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特色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

2013-08-20 09:11:14胡静萍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通识常州学时

高 晶,胡静萍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休闲体育作为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动内容,已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和企业培训的手段。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创办休闲体育专业的石油化工高校,常州大学课程体系的特色设置将为兄弟院校提供诸多经验和教训。

一、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围绕常州大学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跨学科、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前瞻性”的原则,制定了能充分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课程组成。

其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体育类的课程是指运动心理学、休闲体育导论、基本运动技能,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则是按照学校的规定“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经、管、法、文类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进行安排;专业课程中休闲体育专业技能实践课系列包括企业体育 (拓展训练、教练技术、企业赛事运作、企业年会、员工家庭日、客户嘉年华)、户外运动 (登山与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真人CS、高尔夫、漂流、蹦极)和龙运动文化推广与实践 (龙舟、舞龙)。

二、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解读

(一)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优点

与其他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休闲体育专业相比,常州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鲜明的石化特色:

1.通过石化认识实习和石化休闲体育实训,培养学生的石化企业实践能力

作为一所以石油化工为行业特色的工科院校,常州大学开设了0.5学分共计8学时的石油化工认识实习,以达到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对石化工业的发展、石化产业链、主要工艺流程、典型装置等有一个切身的感性认识的目的。另外,在常州大学与休闲体育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利用与石化行业的渊源关系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建成了石化休闲体育实训基地,以加强模拟场景与实景教学,共同完成休闲体育专业参访见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在这些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在单纯理论学习中无法得到的身心感受,增强学生为石化企业服务的实践能力。

2.重视石化企业体育休闲理念的灌输,强化石化企业户外拓展技能的培训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连续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大,工作之外从事休闲体育运动既对提高员工劳动效率十分关键,也是经常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员工放松身心的有效手段,为此常州大学开设了休闲学概论、休闲体育导论这两门课程,以加强对学生体育休闲理念的灌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对石化员工、石化企业的重要性。另外,石化企业具有规模大、员工多、长流程、连续生产、高危险性的特点,要求其员工要有很强的整体意识、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因此我们开设了企业体育 (拓展训练、教练技术、企业赛事运作、企业年会、员工家庭日、客户嘉年华)、户外运动 (登山与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真人CS、高尔夫、漂流、蹦极)等能增强石化企业凝聚力、树立石化企业文化的课程,以尽可能向学生传授较为宽阔的、与工程实践和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联的休闲体育知识与技能。

(二)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缺点

当然,与其他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休闲体育专业相比,常州大学在具有专业“共性”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

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合理性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其目的在于“可以视为致力于在适当的水平上培养学生应对每日生活需求的能力”、“提供人类知识和体验的整合”、“为非专业化的学习做好准备”,“这就意味着,坚决排除技术的、职业的和专业化的训练;排除狭小的知识领域内高强度和专业化的教育;排除在给定知识领域内仅为高级阶段学习做准备的工作”。[1]反观常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却列有运动心理学、休闲体育导论这样较为专业化、专门化的课程。这显然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目的相悖。

(2)学科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最基本的学科基础课程,比如休闲体育专业属于体育学,却没有安排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体育、为什么要学体育、如何学体育的课程——体育学概论;二、未设更为宽泛的课程,体育本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未雨绸缪”的方式之一,而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学习体育运动保健知识比学习“亡羊补牢”的运动损伤与防治更重要、更基础,更何况体育保健学还包括了运动伤病预防与急救处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存在不具备学科共性的课程,比如赛事策划与组织是一门较为专业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不适宜放置于学科基础平台中。

(3)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专业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而精深的专门知识。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拟开设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方向。但是专业理论课程基本为经营与管理的课程,却没有体育产业学的基础课程,而且体育旅游方面的课程相对偏少。另外必修的技术技能课程 (休闲体育专业技能实践课系列)制定的过于宽泛,项目内容过多、过杂。专业选修的理论课在专业性、具体性、针对性方面也有欠缺。

2.各平台、模块课程的学分结构不科学

当今国内外课程设置的趋势是淡化专才教育,加大通识教育,并重视二者间的交叉、贯通与渗透,体现通才与专才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参照常州大学各工、理、文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原则意见》对各专业课堂教学学分比例的规定 (见表1),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的各平台、模块的学分、结构不科学、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为29.9%,偏低10%-20%左右;学科 (专业)平台课程学分比为29.5%,偏低约10%-15%;专业课程学分比为31.1%,偏高15%-20%。这样的课程体系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倾向,不仅与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脱离,也与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目标相背离。

表1 常州大学各专业课堂教学学分比例

另外,个别课程学时、学分偏高,从而妨碍了其它课程的开设,并挤占了其它课程的学习时间。比如学科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中的体育经济学64学时、4学分和专业必修课程休闲体育专业技能实践课系列480学时、30学分。

3.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没有一致

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为“能从事休闲体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但是综观整个课程体系,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课程体系设计者的初衷是想将“健康体适能”作为一门能够教授学生如何指导体育运动的课程,但是“体适能”一词是外来语汇,与我国的体质一词相对应,它只是一种身体机能、状况的表达,并不是标准,也不是运动处方和方法,因此开设“健康体适能”这一门课程欠妥。

三、对常州大学及石油化工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以学科式与模块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借鉴国内外的课程设置方式,结合校内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采用学科式与模块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即延续按照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模式构建以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为纵向结构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以模块式的内容分类方式将各平台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从而建立各平台的横向并列课程系统。按照这一设想,石油化工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1.通识课程平台体育模块中应开设主干学科的基础课程

通识课程平台应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语言类基础、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与训练等公共课程,但是应将体育模块中的运动心理学、休闲体育导论这样较为专业化、专门化的课程删除,应充分考虑到休闲体育专业的跨学科性,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管理学、社会学、休闲学等主干学科的基础课程。

2.学科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应该是体育学类下的各专业具有共性的课程

学科 (专业)基础必修、选修课程均可按照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与训练(运动技能)课程模块进行相对均衡的设置,比如在体育人文社会学模块可设置体育史、体育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在运动人体科学模块可设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在体育教育与训练模块设置操类 (健美操、瑜伽、舞蹈、形体)、小球类 (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类 (长拳、太极拳)、时尚类 (轮滑、跆拳道)等。当然,还要适当的设置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课程,比如:体育营销学、休闲体育导论等。

3.专业平台理论课程可按照专业方向分模块进行设置

常州大学拟开设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和体育旅游这两个专业方向。为此,选择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同学,必须修读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块的课程;选择体育旅游方向的同学,必须修读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块的课程。在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块可设置赛事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产品设计与开发、SYB课程(创办你的企业)等选修、必修课程。在体育旅游模块可设置体育旅游概论、体育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选修、必修课程。专业平台技术技能课程可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技术技能模块是指休闲体育专业技能实践课系列,主要包括企业体育和龙运动文化推广与实践的内容。选修技术技能模块可分为水上运动、户外运动、网球与高尔夫三大模块,每位同学必须从中选择两个模块分别作为自己的主项和副项。

(二)科学、合理的分配各平台、模块课程的学分、学时

如前所述,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学科 (专业)平台课程的学分、学时偏低,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偏高。对此,首先应增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学科 (专业)平台课程的学分、学时,不仅可以增加某些模块比如体育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还可以通过增设某些课程比如管理学、社会学类课程的方式来增加。其次,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要大幅度删减,比如可将企业体育和龙运动文化的学时和学分定为32学时、2学分;减少专业选修课程中理论课的学时和学分,将一些缺乏专业针对性的课程比如交际礼仪、广告学等剔除;将运动技能的主项和副项进行明确的学时和学分设定,比如主项288学时、16学分,副项72学时、4学分。当然,专业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学科 (专业)平台中个别课程的学时、学分偏高,也要适当调整,比如体育经济学可由原来的64学时、4学分调整为32学时、2学分。

(三)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具有统一性

围绕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能从事休闲体育教学、指导与服务”的培养目标,可开设教育学等相关课程。另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体质的内容,都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我国有关方面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等。故为使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具有统一性,将“健康体适能”课程更改为体质测量与评价、健康评价、运动处方、实用体能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法等之类的课程较为合适。

四、结语

不论是相对于成熟的体育教育专业,还是相对于办学经验丰富的体育院校;不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都还处于青涩期。石油化工类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发展石化特色的同时,应继续深化具有专业“共性”的改革。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无“前车之鉴”,要成为石油化工类高校的“后世之师”,任重而道远。

[1]EDWARD F.POTTHOFF.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 [EB/OL].王皓,译.(2007-05-18)[2012-05-03].http://www.fudan.edu.cn/tsjy/article.php?id=128.

[2]许铭,等.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 [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44-48.

[3]陈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7):5-10.

[4]李相如.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80-184.

[5]姚颂平.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学科建设的思与行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17-20.

[6]彭文革.体育休闲娱乐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2):89-92.

[7]郭修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21-24.

[8]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77-280.

[9]卢元镇.休闲的失落: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 [J].体育文化导刊,2007(1):9-10.

[10]常州大学教务处.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1)[EB/OL](2011-06-30)[2012-10-10]..http://jwc.cczu.edu.cn/s/47/t/379/97/60/info38752.htm.

猜你喜欢
通识常州学时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 11:23:30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01:41:24
通识少年·拿破仑
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13:08:58