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 张培林
摘要:根据新时期军队院校任职培训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装备构造课程的特点,在客观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装备构造课程教学创新的切入点,重点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评机制等四个方面对装备构造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任职培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32-02
为深入推进新时期军队院校教学改革,适应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要求任职教育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装备构造课程作为学院特色鲜明的课程类型,在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装备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学员维修、管理、指挥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新的任职培训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装备构造课程特点积极进行教学创新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分析教学现状。找准创新切入点
创新一词源自古拉丁语“innovom”,意思是更新,创造新的东西。而教学创新的本质可以看作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又发现新问题的循环过程。其中,发现问题是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不足的过程,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为提高教学效果,寻找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因而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就寻找到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目前,任职培训装备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多,组织不够科学
目前,部队军械装备普遍存在新老混编、多代并存、型号多样的现象,反映在装备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则体现出“涉及型号多、研究内容多、实践环节多”的突出特点。因而,在内容组织上容易出现以型号单装为主,横向联系少;不同学科知识单元相互独立,纵向衔接差;装备系统复杂,协同组织实装操作难等问题。
(二)课堂灌输多,方法不够灵活
许多新型装备不再是单体装备,而是多个分系统组成的综合武器系统,具有技术新、工作原理复杂抽象难理解,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工作过程不易观察等特点。由于学时有限,教员往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过于简单,容易重知识灌输,轻互动引导,使学员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
(三)实装数量少,手段不够丰富
由于新型装备价格昂贵,配备院校的教学装备往往数量很少,特别是相同的单体设备很少,而且许多装备的模拟训练器材配发数量不足,实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一群学员围着一台设备,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次轮换,不利于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学员制约少,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院校和部队对任职培训学员的联合管理和考评机制还不够完善,院校对学员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及综合表现情况反馈不及时,部队对送学学员的跟踪管理与考核不力,学员在校综合表现与任职使用不能接轨,造成了“部队管不着、院校不好管”的管理空档。
二、贴近岗位需求。优化内容体系
任职培训学员都经过了基础学历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应选择其最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介绍和专题辅导,按照“贴近作战任务、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岗位需要”的指导思想,突破型号单装界限,整合和优化装备构造课程的内容体系,形成系统配套、动态更新、有机组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摒弃以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主的学科式教学模式,着眼培养学员以任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通过积极开设相关专题的讲座或讨论,来拓宽学员的思路和视野,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前沿性强、集成度高的内容模块可以整合成综合性专题讲座,与部队技术保障联系紧密的内容模块设计成案例分析或讨论性专题,各专题科学组合,使相对独立的前沿性、拓展性内容模块与基本教学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横向渗透、纵向衔接、有机融合的内容体系。
三、紧扣学员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为增加教员和学员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素养,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一)倡导启发式教学
打破学历教育中的逻辑性思维定式,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和案例分析,形成提出问题一启发思维一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再引申出新问题,并研讨解决,逐步深入的授课模式将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接起来,形成整堂课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满堂灌”的模式,使学员学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研究解决办法,使理论知识讲授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授之以渔”。
(二)开展实践式教学
针对装备构造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实践环节,灵活组织分组练习、小组比赛、模拟故障分析和排除、实验台操作练习、操作考核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员加深对装备结构的直观认识,强化对动作过程的理解,提高实际故障的分析判断能力,并锻炼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操作作风。
(三)组织案例式教学
在学情调查和部队调研的基础上,将部队装备技术保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进课堂,启发学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办,使课堂变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变压器”。
(四)采用对比式教学法
我军已列装的军械装备型号较多,但对于同—类型装备而言,尽管各个型号的结构有所区别,但总体结构原理是相通的。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典型的装备构造进行精讲,并与其他型号的装备进行对比讲解,引导学员归纳和提炼各种型号装备间的共性特征,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增强学员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四、依托专修室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是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为解决实装数量少、教学和训练难以满足的问题,大力开展新型装备专修室建设,丰富教学手段,为培养装备技术保障人才提供支持。一方面,针对不同装备的教学特点,选取重要、关键和必要的装备部(组)件,直接从装备生产厂家定购,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如将机械类部件进行合理解剖,使装备内部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动作原理可见、可触、可分解结合;或者将电器类部件进行改造,使其可演示、可测量、可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专修室的丰富实物教学资源,使学员获得与实装完全相同的实践认知,较好地满足课程教学、训练和操作的要求,弥补实装数量少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交互仿真、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研制交互式仿真系统和模拟训练平台。利用交互式仿真系统交互性好、系统性强的特点,实现对装备全系统、立体化、多视角的演示,并可模拟操作、装配和修理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突出能力培养。完善考评机制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其中,通:过笔试可以考评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考评学员的操作技能;通过口试答辩和讲解示范可以考评学员的专业组训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作业可以考评学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员可以灵活选取考评方式,以及各种考评方式所占比重。
另外,应加强院校与部队的联动,聘请部队专家参与课程考评标准的制定,实施部队、院校联合考核。并且将课程考核成绩及时反馈给部队,实现部队单位对学员在校期间全过程监督,形成部队和院校的联合培养机制。真正使能力强、素质好的学员能够及时走上部队任职岗位并委以重用。
装备构造类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在教学创新实践中,遵循“边建设、边实践、边改革”的原则,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思路,以优化内容为重点,以手段建设为支撑,以教法创新为关键,以考评完善为保障,突破型号单装界限,紧扣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主线,突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努力使课程教学贴近部队实际,适应部队技术保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