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陈继祥,张春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企业提升绩效、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按照对现有主流市场产生的影响,技术创新可以分为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1]。颠覆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进行颠覆并对在位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破坏作用的创新,渐进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提升做出贡献的创新,这两种创新模式都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1]。然而,众多研究显示,颠覆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在性质上存在冲突,在同一家企业内同时开展两种模式的创新是十分困难的[2]。因此,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做出合理的选择。
针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许多学者围绕不同的视角展开了深入研究。例如,基于环境视角,Hurmelinna-Laukkanen 等[3]研究了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认为环境动荡性与颠覆性创新正相关,即在动荡的环境中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颠覆性创新;Cabrales等[4]则分析了团队特征的作用,认为团队多样性、长短期激励机制的组合运用与渐进性创新正相关,而团队的风险承担态度与颠覆性创新存在紧密的联系;围绕战略导向视角,孙永风等[5]的研究显示,企业家导向更加注重颠覆性创新并通过战略控制对其进行管理,而市场导向更加注重渐进性创新并通过财务控制对其进行管理。
上述研究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这些研究极少从更深层次的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对创新模式选择问题进行探讨,而动态能力是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的视角研究创新模式选择问题,同时通过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来探究两种战略导向——市场导向和企业家导向在动态能力影响创新模式选择机理中的作用,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建议。
现有文献对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尽管研究视角各异,但总体上认为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6]。例如,Winter[7]指出,动态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环境;Danneels[8]的研究表明,动态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能力,它能促使企业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的资产组合并建立新的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这些研究属于渐进性创新的范畴。针对颠覆性创新的研究,Eisenhardt和 Martin[9]认为,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需要建立颠覆性创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立要克服许多困难与障碍,这些困难与障碍的有效克服需要运用动态能力的方法。Ellonen等[10]基于出版业的案例研究表明,动态能力较强的企业会对现有能力与其他维度的能力进行整合,从而推动颠覆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活动的开展。上述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开展均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动态能力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Narver和 Slater[11]认为,市场导向是由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和跨部门协调等三个维度构成的组织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组织承诺持续为顾客创造优异的价值并带来良好绩效。Wang和Ahmed[6]认为,动态能力也由三个要素构成: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难发现,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与动态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首先,适应能力是企业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并使外部需求与内部资源实现有效衔接的能力,它实质上是感知能力与整合能力的结合[6]。收集顾客需求与竞争者信息本质上是一种感知能力,而做出恰当的反应则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分配与整合,是资源整合能力的真实体现[6]。其次,吸收能力在信息收集能力和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因为吸收能力不仅能有效地收集外部信息,而且能够将这些信息转变为企业自身的知识并应用于商业活动[6]。最后,市场导向意味着企业需要实行新颖的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变化的顾客需求,这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持[12]。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动态能力对市场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Covin和Slevin[13]认为,企业家导向是关于企业家决策与行动的一些基本原则,由创新性、预先性与风险承担性三个维度构成。与市场导向一样,企业家导向也离不开动态能力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首先,创新是企业家导向的核心,创新性意味着企业需要创造并传播新的技术知识,这有赖于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支持。新技术知识的形成主要依靠吸收外部知识以及组织内部学习来实现,而这两种途径的有效实现均需得到吸收能力的支持[12]。同时,实现创新性所要求的新产品实验、新技术应用与内部流程革新等要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状况,实现创新性必须要有相应的创新能力予以支持。其次,预先性意味着企业需要对顾客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准确的把握,这需要通过适应能力来实现[13]。最后,适应能力对于风险承担性也具有推动作用,因为适应能力所体现的信息收集与资源整合活动对于降低投资风险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4:动态能力对企业家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有关市场导向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方面,Baker和Sinkula[14]的研究表明,市场导向会阻碍颠覆性创新活动的开展,因为市场导向型企业善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但却难以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在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方面,传统的市场研究工具往往缺乏效用;同时,很多企业难以将顾客的想法融入到产品的开发过程,因为顾客通常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将自己的潜在需求表达清楚,这并不利于颠覆性创新活动的开展[15]。
有关市场导向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方面,Atuahene-Gima[16]的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对于产品的新颖性具有负面作用,认为市场导向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开展渐进性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基于组织学习视角,Christensen和Bower[17]的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型企业会对顾客的现有需求给予高度的关注,这种关注会使企业将适应性学习置于创造性学习之上,有利于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5:市场导向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H6:市场导向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家导向涉及企业如何进入新的市场,以及如何在新市场中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并将其商业化。因此,企业家导向涉及的活动与产品和服务创新存在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已得到学界的认同。例如,Tajeddini[18]的研究显示,企业家导向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属于渐进性创新范畴。关于颠覆性创新,Salavou和Lioukas[19]的研究表明,具有企业家导向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颠覆性创新。针对控制方式,孙永风等[5]研究了战略导向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认为企业家导向更加注重颠覆性创新并通过战略控制对其进行管理。Pérez-Luño 等[20]通过对400 家高新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企业家导向所体现的自主性、冒险精神与颠覆性创新项目的数量正相关,即认为企业家导向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颠覆性创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7:企业家导向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8:企业家导向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如下概念模型 (见图1)。
图1 动态能力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概念模型
为了验证上面提出的假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调查对象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所调查的企业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杭州、宁波、上海、南京、苏州这五个城市,通过浙江省某科研机构和电子邮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的时间期限为2011年10月—2012年6月,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366份,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为51.82%。
本文量表均采用李克特 (Likert)7级量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1~7进行打分,7分表示极为满意,1分则表示极不满意。以下是本文对各个变量测度的描述。
(1)动态能力 (DC)。本文采用 Wang和Ahmed[6]提出的量表,是因为该量表是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经归纳得出的,目前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该量表显示,适应能力 (DC1~DC3)可以用“利用产品与市场的业务能力对外部机会做出反应”、 “扫描市场、监测消费者与竞争对手,并分配资源于营销活动”和“对市场条件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这三条来描述;吸收能力 (DC4~DC7)可以用“知识获取能力”、 “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这四条来衡量;创新能力 (DC8~DC11)用“新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创新”、“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模式创新”、“关键执行人的冒险精神”和“搜寻非常规的、新颖的解决方案”这四条来体现。
(2)颠覆性创新 (RI)和渐进性创新 (II)。本文采用孙永风等[5]提出的量表,因为该量表在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中体现出良好的信度。量表显示,颠覆性创新 (RI1~RI4)可以用“在市场中引入全新的产品”、“在创新活动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在创新活动中引入和开发新技术”和“通过创造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拓展现有市场”这四条来描述;渐进性创新 (II1~II3)可以用“创造和引入新的产品类型”、“改进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和“开发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这三条来衡量。
(3)市场导向 (MO)和企业家导向 (EO)。Narver和Slater[11]提出的 MKTOR 量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本文沿用该量表。MKTOR量表用15个题项来测量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顾客导向 (MO1~MO6)用“高度重视提升顾客的满意度”、“高度重视了解顾客需求”、“频繁而系统地评价顾客满意度”、“经常性地提升顾客价值”、“重视改善售后服务质量”和“高度的顾客承诺”这六条来描述;竞争者导向 (MO7~MO10)用“快速回应竞争者的行动”、“在企业内部共享竞争者信息”、 “高层经常讨论竞争者的优势与战略”和“在目标顾客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这四条来衡量;跨部门协调 (MO11~MO15)用“各部门有效共享顾客信息”、“各部门密切协作应对顾客需求”、“各部门密切协作创造顾客价值”、“所有员工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部门员工参与新产品开发”这五条来体现。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Covin和Slevin[13]的三维量表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因此本文沿用该量表。该量表关于创新性 (EO1~EO3)的衡量可以用“最近3年企业开发了很多新的产品或服务”、“最近3年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企业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和研发”这三条来体现;预先性 (EO4~EO6)可以用“企业会首先发起竞争行动,竞争者被迫响应”、“企业率先引入新产品、服务与管理技术”和“管理团队非常强调先于竞争者引入新产品或创意”这三条来描述;风险承担性 (EO7~EO9)可以用“管理团队更偏好可能获得高回报的高风险项目”、“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抓住机会”和“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大胆而迅速的行动来实现经营目标”这三条来衡量。
表1 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SPSS15.0软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剔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4的测量条目 DC10、MO2、MO5、MO9、MO13、MO14、EO5和RI2,形成了表1中11个主因子的测量条目。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 0.885,大于 0.70,Bartlett球型检验统计值为542.359,P <0.000,表明样本非常适合因子分析。
另外,本文利用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Cronbach'sα值来分别检验问卷的效度与信度。表1显示,本文各个变量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均超过60%,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各个变量对应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0,显示出问卷的良好信度。因此,本文研究采用的量表是适用的。
(1)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模型分析之前,本文对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表2的结果显示,动态能力、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与两种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同显著程度的相关关系。
表2 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2)动态能力与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的关系。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适应能力 (β=0.102,P <0.05)、吸收能力 (β =0.229,P <0.01)和创新能力 (β=0.113,P <0.1)对市场导向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动态能力对市场导向的总体解释程度达到34.78%,因此动态能力总体上对市场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3成立。另一方面,适应能力 (β=0.137,P<0.05)、创新能力 (β=0.430,P<0.01)对企业家导向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吸收能力对企业家导向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尽管如此,动态能力对企业家导向的总体解释程度为39.64%,因此H4得到部分支持。
表3 动态能力对市场导向和企业家导向影响的回归结果
(3)动态能力、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与两种创新模式的关系。表4用6个模型描述了动态能力、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与两种创新模式的关系。模型1和模型4分别描述了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对两种创新模式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H1和H2得到支持。模型2描述了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与市场导向对颠覆性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动态能力依然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导向虽然对颠覆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因此H5不成立。模型3描述了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与企业家导向对颠覆性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企业家导向 (β=0.521,P<0.01)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动态能力三个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正向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H7成立。同时,结合表3可以说明,企业家导向对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模型5描述了动态能力与市场导向对渐进性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与模型3类似。该结果表明,市场导向 (β=0.508,P<0.01)对渐进性创新具有强烈且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H6得到支持。另外,动态能力三个维度的回归系数明显减小且变得不显著,表明市场导向完全中介了动态能力对渐进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模型6描述了动态能力三个维度与企业家导向对渐进性创新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企业家导向 (β=0.101,P<0.1)对渐进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H8成立。然而,动态能力的其中两个维度吸收能力 (β=0.133,P <0.05)和创新能力 (β =0.227,P<0.1)对渐进性创新仍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家导向对动态能力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4 层级回归结果
本文基于市场导向和企业家导向视角,利用长三角地区285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动态能力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假设大部分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根据对获得支持的假设的整理,得出如下结论:①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企业家导向在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动态能力与渐进性创新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③市场导向在动态能力与渐进性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根据这些结论,本文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如下建议:①根据企业的创新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强动态能力建设;②根据企业的创新战略,培育适合不同创新模式的战略导向;③根据市场环境状况,实现市场导向与企业家导向的动态平衡,确保在不同创新战略下,不同动态能力建设策略之间的灵 活转换。
[1]Christensen C.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2]McDermott C.M.,O'Connor G.C..Managing radical innovation:an overview of emergent strategy issue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19(6):424 -438.
[3]Hurmelinna-Laukkanen P.,Sainio L.M.,Jauhiainen T..Appropriability regime for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J].R&D management,2008,38(3):278 -289.
[4]Cabrales A.L.,Medina C.C.,Lavado A.C.,et al.Managing functional diversity,risk taking and incentives for teams to achieve radical innovations[J].R&D Management,2008,38(1):35 -50.
[5]孙永风,李垣,廖貅武.基于不同战略导向的创新选择与控制方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4):24-30.
[6]Wang C.L.,Ahmed P.K..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31 -51.
[7]Winter S.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1 -995.
[8]Danneels E..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19 -543.
[9]Eisendardt K.M.,Martin J.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 - 11):1105-1121.
[10]Ellonen H.K.,Wikstrom P.,Jantunen A..Linking dynamic-capability portfolios and innovation outcomes[J].Technovation,2009,29(11):753 -762.
[11]Narver J.C.,Slater,F.S..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4):20 -35.
[12]Teece D.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eterprises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 -1350.
[13]Covin J.G.,Slevin D.P..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1):75 -98.
[14]Baker W.E.,Sinkula J.M..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9,27(4):411 -427.
[15]O'Connor G.C..Market learning and radical innovation:a cross case comparison of eight radical innovation project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8,15(2):151 -166.
[16]Atuahene-Gima K..Resolving the capability – 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61-83.
[17]Christensen C.M.,Bower J.L..Customer power,strategic investment,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3):197 -218.
[18]Tajeddini K..Effect of customer orient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innovativeness:evidence from the hotel industry in Switzerland[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2):221 -231.
[19]Salavou H.,Lioukas S..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s in SMEs:the dominance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3,12(2):94 -108.
[20]Pérez-Luão A.,Wiklund J.,Cabrera R.V..The dual nature of innovative activity:how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fluences innovation generation and adop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555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