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2013-08-22 12:09赵思宇张会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护理员共情量表

赵思宇 张会君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国家规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不仅能够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护,还要满足老年人心理护理服务的需求〔1〕。共情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技巧,是对别人处境的感同身受,并能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2〕,是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也是老年人与护理员和谐关系建立的切入点。同时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福利差,缺乏社会保险,获得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也少,加之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护理员会产成一种“心身耗竭感”即工作倦怠,甚至出现离职倾向或转行。现有临床研究发现〔3〕,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可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辽宁省养老护理人员共情与工作倦怠现状,探讨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倦怠程度的影响,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改善养老护理队伍倦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9~11月参加“辽宁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培训的360名养老护理员,其中排除标准:①非直接负责照护老人的护理员;②从事老人照护工作未超过半年者;③有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史;④不愿参加研究者。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有效回收率为89.17%。其中男18例(5.60%),女303例(94.4%);护士87例(27.1%),护理员234例(72.9%);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7.53岁;工作年限1~29年,平均9.24年。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人事关系,工作年限及工作养老机构性质等。

1.2.2 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 由美国杰弗逊大学医学教育和健康护理研究中心的 Mohammadreza Hoja等于2001年研制。该量表有测量医生、健康护理职业和医学生的两个版本,本文采用测量健康护理职业的版本。安秀芹等〔4〕经严格的文化调试翻译为中文版本,将项目中“患者”改为“老年人”后形成适合养老护理员的量表,由5名研究或工作领域为老年学的专家采用4分法评定,1~4分分别为“不相关”,“有些相关”,“相当相关”,“高度相关”,最后计算内容效度比(CVI)。共有20项,分为3个维度:观点采择(10条)、情感护理(7条)、换位思考(3条)。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共情水平越高。本次调查各条目CVI值为0.70~1.00,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701~0.823。

1.2.3 职业承诺量表 采用Blau编制的职业承诺量表,侧重于测量个体的职业情感,包括留任现职业的愿望及对目前职业的喜欢程度。原始量表有7个条目,张玲〔5〕对量表修订后保留6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n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护士职业承诺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904,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68.049%,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因子负荷值均在0.66以上。

1.2.4 职业倦怠量表 采取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适用于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本研究采用彭美慈博士的译本〔6〕,量表由22道题目组成,包括情感耗竭9个条目、去人格化5个条目、自我效能感8个条目。评估采用7级评分法,由受试者依据自己的感受对量表的描述进行自我评估,依次表示其感受出现的频率。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越高说明程度越严重,个人无效感得分越低说明程度越严重。

1.2.5 资料收集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高职学院“辽宁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领导的同意和支持下,在每期培训前由培训老师发放问卷,同时讲解填写方法并强调资料匿名性以消除顾虑,完成后由研究者逐项检查,遗漏或错填当场改正后立即收回。量表回收后,逐份进行检查筛选:①填答时皆为同一答案或明显呈规律性作答或上下两张完全相同的问卷均予以剔除;②1份问卷如果>15%的条目未作答,按照无效问卷予以剔除;③>85%未作答则按缺失值处理。

1.3 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经逻辑检错修正后用SPSS13.0软件及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与工作倦怠现状 本次调查养老护理员职业承诺总均分为(2.93±0.87)分。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工作倦怠总均分、各维度得分及与常模比较见表1~表2。

表1 本组与国内护士共情得分比较(x±s)

表2 本组与社会服务工作者常模工作倦怠得分比较(x±s)

2.2 不同情况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与工作倦怠得分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养老机构性质养老护理员职业承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

表3 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和职业承诺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r值)

2.4 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影响的路径分析 以共情能力、工作年限、养老机构性质为自变量,以职业承诺为中介变量,工作倦怠感为因变量,建立假设模型。依据模型提供的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养老机构性质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影响的关系模型

2.3 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和职业承诺与工作倦怠相关性 见表3。修正指数对假设模型反复修正后最终得到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工作倦怠感的关系模型(图1)。假设模型的拟合数据显示,χ2比自由度(χ2/df)=0.99,RMR=0.007,GFI=0.982,AGFI=0.945,NFI=0.950,RFI=0.917,IFI=0.995,TLI=0.989,CFI=0.996,RMSEA=0.025。上述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8〕假设模型很好地拟合了调查数据,即修正后的假设模型成立。

3 讨论

3.1 养老护理员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程度 本次调查中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尚可,与国内手术室护士水平持平〔9〕。调查采用60%的及格线来衡量,可以看出护理员共情能力总分的得分率为74.3%,维度中“观点采择”的得分率最高(79.9%),其次为情感护理(73.5%)。这可能由于养老护理员的年龄大多集中于中年女性,在家里都有承担照顾老人、子女的经历,加之中国传统的子女赡养父母养老模式使护理员更能够接受和理解老年人,易于产生感同身受。因共情能力受很多因素如人格、学历等〔5,10〕很多方面的影响,虽然共情不能习得,但自知力增加会加强共情的敏感性,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共情能力。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集中培训养老护理员时,管理者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角色模拟、换位思考等培训方法来提高护理员的共情能力。

3.2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承诺程度偏低 本次调查显示职业承诺得分率为58.6%,低于60%的及格线,表明辽宁省养老护理员从整体上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满意,出现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工作在一年之内,十年以上的护理员职业承诺得分较高,但这部分护理员仍属少数(8.1%)。新入行的护理员由于刚工作不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老年人或是管理者的夸奖和支持使她们倍受鼓舞,促使对工作产生乐观的态度。工作十年以上的护理员大多集中在公办养老机构,她们文化水平不高,工资待遇与同等水平相比较好,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掌握了与老年人沟通相处的方式,与其建立深厚的感情,甚至会产生情感依赖。因此,在养老机构的日管理中更应重视工作3~10年这一群体,管理者应在入职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思想教育,渗透感恩、关怀、理解的工作理念,改善对她们老年人的消极态度。同时鼓励护理员参与老年人间的互动活动,对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以规定护理员每4 h探望一下,发现并解决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在与老年人频繁接触中使其体会到工作的价值感,促进积极工作态度的形成。

3.2 重视改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倦怠感 调查显示辽宁省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倦怠水平与美国常模存在差异,两者在情感耗竭因子、去人格化上没有差异,而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M氏常模(P<0.01)。Maslach等〔11〕指出,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测试结果在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差异不是量表本身造成的,例如去人格化因子上的差异是由于去人格化的表达在北美文化中比在欧洲文化中更容易被社会接受造成的。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国外社会服务工作者常模,同时公立和私立的养老机构护理员倦怠程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管理和制度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完善,社会大众的偏见使护理员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导致产生一系列工作的疲劳、倦怠感。目前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护理员工作倦怠程度,比如提高养老护理员福利待遇,增加养老机构中护理员工的数目来缓解工作压力,改两班倒为四班倒使其不至于过度付出精力,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护理员事迹,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事业的公益性活动中从而改变社会大众对养老护理员的刻板印象,慢慢地认可和尊重养老护理员。护理员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属于中等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养老机构大力提倡与老年人的沟通和交流,间接地提高了护士与老年人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所致。

3.3 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的综合影响分析 本研究中,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和工作倦怠诸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共情能力、不同工作年限对护理员的职业承诺存在直接影响,同时通过职业承诺间接的影响工作倦怠,这也验证了国外的研究〔12〕,提示我们可以从提高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着手改善护理员工作中产生的倦怠感。

共情是沟通技巧中最具特质的技能之一,是利他行为的基础,具备共情特质的人往往能切身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与苦恼,并在必要时用得体和尊重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13〕,这非常有助于减轻老年人由于入住养老机构产生的不适感和孤独感。通过与老年人有效地信息沟通,信任关系的建立,可以促进护理员自身的专业成长,渐渐理解,接纳老年人的行为和观点,进而减少工作倦怠。研究表明,“正念减压课程”,“认知行为技术”,“团体训练”是提高共情的有效干预手段,可以在护理员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穿插此类训练以期提高护理员对老年人的共情反应。研究表明〔14〕,幼时同父母的关系、文化因素〔15〕、工作环境、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社会情境(被共情者受到的待遇公平与否)〔16〕均影响共情发展。对此管理者为养老护理员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强对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及人际沟通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完善其知识体系,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从而提升其共情能力;同时要通过提高护理员的工资报酬、劳动成就感、社会地位来提升其对职业的情感工作倦怠感,以增强共情能力及工作激情。只有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和工作满意度,护理员才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照护服务。影响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只初步探讨了护理员人际交流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将诸多影响因素纳入研究范围。

1 http://fss.mca.gov.cn/article/ywbz/200712/20071200005097.shtml

2 邱玉芳,杨 辉,宋丽萍.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7):1890-1.

3 Boyle DK,Bott MJ,Hansen HE,et al.Managers'leadership and critical care nurses'intent to stay〔J〕.Am JCrit Care,1999;8(6):361-71.

4 安秀芹,杨 辉.杰弗逊共情量表在护士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8.

5 张 玲.中国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49-50.

6 Maslaeh C,Jackson S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 Occu Behavior,1981;21(1):99-103.

7 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14-5.

8 Simsek OF.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equality modeling:basic principles and LISREL procedure〔M〕.Istanbul:Ekinoks publication,2007:1-200.

9 戚秀华,侯冬玉,谷晓丽,等.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4):56-8.

10 王 钰,刘革新.护理本科生共情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72-4.

11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12 Williamson CA.Empathy and burnout in maleand female helping professions〔J〕.Red Nurs Health,1989;12(1):69-78.

13 黄 伟,叶启发,李育玮,等.移植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10):62-4.

14 Hojat M,Gonnella JS,Mangione S.Physician empathy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experience with the Jefferson Sale of Pysician Empathy〔J〕.Semi Int Med,2003;1(1):25-41.

15 Shihui Han,Northoff G.Culture-sensitive neural substrates of human cognition:a transcultural neuroimaging approach〔J〕.Nature Rev Neurosci,2008;9:646-54.

16 Singer T,Seymour B,John P,et al.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aremodulated by the perceived fairness of others〔J〕.Nature,2006;439(7075):466-9.

猜你喜欢
护理员共情量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