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赵,刘存东,杨建昆,卞 军,李 峰,薛康颐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导尿术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之一,是临床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提高临床实习生操作技能,我们尝试在泌尿外科实习学生中采取信息及时反馈、结果反馈与不反馈三种形式来探讨信息反馈在临床导尿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将泌尿外科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到我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生共33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随机分成及时反馈组、结果反馈组及不反馈组,每组11人。三组实习生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评估指标。根据泌尿外科教学的特点,导尿术的教学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导尿术适应症;(2)患者体外及冲洗外阴部操作;(3)戴无菌手套;(4)消毒、铺巾;(5)插入导尿管操作;(6)留置导尿管操作。
上述第(1)、(2)、(6)项内容为15分,第(3)项内容10分,第(4)项内容20分,第(5)项内容25分,满分设计为100分。
2.评估人员。选择本科室有丰富带教及临床经验的住院医师2名,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及考核评估。
3.评估步骤。
(1)由住院医师分别对及时反馈组、结果反馈组及不反馈组实习生详细讲解导尿术的适应症及方法步骤,同时给予导尿术的视频教学学习。
(2)学习结束后,由评估人员分别对每位实习生的导尿操作按评估表进行打分,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对于及时反馈组实习生,在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结果反馈组实习生,在其操作完毕后,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给予反馈;对于不反馈组实习生,在操作过程中及完毕后,不给予反馈意见。
(3)在第二次进行导尿操作时,及时反馈组、结果反馈组及不反馈组实习生再次由原来的评估人员对他们的导尿操作再次按评估表进行评估、打分。
(4)对三组实习生连续两次导尿操作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实习生导尿操作的评分变化。
第一次导尿时,评估组对三组实习生的导尿操作进行评估,其结果显示:及时反馈组实习生中最低得分为75分,最高得分为90分,其平均分为81.82±4.92;结果反馈组实习生中最低得分为75分,最高得分为91分,其平均分为 81.46±5.22;而不反馈组实习生中得分最低得分为73分,最高得分为90分,其平均分为81.18±5.79;三组实习生的得分结果经One-wayANOVA检验,F=0.040,P=0.961,P>0.05,即三组实习生的导尿术质量评估得分无明显差异(见附表)。
附表 第一次三组实习生导尿术质量评分的比较(±s)
附表 第一次三组实习生导尿术质量评分的比较(±s)
分组 第一次评估得分 第二次评估得分 t P值及时反馈组 81.82±4.92 89.18±3.54* -4.0300.001结果反馈组 81.46±5.22 89.00±3.90* -3.8400.001不反馈组 81.18±5.79 83.72±4.92 -1.1110.280 F值 0.040 6.093 P值 0.961 0.006
第二次导尿术结束时,再次评估组对三组实习生的导尿术质量进行评估,其结果显示:及时反馈组实习生的得分与上次明显提高,最高得分为 96分,最低得分为85分,其平均分为89.18±3.54;结果反馈组实习生的得分与上次也有明显提高,最高得分为97分,最低得分为84分,其平均分为89.00±3.90;而不反馈组实习生得分部分有提高,最高者也为91分,最低分为78分,其平均分为83.72±4.92;三组实习生的得分结果经One-wayANOVA检验,F=6.093,P=0.006,P<0.01,即三组实习生的导尿术质量评估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见附表),及时反馈组及结果反馈组实习生得分明显高于不反馈组实习生(P<0.01),而及时反馈组及结果反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及时反馈组实习生第一次、第二次导尿术质量评估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81.82±4.92、89.18±3.54,经 t检验,t=-4.030,P=0.001,P<0.01,即两次评分结果有统计学的差异,第二次得分较第一次明显提高;同样,结果反馈组实习生第一次、第二次导尿术质量评估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1.46±5.22、89.00±3.90,经 t 检验,t=-3.840,P=0.001,P<0.01,即两次评分结果有统计学的差异,第二次得分较第一次明显提高(见附表)。
反馈组实习生第一次、第二次导尿术质量评估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1.18±5.79、83.72±4.92,经 t检验,t=-1.111,P=0.280,P>0.05,即两次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见附表)。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扩招后各校学生人数较此前增加了1.5倍-8.0倍[1],为确保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压力较前明显增大,而临床实习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接班人,为了提高临床实习生操作技能,我们发现开展教学信息反馈工作可以明显提高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按照其性质和表现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如临床基本操作导尿术属于动作技能,而演算、写作属于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的获得必须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是一种体力活,对眼手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几个过程。比如导尿术操作,通过给实习生讲解导尿术的适应症、方法及步骤,使其在头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模型或患者身上进行导尿的步骤,建立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实习生模仿操作过程并产生感性认识。
反馈是从外界施加条件促进事物发射其信息的传递和返回过程,课题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过程,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得以优化的重要条件”[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授课和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作出的反应,构成了传递和回馈的相互联系。在临床导尿术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讲解导尿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由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演练,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反馈给教师,以提醒其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下次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此同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学生,使其牢记,并指出问题的关键及告知正确的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实习生的操作技能。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运用不同反馈类型(及时反馈、结果反馈)及不反馈来研究信息反馈在临床导尿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具体的评估步骤对临床实习生的导尿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改进的具体建议分别以及时反馈和结果反馈给临床实习生,同时不反馈给对照组临床实习生。研究结果提示及时反馈和结果反馈组临床实习生第二次导尿术的质量明显提高,明显高于不反馈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导尿操作水平明显提高,表明评估信息反馈的重要性,信息反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实习生的操作技能。相反,不反馈组临床实习生第二次导尿术的质量变动不大,但不反馈组第二次评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及平均分均比前一次有提高,说明通过评估活动,可以促进临床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学习相关临床理论知识,自行改进不足。因此,开展评估工作,可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自我提高。
人类的任何有意识的活动,无不含有反馈;极而言之,没有反馈就没有人的智慧,既不会学习,更不能创造[3]。本研究通过及时反馈、结果反馈与不反馈探讨信息反馈在临床导尿术教学中的作用,采取及时与结果反馈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说明及时开展教学评价结果信息反馈工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实习生的操作技能。
[1]孙大成,邓惠欢,陈庆.面临扩大招生后手术学教学扩流的策略[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2,11(3):260-261.
[2]司文文,杨新华.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27-28.
[3]廖广平.反馈调节在技术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4,11(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