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造教育不是某一阶段教育才需要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同样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质,同时,职业教育较小的升学竞争压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职业教育可以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科学多元的测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师的创造意识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创造力;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左兵(1971-),女,四川安岳人,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发展与示范性建设研究”(编号:GD11CJY12),主持人:曾茂林。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04-0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创新能力是一流大学、科学家们的专利,忽视职业教育对技术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使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难满足国际市场和企业对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使我国一直徘徊在制造业大国的状态。因此,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已提到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加强创造力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创造力已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创造力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创造力的研究,但是自从吉尔福特1950年在心理学会上肯定了创造力问题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之后,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热潮随之而起。关于“创造力”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创造力的定义与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个体的智力品质,通过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例如,林崇德认为,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很显然,这是从个体所具备的品质来判断创造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过程,从创造性过程的价值取向来理解创造力,Torrance 认为,创造力是对问题,对不足,对知识上的缺陷,对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随后评价并检验前面的猜想或假设,最后将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2]。第三种观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系统综合能力,德国学者Urban把创造力定义为:“在解决某个指定问题时能创造新的不寻常的和令人吃惊的产品的能力。”[3]他认为创造力除了与个体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等内部因素有关外,还与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甚至历史背景等外部因素有关。创造力是内外系统交互作用的产物。
创造力的概念非常复杂,也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影响因素。从创造性个体而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包括创造性动机与态度)是创造力的核心。从创造力过程来看,通过对个体创造力进行唤醒、发掘、启发、提高,使创造力得到发展,使创造力思维条理化、结构合理化,进而形成一种有序的、稳定的创造性品质。从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来看,有从个体到社会、显性到隐性、内部到外部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总体来说,个体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都会影响创造力的产生与发挥。准确全面地理解创造力,承认个体品质人格对创造力教育的影响,同时强调外部环境在创造教育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能提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意识和培养水平。
二、职业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性
(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经济实质上是“智力经济”、“创造力经济”,创造力的开发研究引起了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中明确强调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不是某一阶段教育才需要进行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必须重视的教育,创造教育实质上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无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都应注重人的创造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此,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创造力开发(创造力的发现、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整合)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来构建整个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培养和造就符合21世纪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二)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需要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形成,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我国制造业大部分行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制造业总量份额偏低、增加值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尤其是缺乏研发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等高级生产要素,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必须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大力推进创造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制造业人才呈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储备,这是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抉择。
(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家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职业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到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1113所,中等职业院校13941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4]。很显然,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缺乏、生源质量较差、办学设施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大多数人才是掌握初级技能的工匠型人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承担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
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用、重科学轻技术的现象,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同时,我国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分数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等,又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际上,职业教育在个体品质、评价标准、学科知识、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条件,甚至比现有普通教育具有更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灵活的教育体制的优势。
(一)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质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创造力是极少数拔尖人才特殊具有的心理品质,而在1943年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人的大脑长期进化的产物,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创造力是一种天赋[5]。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高考、中考落榜生,甚至还有中学没有毕业的落后生或是已在社会上闯荡多年的打工青年,他们长期受到以分数论成败的负面影响,受到同学的冷落、老师的另眼相待和社会的歧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强,常常显得非常顽皮、固执和不守规矩,对教师的要求和指示经常批判地有选择地接受,这些“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怀疑社会规范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恰恰符合创造力的特质。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挖掘和发展职业教育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宽松学习环境
职业教育没有升学压力,而升学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呆板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能在狭隘的学习领域中片面地表现自己。与普通中学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的升学压力小,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同时,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很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与职业选择关系密切,学生只要对专业产生兴趣,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兴趣是产生创造力动机的首要因素,浓厚的创造兴趣会引起个体对创造的需要,进而激发创造动机,使个体能够充分发挥智力作用,感知力敏锐[6]。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头。
(三)职业教育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自由空间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人是在创造活动中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是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7]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从科举考试到目前的高考制度,基本都是以考试的最终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尤其是高考模式使学校和教师们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必须按照标准答案去思考和学习,很少鼓励学生尝试冒险和创新,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创造潜能。职业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升学体制和成绩评价制度的失败者,他们长期受到以分数论成败的负面影响,他们来到职业学校后,学校和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科技小发明、专业技能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造潜能,并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衡量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相对宽松的评价体系下发现个人价值,逐渐找到自信。
(四)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训练,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割裂,学生的学习只是记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灌输知识,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迁移能力。索耶认为,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必须是获得深层的概念理解,而非表面的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以一种孤立的方式记忆微小的主题[8]。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技能人才的教育,注重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亲自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活动,这是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上,创造力要求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的价值就体现在对问题的解决之中[9]。职业教育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就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发散思考,通过在多种备选方案、范例解决方法以及潜在的相关想法中寻找多种解决方案,提升科学幻想力、意象思维力、分析智力、综合智力和实践智力等创造性潜能。可见,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实际,去主动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探索,这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决定一个人的态度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10]。浓厚的创造兴趣会引起个体对创造的需要,进而激发创造动机。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上存在着消极的心态,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是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第一步。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从学生入校就让他们了解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使他们对学习的专业产生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改变学生的观念,要让学生意识到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能,他们在职业学校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还需要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通过创造性地思考和劳动才能制作出有价值的生产产品。
(二)完善科学多元的测评体系,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创造性活动
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摆脱升学压力的制约,改变统一呆板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建立科学多元的测评体系,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学校可以尝试改革评价模式,例如在考试题型上,既要有基本标准和统一要求,又要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展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空间;考试内容上,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尤其要注重考核创造能力;评价结果上,把结果性评价改为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指导。此外,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科技小发明活动,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尝试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创造力向生产性创造力的转换。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行为
国际劳工组织反复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培养创造性和革新能力,培养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尽管我国职业教育重视并强调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但是却忽视学生创造行为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增加学生实习实训动手操作的课时,鼓励学生做探索性的实验和实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项目,成为实践的主体,使实习和实训场所成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场所。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以验证理论为主转向技能训练为主,注意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学习”,从而激发创造激情,产生创造行为。
(四)加强教师的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创造能力
教师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和自我的指导及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性。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创设使学生畅所欲言的情景和以发表创见为荣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特别要重视独特的问题、想法和解决办法,教师还可以灵活地安排课程和时间,让能力大体一致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在与其他成员的相互支持、个体的职责分工、共同加工等相互影响中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5-13.
[2]Torrance E P.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43~75.
[3]K. K. Urban, Recent Trends in Creativity Research and Theory in Western Europe, Europe Journal for High Ability, 1990,27 (1): 99-113.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cvae.com.cn/www/fg/gj/09-09-24/45.html.2012-08-09.
[5]庄寿强,成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50.
[6][10]刘冠华,车晓明.思维与动机: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的心理学阐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1):94-99.
[7]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8]程佳铭,任友群,李馨.创造力教育:从授受主义到有结构的即兴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2(01):1-6.
[9]王佳佳.论创造力发展的教育价值导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1(07):127-131.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