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检测分析

2013-09-12 07:33:06宋丽丽管玉洁毛彦娜刘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阳性者肠道病毒病原学

宋丽丽 管玉洁 毛彦娜 刘炜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CA16(CoxAl6)、肠道病毒71(Ev71)及其他人肠道病毒[1],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重症患儿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病死率可达10% ~25%。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对郑州市儿童医院17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病原学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0例患儿中男112例,女58例,年龄<12个月15例,1~3岁129例,3岁以上26例,均有发热、皮疹,体温37.9℃ ~40.1℃,皮疹分布于手、足、口腔、臀部等处,合并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出现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消失,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实验室分离出肠道病毒,CoxAl6、EV7l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符合2010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

1.2.1 采集患者5~8 g新鲜粪便置于无菌采便管内,4℃冷藏,24 h内送检,未及时检测者置-20℃以下低温暂存。

1.2.2 取2~3 g粪便加入装有10 ml PBS、1 g细玻璃珠和1 ml氯仿的离心管中,剧烈振荡30 min,6000 rpm/min离心,取上清液接种至RD细胞、HEp-2细胞后行病毒分离。

1.2.3 采用QIAGEN Viral RNA Mini Extraction Kit试剂盒(CAT︰52904,Fermentas,美国)提取RNA,病毒核酸自动提取,按2009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立即进行RTPCR扩增,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PCR产物采用3%琼脂糖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70例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42例(81.76%),其中EV71阳性117例(68.8%),CA16阳性4例(2.3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1例(12.35%),无EV71和CA16均呈阳性者(表1)。

2.2 170例中3岁以下患儿144例,约占84.7%;144例中EV71阳性101例(70.1%),CA16阳性4例(2.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6例(11.1%);EV71阳性者为3岁以下患儿病毒核酸阳性总数的83.5%。

表1 1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原情况(例,%)

表2 不同年龄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整个消化道均可为传染部位,病毒在肠道增殖,传染性强、传播快,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多数1周内痊愈,少数患儿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心肌炎,重症患儿可致死亡。

CA16、EV71及其他人肠道病毒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EV71与CA16所致手足口病临床表现难以区别,EV71所致手足口病可引发致死性脑病、脑出血,甚至心肌炎猝死[2],近年我国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多为EV71,为病死率升高之主因,早期识别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170例患儿中EV71阳性者117例,CA16阳性4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者21例,提示本地区重症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与国内其他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病原报道一致[3,4]。EV71基因型在流行中不断变化,基因突变可影响其致病性,需进一步研究EV7l在手足口病中的动态变化、病毒变异、基因型与基因重组等问题[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者约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总数的12.35%,提示重症手足口病存在EV71、CA16外其他毒株。

同一流行期可存在多种病毒,也可由不同亚型引起,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病原检测,提高早期病原学检测水平,可提高重症手足口患儿早期诊断率,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同时有助于明确原体不同时期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预测本区域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流行,针对性预防控制。

[1] 赵海霞,韩辅华,张文涛.2008年辽源地区手足口病病例实验室结果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468.

[2] 杨智宏,朱启铭,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3] 钱素云.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1):1-3.

[4] 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等.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61-762.

[5] 黎念.手足口病研究进展.重庆医学,2011,40(1):93-95.

猜你喜欢
阳性者肠道病毒病原学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2:14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7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2014年4期)2014-04-10 12:54:24
自愿无偿献血者采前筛查ALT和HBsAg的调查与分析
333例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重庆医学(2010年22期)2010-08-14 01:1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1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