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号 宋文红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项目编号:BIA08003。
收稿日期:2012-03-24
作者简介:朱信号(1979-),男,江苏沛县人,中国海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编辑,从事教育政策、海洋教育研究;宋文红(1966-),女,江苏徐州人,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青岛,266100。
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大都在学校教务部门下设立了促进“教”与“学”的专门机构,即教学发展中心。本文以台湾四所著名高校为例,探索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设立背景、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在实践探索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重视教学学术理念建设;重视教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教学发展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入教学助理制度,协助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教师教学贡献。
关键词: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4-0049-08
我国台湾地区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在学校教务部门下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以教学与研究并重、教学亦学术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为核心职能,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文我们从设立背景、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等方面探索和分析了台湾地区的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以期对大陆地区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实践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台湾地区高校建立教学发展中心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急剧扩充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台湾地区受1994年“四一〇教改游行”[1]中“广设高中大学”诉求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公立高中与国立大学,以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1994年修订“大学法”赋予大学自治权[2]、1996年起开始推动“绩优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及“绩优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3]等措施,促使高校数量及招生学生数激增,高等教育亦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化为普及教育。大学院校从1994年的50所增加到2006的177所,大学生数则由25万多人增加到116万多人,大学录取率超过九成,创下历史新高。[4]高校数量及招生学生数激增导致生源质量下滑、教育人均投入下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出现,教育教学质量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下滑。不断下降的教育质量促使教育者开始从重“量”不重“质”的教育发展道路向质量发展之路转变。
(二)大学和教师评价政策导致教学与科研投入失衡
台湾地区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优先重视学术研究、论文发表和国际排名。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开展学术研究为主。2000年实施“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投入130亿新台币重点补助研究型大学,改善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建设”,提升大学学术水平。[5]2002年实施“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和“提升推动研究型大学基础设施计划”,明确提出以提升台湾高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与教育质量,增进国际学术地位与能见度,融入国际学术主流为计划宗旨。2005年颁布“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2011年起改名为“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明确强调大学应该朝着强调品质、卓越优先的方向发展, 以期有一两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前一百位, 从而提升台湾高校的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6]
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过程中以研究为主兼顾教学与服务。如“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教师职称评审与推荐细则”明确规定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教学占30%、研究占60%、服务占10%[7]。“台湾师范大学教师评审办法”规定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研究项目占70%、教学项目占20%,服务项目占10%为原则,满分100分,各学院、系可视需要调整百分比。[8]而在各大学具体评审过程中教师SCI,SSCI,EI,A&HCI;论文发表情况更是职称评定中的重中之重,研究成果实际所占比例一般会超过70%,学校还会对发表论文给予不同的物质奖励和荣誉。在研究导向的政策刺激下大学教育出现偏离大学职能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使教育者重新审视大学职能及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三)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而引起问责
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竞争力减弱,教育质量问题引起关注。由于教学被轻视与教育质量下滑,文凭贬值及学历泡沫化,大学生竞争力降低,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社会及产业需求。十年前在台湾失业人口中,大学以上学历仅占约10%,然而到了2009 年,该比率已提高至约26%。[9]台湾104人力银行公布对台湾本科生、硕士及博士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应届毕业生未找到工作,但70%的台湾企业却认为今年招人很困难。[10]面对社会问责与企业的需求,迫使教育管理者把关注的重心从入学率转到就业率上,把教育政策的重点从规模扩张逐步转移到教育质量提升之上。
(四)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推动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及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提升大学竞争力并追求大学在研究与教学上的卓越,于2004年公布以教学为重点的补助方案“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先后在2005年投入10亿台币,2006-2008年投入150亿台币,期望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奖励大学提升教学品质,引领高校追求教学卓越,也树立台湾高校的教学卓越典范;通过此计划亦提升大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弹性。[11]在“教学卓越计划”激励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敦促各大学成立教学发展中心,以促使学生学习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制度化、长期化和稳定化。
朱信号 宋文红: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设立背景、现状、特征及启示
在反思大学发展方向,回归以学生为主体,以卓越教学为标杆的治学理念指引下,在“教学卓越计划”政策的激励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各大学逐步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发展机构即教学发展中心。
二、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现状
台湾地区各高校从2006年开始陆续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发展中心。其中,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的教学发展中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体现出教师发展的共性方面和各自特色。我们以这四所大学为例分析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的概况及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四所大学的教学发展中心概况
台湾大学前身为日据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是一所创立于台湾地区的全科性公立综合大学,亦为台湾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学,于2006年5月在教务处下设立教学发展中心。“中心”设主任一人,负责中心各项业务,主任由教务长就学校专任教授推荐兼任。“中心”分设四个功能分组,教师发展组、数字媒体组、学习促进组、规划研究组。[12]
成功大学是台湾地区学科规模台湾地区第二的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工学实力台湾地区第一,于2006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进一步追求教学与课程发展的卓越创新,提升教学品质与学生学习成效,后更名为教学发展中心。中心设于教务处之下,设主任一人,负责各项业务,主任由教务长就学校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推荐兼任;分设四个功能分组,教师发展组、数字媒体组、学习促进组、规划研究组。[13]
台湾交通大学是台湾地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其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领域的出色科研及教学成果而享誉世界,于2007年着手整合学校资源、提升教学品质,建立教学发展制度,正式成立教学发展中心。中心设于教务处之下,设主任及副主任各一人,主任由副教务长兼任,副主任由本校教授兼任,另设专职博士后研究一名;执行的主要项目由学生学习辅导、教学专业成长、精致教学研发、评量反馈策划。[14]
台湾师范大学是台湾地区最早的师范大学,以中等学校师资培育著称,于2006年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为进一步统筹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学习促进工作,2007年更名成立教学发展中心。中心由教务处负责管理,设主任、副主任及博士后研究员各一人,主要由综合企划组、教师专业发展组、学生学习促进组组成。[15]
(二)教学发展中心促进学生学习举措
教学发展中心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主要通过学生咨询服务、学生学习激励及各种学习辅助措施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学生学习咨询服务主要包括课程答疑、学习策略讲授及学生间接学业帮助服务。课程答疑服务,主要是解决学生具体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如台湾大学采取甄选课业辅导小老师提供定时定点的学习咨询服务。学习策略讲授服务,主要是为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如台湾大学开展学习策略工作坊,规划学习技巧课程。学生间接学业帮助服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态度养成、情操培养、人生规划等方面服务。如台湾师范大学举办学生学习成长讲座等。
学生学习激励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组建各种学习组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如台湾师范大学为帮助学生合作学习,设立“读书会”。第二,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学习。如台湾大学设立“教务长荣誉榜—学习咨询交流网”及对学习小组的奖励补助措施等。 第三,对学生学业进行及时监控,帮助改善学习。如台湾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学生学业期中预警系统”,对学习状况做预警,并依预警状况进行辅导。
学生学习辅助措施,如台湾大学建立“学习开放空间”,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设“学习策略资源网”,整合网络学习资源。
(三)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举措
各校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发展项目,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主要分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成长项目及教学辅助项目等。
教学发展中心依据教师专业成长阶段开展不同的发展项目,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教学困难教师及追求教学卓越教师提供多项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措施。第一,新进教师培训制度。如成功大学每年定期举办“新进教师研习会”。第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台湾地区高校实施的“传习制度”、“薪传制度”,主要是指由老教师协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如台湾交通大学推出“薪传计划-学术导师制度”。第三,同行教师研讨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如成功大学协助院系教师组建“教学专业成长社群”。第四,优秀教师引领制度,主要由教学优秀教师引领指导其他教师,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如台湾师范大学聘任杰出教师为领航教师,由其提供教学专业咨询与辅导。
教师专业成长辅助措施。第一,优秀教师激励措施,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教师投身教学。如台湾师范大学设立的“教学优良奖”和“教学杰出奖”。第二,教育教学项目资助,主要是设立研究项目,通过提供项目资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如成功大学开展“改进计划补助”项目等。第三,加强教学资源网站建设。如台湾交通大学建立“ecampus 网络教学平台”。第四,提供硬件支持服务。如成功大学备有多部EAR移动式录制设备;台湾师范大学购置“课堂表决器”,提供教师课程教学使用。
教师专业成长特色项目。第一,教师教学诊断,主要是由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教师开展微格教学或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服务。如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置微格教室。第二,教学讲座与工作坊,主要是开展教师教学提升系列讲座与工作坊,帮助教师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提高教学的方法与技术及传授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与经验。如台湾师范大学教学中心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另外,各教学中心一般还都把讲座与工作坊录像放在校园网站,供教师自主学习。第三,教师关怀成长系列活动,通过对教师全方位的关注与关怀,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如成功大学开展教师关怀成长系列活动,提供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专线、身心健康宣导等。
(四)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与学的其他举措
建立系统的教学助理制度。台湾地区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助理制度,主要由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教学助理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如台湾交通大学开展博士生教学助理制度,开展教学助理研习会,设置“霹雳博教学助理培英奖学金”等。
开展教与学问卷调查与评价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调查与研究和教师教学调查与评价。如台湾交通大学开展课程期中学习调查评价,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提升教与学的品质。成功大学建立教学评价制度,在期中及期末期间,分别办理教师自我、内部与外部教学评价。
制作和发行中心的电子杂志。各大学教学发展中心都制作和发行中心电子杂志,主要包括中心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情况、最新教学理念推广及教学心得等。如台湾师范大学已经制作了55期教学发展中心电子报。
三、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特征分析
(一)建立的基础:大学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问责与政策推动等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合力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立的基础可以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因来看,面对日益下滑的教育质量,大学开始反思其职能及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开始从研究为主导转为教学与研究并重,通过提升教学质量以求得更好的发展。如台湾大学在其教学发展中心建立的宗旨中就指出“大学为人类知识文明累积发展之所在,除鼓励学术研究之创新突破,也重视智慧能力之传承与启发。就此而言,研究与教学允称大学两大任务,不可偏废。”[16]从外因来看,面对日益下降的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问责,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门路,在推出“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之时,积极倡导各高校成立教学发展中心。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大都建立于2006年前后,这里面就有较重的行政推动痕迹,同时在实践中“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会向设有教学发展中心的高校倾斜。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与激励推动了教学发展中心快速建立。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是由于内外因共同推动的结果,是行政推动与大学自身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行政推动促使教学发展中心能够快速建立,同时大学教学发展的自身需求又保障了行政推动下设立的教学发展中心不会仅仅流于形式,而是能在促进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设置的模式:教务处下设教学发展中心,中心主任对教务长负责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大都设置在教务处之下,教学中心主任对教务处长负责。这种模式与美国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主流模式类似,全美高校中约有 54%在设立大学教师发展机构时普遍采用“中心组织”(Central Unit)形式,[17] 中心通常由学术办公室管理,学校教务长(Provost)领导。台湾地区教学中心设置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美国模式。同时台湾地区选择此模式除了是借鉴美国主流模式,亦有其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此模式相对成熟,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快速推动设立,符合台湾高校设立教学发展中心的迫切需求。台湾地区高校教学中心的设立有两个迫切性,最现实的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出“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通过经费支持大学教学发展,教学发展中心的设立有利于获得项目经费支持;再一个迫切需要是大学内部重研究、轻教学现象严重,急需改变。其次,此模式有利于教学发展中心目标与职能实现。教学发展中心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而与教与学最密切联系的现有机构就是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可充分利用教务处软硬件资源及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开展调研活动和推广中心发展项目等,这些都方便了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台湾教学发展中心的部分职能也体现了教务处职能的延伸和深化。最后,此模式能保障教学中心的权威性得到更大认可,实现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研究绩效倾斜措施抗衡。“台湾大学的庄主任认为,教学中心如果隶属于教务处,可以使得教学发展工作与日常的教务管理更有机的结合,这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对中心服务的了解和认可。台湾政治大学李主任介绍说,他们正计划将教学发展中心从独立部门改成隶属于教务处,以获得更顺畅的执行力。”[18]可见,教学发展中心设立在教务处之下,有利于教学发展中心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一定的执行力。
(三)工作开展模式:从教与学两个着力点,以活动与项目推动为主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以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为着力点,通过策划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与项目,推动工作开展。通过活动与项目为主的推动形式,一是保证了中心开展工作的规范性和延续性。中心设立的每个项目都制定了相对规范性的文件,设置了活动的时间、目的、程序及预期效果,保证了活动内容科学与规范。同时也确保了项目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层次性,在每学期或学年都能够持续的开展。二是发展了中心的特色与品牌,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与号召力。在项目的不断推广中,中心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些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的特色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凝聚了一批教师与学生,宣传了中心工作内容与职责,提高了中心知名度与号召力。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心的各项活动中来。相对稳定和多元的活动与项目促使师生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来,同时项目特有的激励措施亦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组建了较完善的学生学习成长服务体系,注重学习环境的建设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立了学生学习咨询、学习激励及学习服务等较系统的学生学习提升成长体系。教学发展中心会针对具体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专门课程学习帮助服务,为学生解答具体课程内容疑惑;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和学习效率低下开设专门学习技巧与方法的讲座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效果;针对部分学习过分懈怠的学生提供学业预警服务,督促和监督学生学习,以帮助其能顺利完成学业;针对各种学习需求或热爱学习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与协助服务,促使其能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与卓越;针对学生非学业困惑,则通过举办讲座和工作坊提供学习态度养成、情操培养、人生规划等方面服务。同时中心还注重学生学习环境建设,主要是提供网上学习空间和实体的开放学习空间。如设置引自国外校园“Learning Commons”概念[19]的多元学习讨论空间等。
(五)组建了较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
台湾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渠道相对多元化、多层次化,新进教师从入校开始就有机会接受较系统的培训,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较及时得到帮助。首先是横向上的多元性。部分教学发展中心会有多个分组负责多方面的教学发展项目,提供教师数字资源服务、多媒体技术支持服务、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研究服务、课程与教学策略的规划服务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服务等等。这样教师可以依据自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专门问题专门解决,教师亦能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其次是纵向上的多层次性。如新进教师培训服务、教师教学成长服务、教师教学精进服务等,实现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层次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学发展中心还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私人化的教学和生活咨询服务。
(六)通过建立教学助理培养体系,间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助理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存在和应用于台湾地区高校的教学之中。教学助理的选拔、培训、评价等具体活动主要由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教学助理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教师教学,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20],而教学发展中心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提升的专门机构适宜负责教学助理的培训与管理。教学发展中心在教学助理工作方面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展教学助理培训,二是对助教进行管理、考核,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教学助理培养的基本体系。教学中心通过对教学助理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具备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学助理的管理和考核,提高教学助理的服务品质,从而最终实现通过教学助理制度让教师能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专注于教学调整与课程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四、对我国大陆地区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重视教学学术理念建设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者重新审视大学存在的价值与反思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充分意识到研究与教学是大学两大任务,不能只注重大学的研究职能而忽视大学的知识传授职能,追求研究顶尖亦需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实,关于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国内外研究也证明教学和研究是相互促进或补充的[21][22]。从教师层面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互融合的,在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是可能的,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流的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科研更要有一流的教学,不仅要发表一流的研究成果,更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同时台湾地区高校积极引入了美国各大学掀起的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理念[23],鼓励教师将教与学作为从事研究、创造新知的对象;一方面提升教学在大学任务中的地位,融入大学注重研究的文化,另一方面也透过公开、系统性的研究,改进教与学的过程。重视教学坚持研究与教学并重,应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学术并重,把教学视为学术研究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高校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重视教学学术理念建设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经历过长期重视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从而影响大学整体发展的阶段,在借鉴了欧美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中心的设立则是重新重视教学,再次审视以学生为主体,以卓越教学为标杆的治学理念的重要标志。大陆地区高校同样经历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建立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不断向研究绩效倾斜[24],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而我们要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就应在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过程中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重视教学学术理念建设。
(二)重视教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是教与学的中心,视教与学同为探索、反思与成长的持续学习过程,即重视教师的教亦重视学生的学。首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和辅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教学辅助等。其次,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再次,协助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把教学中心作为一个反馈与解决问题的中心,把学生的需求反馈给教师。最后,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监控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中心的工作,最终实现改善学校教与学的环境、品质与成效。
同时,在教与学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中心。台湾交通大学在其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目标中就提出学生是大学的主体,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取决于是否能教育出一流的学生;一所大学是否跻身于一流大学,取决于其毕业校友是否能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发挥影响力。[25]教学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这就要求中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示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一基本原则(不排斥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检核)[26]。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的多种项目与服务,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大陆地区高校在建的教师教学示范中心大都以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为目标[27],因此,在今后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过程中亦应注重从教与学的关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设置项目与开展工作。
(三)开展多元化教学发展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台湾地区高校开展了多元化的及独具特色的教学发展项目,以项目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我们前面介绍的教师专业成长项目、教师专业成长辅助项目及微格教学和工作坊特色活动等多元化的项目,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目前,大陆地区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教师培训为主要形式,主要针对新任教师和骨干教师。在实践中,教师培训项目往往是设计者与实施者分离,项目的实施主要依靠上令下行的行政手段;培训的内容通常以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28]。现有的教师培训制度从培训的对象、形式、内容等方面看都难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个人的自主发展。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发展提高自己的需要,特别是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需要不断地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因此,这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发展项目。同时各学校又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色,应结合各校实际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教学发展项目。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内容丰富的教师发展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引入教学助理制度,协助提升教学质量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入学人数翻倍增长,导致师资短缺,教学助理(TA)作为一种大学辅助的教学力量被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台湾地区教学助理制度的引入很大程度亦是这种原因。因此,教学助理制度发挥着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协助教师教学工作,二是培养青年教师。[29]大陆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学生大量扩招,高校教师培养体制建设滞后,亦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助理制度和教学助理培养体系。一方面解决教师的精力局限,协助教师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培养教学助理,为学校师资提供后备资源。同时台湾地区教学助理的培养主要是由于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这有助于和后期的入校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形成一定的连贯性,大陆地区高校可以依据各校情况借鉴。
(五)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教师教学贡献
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贡献的认可。台湾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工作,通过教师教学评价,一方面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现教学卓越;另一方面实现对教师的全面评价,即对教学、科研和服务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院系教师职称评定中,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研究和服务所占的比重。大陆地区高校很少有对教师教学的系统评价,常见到的是对教学工作量上的统计,即我们常用的完成课时数,缺少对教学质量的系统评价,特别是以协助教师改进教学为目的的评价[30]。因此,我们在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体包括扩大学术水平的评价范围,将教学学术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的作用,使评价结果作为改善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发挥教学评价考核监督作用,实现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既是对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的肯定,又是对教学水平和能力较差教师的督促。
□
参考文献
[1]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台湾近十年教育改革的理论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72.
[2]郭伟展.中国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基于高校治理视角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8.
[3]黄新宪.论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J].教育评论,2010(1):116.
[4]台湾“教育部”统计处.各级学校基本资料(1993-2007年)[EB/OL].各级学校基本资料.台湾“教育部”门户网站.(上载日期不详)[2013-03-23].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3752&Type;=1&Code;=9001&Index;=8&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5]台湾“教育部”.台湾教育大事年表81-90.[EB/OL].教育大事年表. 台湾“教育部”部史全球资讯网.(上载日期不详)[2013-01-12].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81&YearEnd;=90&page;=14.
[6]王晓华. 台湾建设“一流大学”政策的背景及内容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99.
[7]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教师升等评审与推荐细则[EB/OL].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台湾大学门户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10].http://www.coss.ntu.edu.tw/tables/100_up_books.doc
[8]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师评审办法[EB/OL].文档下载.台湾师范大学门户网站.(2009-04-19) [2013-01-22]. http://www.ntnu.edu.tw/person/rules/techer%20judge.doc.
[9]盖浙生,廖珮君. 高等教育扩张是过量教育抑或适量教育之探讨[C/OL]. 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5.(上载时间不详)[2010-12-04].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JYJJ201012001028.htm.
[10]吴斌.台湾就业怪相:七成毕业生待业七成企业招人难[EB/OL].台湾社会.环球网.(2010-09-14) [2013-01-22]. http://taiwan.huanqiu.com/society/2010-09/1100823.html.
[11]台湾“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台湾教育部门户网.(上载日期不详)[2013-01-25]. [EB/OL].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start-1.asp.
[12]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EB/OL].认识中心.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0].http://ctld.ntu.edu.tw.
[13]成功大学.成功大学教学发展中心[EB/OL].中心简介.成功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2].http://ctld.acad.ncku.edu.tw/bin/home.php.
[14]台湾交通大学. 台湾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EB/OL].中心简介. 台湾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4].http://ctld.nctu.edu.tw.
[15]台湾师范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EB/OL]关于我们. 台湾师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6].http://www.ctld.ntnu.edu.tw.
[16]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成立宗旨[EB/OL].成立宗旨. 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0].http://ctld.ntu.edu.tw/intro_01.php.
[17]Sorcinelli, M. D., et al. Creating the Future of Faculty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M]. Bolton, M.A.: Ank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5:38.
[18]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台湾五校出访考察报告[EB/OL].中心新闻.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2012-05-24) [2013-01-20].http://ctld.sjtu.edu.cn/index.php?q=news/1337836080.
[19]李 梅,朱 莉. 图书馆空间为学生学习而改变——解析俄亥俄大学图书Learning Commons[J].现代情报,2010(10):118.
[20]周贤军,汪 霞.芝加哥大学教学助理的理念及启示——保证教学质量、服务学生与自我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44.
[21]刘献君,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5-42.
[22]Clark,B. R. The academic life: Small worlds, different worlds[M]. Princeton, NJ: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70.
[23]Boyer, E.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 Princeton, N.J.: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17.
[24]袁祖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透视及纠偏[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69-70.
[25]台湾交通大学. 台湾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EB/OL].中心目标与理念. 台湾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网站.(上载日期不详) [2013-01-24].http://ctld.nctu.edu.tw.
[26]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5.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批准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等30个“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通知[EB/OL]. 教高司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2-10-31)[2013-03-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sjhj/201211/144591.html.
[28]徐金明,等.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4(7):13-17.
[29]吴振利.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与大学教师职前教学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1(9):17-18.
[30]戴瑞亮.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00.
(责任编辑 刘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