)
?
表2 有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表2 有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
2.2 有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有效组治疗前的各项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 2。
2.3 有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有效组在治疗 8周后各项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roop的错误数、W CST的总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结果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3。
表3 有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表3 有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
2.4 无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中治疗无效者共 17人,在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4。
2.5 无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无效组治疗 8周后各项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见表 5。
表4 无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表4 无效组治疗前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
表5 无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表5 无效组 8周末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
?
2.6 无效组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抑郁症患者除情感障碍外,常伴有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损害[10],而执行功能则是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11]。在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 Beck在对抑郁症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12]。针对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表现,Veiel等人对自 1975年以来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脑功能的全面损害,尤其是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额叶损害和以记忆障碍为特征的颞叶损害,Fossati等人的研究也认为,抑郁症可表现出许多认知领域的损害,但与前额叶相关的执行功能损害最为突出,同时 Paelecke-Habermann等的研究证明抑郁症状严重的患者,其执行功能损害也较为严重,两者成高度相关[13]。本研究所得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并再次分析了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本篇文章讨论了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DAS评分、Stroop总时间、Stroop错误数、WCST总应答数、WCST完成分类数、WCST错误应答数、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WCST持续错误数、WCST非持续错误数等各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抑郁症患者除抑郁症状外,其认知功能损害也较明显。而治疗有效者中,治疗后各项评定结果除 WCST的非持续性错误外,其余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出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抑郁症状改善后,其认知功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Stroop的错误数、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和非持续错误数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结果仍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除后,其认知功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不一定能达到正常水平,较正常人相比仍差[14]。对于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无论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测查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认知功能损害均较明显,且无明显变化,说明如果治疗无效,抑郁症状改善不明显,其认知功能也不会得到相应改善。
因此,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与其抑郁症状即相关又是独立于其外的表现[15],在治疗抑郁症状的同时也要重视认知功能的改善[16],并且也只有在抑郁症状得到改善这一前提下认知功能损害才会相应改善。此外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急性期治疗结束后仍有消极的认知思维方式[17],这也提示要重视残留症状的治疗。
还可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以明确哪些因素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最为相关,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提供预测抑郁症状能否完全缓解的一个参考指标,也为抑郁症的全面治疗提供了一个依据。另外在本研究中,虽然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常规 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但用药种类也有所差别 ,此混杂因素对患者各项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也可能有一定影响。
[1]王祖承.难治性精神疾病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7-142
[2]Nakano Y,Baba H,Maeshima H,et al.Ex ecutiv e dysfunction in medicated,remitted state of mahor depression[J].Affect Disord,2008,111:46-51
[3]DouglasK M, Porter R J. Longitudinalassessment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on[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9,43:1105-1117
[4]杭荣华,刘新明,程万良,等.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108-110
[5]关念红,张明,魏钦令,等.单项抑郁与双向抑郁患者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114-117
[6]Taconnat L,Baudouin A,Fay S,et al.Episodic memory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n free recall in unipolardepression:The role of cognitiv e support and executive functions[J]. Clin Exp Neuropsychol,2010,12:1-9
[7]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3-26
[8]陈远岭,徐俊冕,严善明,等.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在抑郁症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5):290-292
[9]王才康.Stroop其人和 Stroop效应 [J].心理科学,1994,17(4):232-236
[10]Rose E J,Ebmeier K P.Pattern of impaired working memory during major depression[J].Affect Disord,2006,90(2-3):149-61
[11]罗琳琳,周晓林.执行功能与数量加工:回顾与展望 [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5):714-722
[12]陈远岭,张大千,王东林,等.抑郁性神经症功能失调状况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153-155
[13]杨春霞,沈维英,杜巧荣,等.首发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3):146-148
[14]袁俊亮,许晶.抑郁症执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4):380-382
[15]黎绢花,郑洪波,郑朝盾,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23-3025
[16]田丽,刘娟,李红英.首诊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3):153-155
[17]沈渔村.精神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