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蕴华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率的增多,由此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所以,采取何种预防措施,降低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成为当年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2]。本研究中,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围术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年龄19.0~37.0岁,其中初次流产120例、二次流产60例、三次及以上流产20例。
1.2 检查和手术方法 术前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和白带检查,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对于妇科炎症患者,先进性抗炎处理,待病情控制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术。选择圆头吸宫头,在负压吸引条件下,将胎物吸出,尽可能减少进出宫腔的次数,术后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3~7 d,然后进行1~3周的人工周期治疗。术后第三次月经后,判断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有无痛经现象,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情况。
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痛经现象,输卵管通畅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情况(例,%)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仅与人工流产术所致的输卵管堵塞、卵巢功能异常、生殖器炎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还与自身的免疫系统有关。有报道称,原发性不孕与内分泌、免疫因素有关,而继发性不孕主要与输卵管阻塞有关[3]。所以,针对这些致病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就可以降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
3.1 预防输卵管堵塞 流产术后炎症、血液逆流均可导致输卵管堵塞,所以,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外,还需要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利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输卵管的蠕动,使输卵管内的异物自行排出。术后第一次月经后,及时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治疗1~3个周期,能够显著降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4]。
3.2 预防卵巢功能异常 人工流产术造成卵巢不排卵,或者月经失调,最终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卵巢功能异常,所以,人工流产术后及时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不仅能够调理月经、止血、避孕,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卵巢功能[5]。
3.3 预防生殖器炎症 宫腔炎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少,子宫内膜炎症,以及宫腔粘连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受精卵的正常着床和发育。输卵管炎症可以造成输卵管狭窄、阻塞,影响纤毛的运功和功能。卵巢炎症会导致功能异常,从而影响排卵,导致月经失调。人工流产术中,宫口扩张,宫腔自身抵抗力明显降低,如果无菌操作不够严格,很可能导致生殖器感染,继发不孕。所以,围术期的抗炎治疗,对于预防继发性不孕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3.4 预防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时,过度刮宫、术后炎症都可能导致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抗精子抗体,导致免疫性不孕。所以,实施人工流产术时,选取圆头吸宫头,在较小的负压吸引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进出宫腔次数,快速、准确地吸出胎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不要过度刮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B超监测下进行刮宫。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外,还要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及时修复子宫内膜,防止宫腔粘连。
3.5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过度刮宫、宫血逆流均可导致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人工流产术后,及时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及时修复子宫内膜,有效杀灭有活力的内膜组织,并治疗潜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止由此所致的不孕症。本研究中,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后3个月月经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痛经现象,输卵管通畅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总而言之,人工流产围术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同时,还要做好性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有效避孕,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妊娠,要到正规医院就诊,确保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人工流产术后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正确使用避孕方法,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1] 徐玉梅.人工流产致不孕的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医药论坛杂志,2011,28(9):25-26.
[2] 陈晓勤.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生殖与避孕.2010,9(27):598-602.
[3] 袁盛丽.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96例临床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1,2(7):643-644.
[4] 刘兰花.1280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1,46(36):71-72.
[5] 寿菊朵.生育前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探讨.重庆医学,2009,36(15):153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