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华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南怀化 419400
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剖宫产在临床妇科中的普及应用率不断增加,是解决难产、高位妊娠的重要方法,对于挽救母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剖宫产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介于5%~15%之间[1],其直接导致孕妇血压降低,有可能引起胎心率异常、脐动脉血血气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等风险事件,对于患儿的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2]。本文选择选择于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行剖宫产的存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与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具体信息如下。
对照组孕妇年龄介于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26.2±1.3)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1.8)周;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观察组中孕妇年龄介于23~33岁之间,平均年龄(25.9±1.6)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1.5)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21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剖宫产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心电监护。麻醉显效、消毒手术野前监听胎心1 min,并立即采集脐动脉血1 mL,做血气分析,新生儿行Apgar评分判断是否存在窒息状况;在新生儿出后的7 d后通过应用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来完成新生儿神经行为的评估,量表主要包括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与一般估计3项,分值介于0~40之间,若总评分小于等于35分则表明异常。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脐动脉血血气异常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1.7%(25/60)、16.7%(10/60)与33.3%(2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60)、3.3%(2/60)与8.3%(5/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观察组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总评分介于36-40分的37例,占61.7%,≤35分的23例,占38.2%,对照组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总评均介于36~4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各项神经行为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2。
表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影响比较(%)
表2 两组各项神经行为评分比较
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产科中属于常见现象,主要是由于妊娠孕妇麻醉后取仰卧位时发生头晕恶心、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一系列低血压症状,往往会造成胎心率异常、脐动脉血血气异常以及新生儿窒息状况,严重的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3-4]。孕妇接受麻醉后,韧带松弛使得妊娠子宫失去支撑进而造成回心血量降低,又由于麻醉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血液淤积于周围血管系统,静脉系统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这样就会使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或症状加重[5]。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脐动脉血血气异常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在于:①存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孕妇会并发一系列低血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