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实现大工业 迈向国际化

2013-09-10 08:54孙耀富高鑫
中国报道 2013年3期
关键词:双汇鲜肉肉类

孙耀富 本刊记者 高鑫

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双汇集团将凭借自身的规模、品牌、市场、技术等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努力使双汇早日进入国际肉类行业前三强,把双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初春的三月,阳光明媚,百花初绽。温暖的春风吹拂着飘扬的彩旗,使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报道:2012年,双汇集团完成了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双汇发展和重组前的双汇集团有哪些区别和利好?

万隆:去年7月,双汇发展完成了战略重组并获国家证监会批准成功上市。这意味着“双汇集团”已经正式装入“双汇发展”。本次重组完成后,困扰双汇多年的关联交易问题彻底解决,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管理层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标志着“大双汇”已正式走上资本市场。

双汇发展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将会很大,双汇集团公司会较小。按照双汇的重组方案,集团公司内与“杀猪”相关的资产全部装入上市公司,重组完成之后,双汇发展经营肉类加工上下游及紧密配套产业,双汇集团则保留少量辅业,如物流、蛋白、生化、调味料等。

中国报道:根据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5年前,我国将有50%的不达标中小屠宰企业被淘汰。国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重组。面对屠宰企业的重新洗牌,双汇有哪些计划?

万隆:“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国家从食品安全大局考虑,将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屠宰企业。我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国家提倡龙头企业同失去屠宰业务的中小屠宰企业合作,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双汇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有责任担当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重任。

那么,如何使合作达到双方共赢呢?双汇发展自2012年9月份开始,就主动与多家即将退出屠宰业务的中小企业接洽,共商合作大计,征求合作意见。经过认真研究,合作双方共同出台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意向。根据合作协议,这些定点屠宰厂今后将不再经营生猪屠宰业务,转而卖双汇“放心肉”。双汇将在产品供应、技术指导和资金流转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和服务。双方合作后,双汇方面还将根据客户的销量,给予1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的销售奖励。

这样的合作,对双汇和即将退出产业机制的中小屠宰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双方合作成功,双汇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迎来又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对即将退出屠宰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场“及时雨”,避免了职工下岗,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前,双汇已先后与安徽、河北几家屠宰厂商进行了成功合作,并且均已获利。安徽汇汇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其前身是合肥市的一家小型屠宰厂。2002年,该厂负责人果断停止屠宰业务,开始销售双汇肉品。2005年,该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两亿元人民币。目前,安徽汇汇食品有限公司日销售双汇鲜品20吨左右,冻品3吨左右,旺季鲜品量最高日达100吨,每年经营双汇肉品净利润在300万元左右。安徽淮南一家屠宰商在双汇举行的招商说明会上也表示,他们经营的屠宰厂一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双汇推出的合作模式让他们坚定了信心,也为企业找到了出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在线生产“头头检验”,图为检验人员在屠宰生产线现场检验时的情景。

这些合作企业均位于双汇现有屠宰厂300公里内,因此在生鲜品的运输、供应上有充分保障。此外,这些屠宰厂在当地都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而双汇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具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产品优势等,双方合作后,能够达到共同规范市场、确保食品安全的目的。

截至目前,双汇已于全国176家失去屠宰业务的中小企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远远超出了2012年同100家中小屠宰企业合作的计划。2013年,预计有300家中小屠宰企业与双汇合作,这意味着国家引导和推动的龙头企业同失去屠宰业务的中小屠宰企业合作的大幕已经拉开,并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中国报道:双汇目前已在全国建立冷鲜肉特约销售店两万家,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放心店”。双汇在加快发展专卖店方面有哪些打算?有专家预测,双汇将以专卖店为依托,在全国掀起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冷鲜肉消费革命,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万隆:冷鲜肉是指按照严格的兽医卫生检疫制度进行检疫检验的健康生猪,屠宰后进行迅速冷却处理,使酮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至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至4℃范围内的生鲜肉。因为在加工前经过了预冷排酸,使肉完成了“成熟”的过程,加之冷鲜肉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所以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冷鲜肉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加工起来容易入味,口感滑腻鲜嫩。冷鲜肉在-2至5℃温度下可保存7天,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系数。

左 双汇集团大门前张贴对联“经风雨 结硕果 展现双汇风采;绘蓝图 谋发展 创建百年伟业”。

双汇集团历来注重对猪肉品质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双汇已在全国建设冷鲜肉特约店近两万多家,分布于全国十多个省市,良好的卫生条件和产品品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我国,冷鲜肉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0%,与发达国家冷鲜肉消费占比90%的距离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快发展冷鲜肉特约销售店,使冷鲜肉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成为双汇集团2013年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

中国报道:中国肉类工业目前的发展和现状如何?据了解,有的地方还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使“放心肉”在全国大流通受阻,请谈谈您的看法。

下 双汇连锁店被消费者誉为“放心店”,图为某双汇连锁店一角。

万隆:据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国将在三至五年内淘汰50%以上不达标的中小屠宰企业,其目的是实现技术与国际接轨、设备与国际接轨、管理与国际接轨,保证肉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目前,中国肉类行业的现状亟待改变。散乱差小、私屠乱宰等现象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不相适应,与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

不少地方确实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去年,在南方有些地方出现过多起暴力阻挠双汇物流运输冷鲜肉的车辆进入当地市场的暴力事件,有些地方不允许双汇冷鲜肉进入,甚至成为私屠乱宰者的保护伞。这些现象与广大消费者要求的优质肉品大流通的想法相差甚远,这些现状亟待改善。

中国报道:双汇的发展走势如何是国人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据了解,双汇将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万隆:感谢全国人民和消费者对双汇的厚爱。双汇作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地处全球最具潜力的肉类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双汇集团将凭借自身的规模、品牌、市场、技术等竞争优势克服困难,加快发展。

走向国际化,首先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加快推进国际化。双汇集团将继续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做好大低温、发展大生鲜、进入大城市、实现大工业;为使双汇集团尽快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

二是加强产业整合,进行国际化经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人均肉制品消费量也同步快速上升。但是,我国人均销量还不到60公斤,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70至120公斤的消费量相比,肉类产品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立足国内大市场,开拓国际大市场是双汇“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础。

纵观世界肉类工业的发展史,产业大整合是必然趋势。目前占据全球前四位的美国泰森公司、斯密斯菲尔等几家企业生猪屠宰量占美国生猪屠宰总量的50%、牛为79%、禽类为49%,丹麦的皇冠公司生猪屠宰量占丹麦生猪屠宰总量的80%。他们比我们提前十年进行本国产业的整合,提前进行国际化经营。因此,未来的中国必将造就出像美国斯密斯菲尔、泰森、丹麦皇冠这样的大公司,历史也赋予了我们机遇。

未来,双汇要在战略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产品由高中低档向中高档转变;二是由过去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规模型转变;三是把双汇集团做成国际化大公司,努力使双汇早日进入国际肉类行业前三强,把双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大双汇。今后,双汇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三个转变的实现。

猜你喜欢
双汇鲜肉肉类
鲜肉藕夹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加工
进击鲜肉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以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例
陈坤演绎“小鲜肉”的完美进化
鲜肉长得对还不如穿得对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