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利益相关者认知调查研究

2013-09-14 11:05侯胜田张永康
中国药业 2013年20期
关键词:处方药医药企业相关者

侯胜田,张永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药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并引发了公众对于医药行业甚至政府主管部门的质疑与批评。研究发现,这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与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如何推进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评价历来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可以将较模糊的概念进行量化,有利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准确把握不同企业的发展差距,同时也能使企业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状况进行分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以往采用的“内容分析法”“声誉指标测量法”相比,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研究的客观性,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1]。笔者通过对82家医药企业管理人员的调查,对我国医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构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基础提出一些建议。

1 问题的提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框架与理论基础,但“向谁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仍旧难以回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不仅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提供了正确方法;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方法[2]。时至今日,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框架之一。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评价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准确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但是,对于如何准确识别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识别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目前还存在争议。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概念界定上仍没有取得一致,对于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具有哪些特征等问题,仍存在争论[3]。虽然Freeman等诸多学者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但这些定义要么过于宽泛,将几乎所有组织与个人都纳入其范围当中,要么过于狭窄,只能包含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特征,在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方面都存在问题[2]。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边界的模糊以及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无论正面或负面)的显著提升,企业正在广泛地参与、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现象造成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数量也迅速上升。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能够影响到诸多个人或群体,反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组织的支持。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对利益相关者的客观、准确界定变得较为困难。如何客观、准确的把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成为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

2 相关文献回顾及评述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常采用Mitchell等提出的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与界定,即利益相关者应当具有权利(power)、合法性(legitimacy)以及紧迫性(urgency)3个特征。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3个特征得分的不同,可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等8个类型[4]。实际研究当中,学者们采用针对管理者或专家的结构式调查、非结构式调查或借鉴以往研究结果等方法对利益相关者的3个特征进行评分,以便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及分类[5]。这种方法不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而且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进行了区分。但这种方法最终得到的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对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定性描述,无法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这一定量研究中直接使用。

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中,很多没有交待如何确定利益相关者。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识别,目前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如李云宏等[6]在钢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文献综述确定了9个利益相关者,并根据钢铁企业的特征剔除了2个后,确定了7个利益相关者。杨嵘等[7]采用威勒(Wheeler)的分类方法,确定了石油企业的4类利益相关者。徐颖等[8]在研究中参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确定了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9个利益相关者。2)问卷调查法。如郭京福等[9]在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了企业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用于研究的相关资料容易获得,研究经济省时,且当使用时间序列资料进行研究时,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研究资料的时效性与研究结果的客观性都值得探讨。问卷调查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从企业管理人员或专家的角度确定利益相关者,能够保证研究结果与当前企业或行业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但研究结果可能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行业环境的改变而不再适用;此外,如果受访者对相关概念不了解,还存在遗漏重要利益相关者或将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纳入研究的风险。

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安排制度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而是来自市场竞争不断筛选的结果[10]。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需要及时根据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企业管理人员由于参与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能够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较准确的判断。正如Mitchell等[4]提出,“利益相关者应当是那些真正受到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人或群体)”。因此,尽管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存在一定缺陷,但调查结果对于最终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82家医药企业分布于我国23个省或直辖市。其中北方地区36家,以北京、山东两地的企业居多;南方地区46家,以浙江、湖北、广东为主。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33家,占40.24%;股份制企业24家,占 29.27%;外资 /合资企业 13家,占15.85%;国有企业12家,占 14.63%。82家企业中,32家企业为上市公司,占39.02%。从规模来看,19家企业的年销售额低于1亿元人民币,占23.17%;23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5亿元之间,占 28.05%;27家企业年销售额在 5~20亿元之间,占32.93%;13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在 20亿元人民币以上,占15.85%。

3.2 研究内容

通过对82家医药企业管理人员的调查,对医药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相关者认知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医药企业的特性,调查中请管理人员就其进行处方药决策与非处方药决策时的利益相关者认知分别进行打分。研究中还就不同规模以及上市/非上市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比较。

3.3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确认了医药企业的25个利益相关者。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请受访者根据不同的决策情形,对每一类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通过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得分的高低,确定对医药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调查中采用了1~10分正向打分的方式进行测评,得分越高,说明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该类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更重要。

4 主要研究结果

4.1 总体研究结果

与一般商业企业相比,医药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存在特殊性。这不仅体现在药品的双重性、专用性以及药品质量的高度重要性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国家对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及企业对处方药、非处方药营销策略的差异性上。研究表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11]。这种经营策略的差异也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决策时面临的利益相关者或对同一类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认知具有差异。因此,本次研究中,分别调查了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决策时对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认知。

调查发现,企业在进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决策时,位于前10位的利益相关者及重要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医生、公司高管、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分销商、药监主管部门及卫生主管部门这7类利益相关者均为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决策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详见表1。

无论对于企业的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决策,医生均起着重要作用,说明当前医生仍对于药品的销售具有重要决策权。公立医院是我国药品销售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的药品流通体系中,医院是大部分药品流通的必经渠道。绝大部分药品特别是处方药,必须通过医生的处方经医院药房才能向患者流通,而社会药店对于药品销售的影响力较弱。因此,医药企业要实现利润的增长,需要在决策时将医生作为优先的利益相关者来考虑。医生的优先程度都高于患者以及药监、卫生管理部门表明,至少在医药企业管理人员看来,医生与患者以及药监、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切存在差异,医生除了安全、有效药品之外,与医药企业之间还存在其他利益关系。说明在“医药分开”等相关改革措施还未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医药企业仍旧存在通过“代金销售”等非正常手段促进销售的动机。

表1 医药企业利益相关者重要性排序(分)

竞争对手在医药企业决策中,特别是非处方药决策中对于企业具有重要影响。说明我国医药行业“小、散、乱”的市场特点还未改变,整个行业还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低的特点。这种市场状况造成大多数企业以仿制药为主要产品,难以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导致医药企业只能通过广告宣传等低水平竞争策略以及“代金销售”等灰色手段与对手竞争。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高等医药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员工等对于医药企业知识积累与产品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其在医药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仅仅扮演着微不足道的作用。

按照Freeman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虽然在调查中已经向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含义,但是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业管理人员更倾向于将利益相关者理解为“影响企业”而非“受企业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人员更看重医生、政府管理部门、分销商等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而忽视了社区、环境(环保组织)、社会公众等受到医药企业影响的个人或组织,这一发现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0]。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者的调查显示,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存在误区。本次研究结果一方面显示出医药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利益相关者这一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核心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另一方面社区、环保组织以及患者得分的相对偏低也透露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风险。对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忽视,不仅是不伦理的表现,更有可能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使企业招致沉重打击。

公司高管在医药企业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决策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非处方药决策中,公司高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均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反映出了管理人员在中国企业经营中的巨大权力。管理人员在企业特别是医药企业中重要性的显现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可能因为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而成功长青,但也可能由于管理人员个人的不足招致毁灭性打击。回顾近年来影响恶劣的药品食品安全事件,很多都是由管理人员个人的错误决策所导致。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探索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确保管理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显得极为重要。

4.2 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利益相关者认知比较研究

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由于在资源占有、国家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决策时面对的利益相关者也应当具有差异。本次研究中对不同性质企业(上市/非上市)、不同规模企业(以年销售额计算)管理人员对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显示,企业在进行处方药决策时,不同规模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公司高管、药店、公司所在社区重要性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α=0.1),见表2。而企业在进行非处方药决策时,管理人员对于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认知没有显著差异。

表2 不同规模企业管理人员处方药决策利益相关者认知差异(分)

可见,公司高管对于大型企业的决策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而小规模企业较大型企业更加重视分销商(如药店)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另外,与大公司相比,小规模企业也更加重视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这种情况可能与我国的医药产品流通体制有关。我国药品流通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医生、分销商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上来。特别是当小型医药企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对于营销渠道的掌控能力较弱时,必然会更多地依赖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同时较大公司更加注意与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对营销渠道的掌控增强,可能会更加突出企业高管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没有因企业上市与否而表现出不同。

5 结语

作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战略性产业,医药产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履行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的背景下,加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推动医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识别医药企业利益相关者、构建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的不足在于样本量较小,今后将增加样本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赵建梅.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种理论研究路径的分析与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4):11-15.

[2]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2-192.

[3]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5):13 -18.

[4]Mitchell R,Agle BR,Wood D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853 - 886.

[5]Parent MM,Deephouse DL.A Case Stud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PrioritizationbyManagers[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7(75):1 -23.

[6]李云宏,逄淑丽.钢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4):421 -423,432.

[7]杨 嵘,沈 幸.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选择[J].商业会计,2011(3):33-35.

[8]徐 颖,牛 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44-45.

[9]郭京福,张 欣,王 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6):27-29.

[10]江若尘.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67-74.

[11]宿 凌,张灵幸,黄文龙.知名品牌的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5):4 228-4 230.

猜你喜欢
处方药医药企业相关者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2年第8号)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网购处方药与现行法规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