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运算求解能力的例题选取

2013-09-17 01:1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宋在馥邮编233442
中学数学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通法值域定义域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 宋在馥 (邮编:233442)

培养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者的共识和自觉追求.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像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等六种.而达成这些能力的基础无疑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要求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培养数学能力的主战场是课堂,而例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例题的选取对实施培养运算求解能力这一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为提高运算求解能力,在例题选取方面的思考与尝试:

1 通过例题,引发对基础的重视

例1 己知f(x)=sin2xsinφ+cos2xcosφ-sin(+φ)(0<φ<π),图象过点().(1)求φ的值;(2)将函数y=f(x)图象上的各点横坐标缩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函数y=g(x)的图象,求函数y=g(x)在[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做法与想法 这是道常规题,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仅要求对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与方法熟练.若仅仅讲解一遍毫无价值.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小组互查,并就每步的错误做出统计,公布结果.哪知听罢结果令学生目瞪口呆:完全做对的仅有15%,而出现的错误却五花八门.在cos2x降幂、sin+φ)化简、两角和公式、特殊值求特殊角、横坐标变化与ω的关系、换元法、作图、最值的确定等方面均出现了错误,当告诉学生这是一道12分的高考题,学生变得神情庄重起来,意识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缺漏和掌握的重要性.以后的课堂采取记公式、特殊值竞赛,疑难问题辩论,建立纠错本等方式以引发兴趣,强化基础.

2 通过例题,强调通性通法

做法与想法 通过学生的尝试得出四种解法:

法四 仿法二构造三角形,用平面几何方式求解.

本题的选择,不仅是看重它的一题多解,更看重的是这些解法都是解决向量问题的通性通法,毫无“魔术师”的突然与神奇.但现在的教辅资料里、教师的课堂上却充斥着这样的“突然与神奇”,诱使学生偏离了重视通性通法的轨道,使学生拿到题目便去构想奇思妙解.通过本题的研讨,让学生明白:基础强化了,通法熟练了,攻坚克难便成为了可能.

3 通过例题,学会“翻译”条件

做法与想法 先让学生思考,几乎无人能动笔,原因是视条件为“天书”,这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运算条件,理解其本质.便设计了以下问题,有了以下问答:

师:f(x1)会在什么范围内?生:在f(x)的值域内(记值域为F).

师:g(x2)会在什么范围内?生:在g(x)的值域内(记值域为G).

师:集合F与G有什么关系?

生:(经充分讨论后)得出F⊆G.

师:此题如何解决?

生:分别求出f(x)与g(x)的值域,由F⊆G可求出a.

师:请同学们仿上述条件,给题目重新设置条件,并进行“翻译”.经同学们的反复讨论,教师点拨,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f(x1)=g(x2):若∀x1∈[m,n],∀x2∈ [a,b],则F=G;

若 ∀x1∈ [m,n],∃x2∈ [a,b],则F⊆G;

若 ∃x1∈ [m,n],∀x2∈ [a,b],则G⊆F;

若 ∃x1∈ [m,n],∃x2∈ [a,b],则F∩G≠ ∅.

对于f(x1)≤g(x2):若∀x1∈[m,n],∀x2∈ [a,b],则f(x)max≤g(x)min.

若 ∀x1∈ [m,n],∃x2∈ [a,b],则f(x)max≤g(x)max.

若 ∃x1∈ [m,n],∀x2∈ [a,b],则f(x)min≤g(x)min.

若 ∃x1∈ [m,n],∃x2∈ [a,b],则f(x)min≤g(x)max.

这些条件的成功“翻译”,使学生信心大增,以后又陆续地给出一些“天书”类的条件,让学生“翻译”,使学生分析条件的能力逐步得以提高.

4 通过例题,学会探究解题的方向

例4 线段AB长为8,点C在线段AB上,且AC=2,P为线段CB上的一动点,让线段AC、BC分别绕点C旋转,A、C重合于D,设CP=x,记ΔCPD面积为f(x).

(1)求f(x)的定义域;(2)求f′(x)的零点.

做法与想法 先让学生试作,几分钟后依然一片寂静,察看结果,仅有几人求出定义域.问其故,有的在求f(x)的解析式上受阻,有的在求导上受阻.复杂的运算、复杂的式子,让学生一片茫然.教师感到已达“愤悱”之境,适时提醒:我们往往忙于出发,常常忘了为什么出发.现在再看看应达到的目的:求定义域与求f′(x)的零点.与学生共同回顾,求定义域的两种情况:给出解析式求定义域与实际问题背景下求定义域,前者只须保证f(x)有意义,后者要满足实际情况.由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可求出x∈ (2,4).再问f′(x)零点的几何意义,问题转化为求f(x)的极值点,而CD无限接近于CA和CB时,ΔCPD面积都接近于0,因此在D从A运动到CB上的过程中必有一处使ΔCPD面积达到最大.问题再次转化为求ΔCPD面积最大时的x,因CP+PD=6,P点在以D、C为焦点,以6为长轴的椭圆上(为什么想到椭圆,正应了前面讲的“基础熟练,方法自生”)当PD=PC=3,x=3即为f′(x)的零点.解罢此题,同学们深深体会到解题受挫时,常常回顾一下所求结果是什么,往往会启发我们调整解题方向,从而打开解题思路.

培养运算求解能力,应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以上仅是平时教学中尝试的几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既要“仰望星空”(对新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又要“脚踏实地”(从每节课做起,从每道题做起,从每个学生做起,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脚步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1 刘瑞霞.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及解法赏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2(7)

2 姜灵灵.抓住本质 回归基础 探究彻底[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2(9)

猜你喜欢
通法值域定义域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值域求解——一个“少”字了得
Poincare映射的定义域
破解函数值域的十招
归纳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